全媒体环境下大连传统媒介生产、互动、管理、整合研究

2013-04-29 17:43王闯张宇何江
理论观察 2013年9期
关键词:大连全媒体报业

王闯 张宇 何江

[摘 要]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媒体的浪潮已经汹涌而至,并且对传统媒介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报业,也难以避免此次冲击,在全媒体环境下,其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以大连地区报业为例,对全媒体环境下报业的生产、互动、管理以及整合进行研究探讨,以得出报业在全媒体环境下健康顺利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全媒体;大连;报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92 — 02

一、全媒体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近年来,“全媒体”这一概念不断地被新闻工作者们所提及,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全媒体报道”等。虽然全媒体这一概念不断地被我们所使用并接受,但是新闻传播学学界却尚未对其做出一个准确而统一的定义。遍观学界的纷纭众说,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对于全媒体这一概念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其一,媒介运营说。该观点认为全媒体是一种媒介运营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曾在研究中明确提出全媒体这一概念。她认为,全媒体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她指出,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1〕其二,媒介形态说。该观点认为,全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博客、手机报等媒介形态的风靡,全媒体实质上就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其三,媒介整合说。该观点认为,所谓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该观点坚持全媒体是传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的综合性使用。其四,媒介营销说。该观点认为,全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营销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的媒介营销策略,包括整合性的媒介内容生产平台的创建,以及相同媒介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的组合性使用。从这一观点来看,所谓全媒体就是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的具体应用。〔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全媒体的内涵十分宽泛。在本文中,我们根据上述的第一、二个观点得出我们将要使用的全媒体概念,即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讯信息技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构建的报道体系,同时这个体系仍在不断汲取并运用各种新的科学技术与通讯信息手段。

由我们对全媒体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出,全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媒体环境下,报道体系集中了所有能够运用的通讯技术手段,可谓集科学技术之大成。第二,由于网络电子媒体的介入,使得全媒体环境下的报道变得更加迅速,受众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大事小情,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第三,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电子终端设备来接收新闻报道,而不再需要自己去订阅,较之以往,可以更加方便其信息的接收。

二、我国报业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2001年中国报纸的总印刷量约为900亿对开张,报纸年发行总份数约为360亿份,流转金额约为216亿人民币,报业实际发行收入约为110亿元。〔3〕可见,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中国报业的发展不可谓不蓬勃。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报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从《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平面媒体广告于2005年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平均跌幅在15%以上,其中报纸广告的下滑幅度尤为惨重。因此,这一年也被专家学者定为中国报业的“拐点”。2005年至2007年这三年间,我国主要城市报刊的广告收入还处于增长期。但到了2009年,一些报业集团的广告出现负增长,全国性的大报发行量持续萎缩,行业报、专业报也开始走向衰弱。〔4〕CTR央视市场研究资深研究顾问姚林在《2012: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经历了高开低走、先喜后忧的过程。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2011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了12.9%,报纸广告增长了11.2%。这与2010年相比,前者的增长基本持平,而后者却下降了7.7个百分点。虽然报纸广告的收入依旧呈上升趋势,但其衰减态势必将持续到2012年,并对12年报纸广告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报业的影响之大。无论是发行量还是营业额,相较于非全媒体时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跌落。而新媒体则迅猛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报业有所没落这一事实,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能够做出的贡献也大不如新媒体了。

三、受众对新老媒体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针对受众对报纸媒体与电子网络媒体的认识以及使用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连地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来源多为网络媒体,并且,人们看报纸的频率也不是很高,看报纸的多为知识水平比较高且年龄相对较大的人群。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这些年轻人中,他们大多数注册了时下流行的微博,却很少有人关注大连报业的官方微博,甚至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大连报业有官方微博并表示不想关注。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现在大多数人仍然更加喜欢阅读纸质版报纸,而非电子版报纸,而且调查者中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认为电子报纸缺乏文化气息,与传统阅读习惯不符。当然也有部分人更喜欢阅读电子版报纸,他们坚持电子版报纸获取渠道方便快捷,便于阅读。此外,被调查者认为,报纸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加富有文化气息,且权威公信度较高,但是也存在时效性滞后,互动性不足等缺点。当我们问及纸质报纸发展前景如何时,大多数人都认为纸质报纸不会被淘汰,但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想要继续生存就要进行变革。同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报纸发展前景良好,仍有巨大的潜力。最后,被调查人群建议,电子报应该减少广告植入,注重年轻读者的普及率,敢于报道重大、敏感事件。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建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由这些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大连地区的传播环境不甚理想,而大连报业对于自身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再加上大连地区年轻人较多,多喜爱网络,导致大连报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人们对于传统报业媒体的使用情况也大不如网络电子媒体。当然,虽然发展形势严峻,但是大连报业仍然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毕竟人们仍然愿意阅读纸质报纸。只要大连报业愿意进行改革,其发展前景仍是十分广阔的。

四、报业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媒体不断涌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传统媒体由于其近乎一成不变的报道风格与体系,变得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因此,与新媒体联手,进行互动融合,不失为一种改革自身的良策。

第一,在采、编、印等方面充分运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提高新闻采编的速度与报纸印刷的质量。例如,在采访环节,报社可以建立渠道,鼓励读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新闻发掘,让他们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把最新的新闻图片或影像传递给报社。在编辑环节,报社可以搭建新闻信息采集平台,把各路新闻信息进行汇总后整合分类,再进行运用。而在印刷阶段,则可以使用CTP直接制版技术提高印刷速度,通过ERP软件开发整合报纸印刷流程,从而缩短报纸印刷所需的时间,提升报纸的发行速度。

第二,报纸可以分为不同的版块,针对不同的人群。当然,现在的报纸正是分为多个板块的,例如《大连日报》便分为“要闻”、“特别报道”、“综合新闻”等多个版块。然而笔者这里所说的“版块”并不同于此,而是指针对不同人群所分成的版块,譬如学生版、青年版、老年版等等。现如今的许多报纸无人问津的原因就在于报纸上所报道的令人感兴趣的内容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按不同人群来分版块便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在不同的版块上刊载相应的内容。当然,现有的版块分类方式也不无可取之处,因此我们建议,有能力的一些大报可以尝试两种分类方式并行的策略。

第三,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当下,可以说是以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时代。而年轻人之中很少有人喜欢阅读报纸,甚至不知道某些报纸的存在,这一点从我们之前做出的调查中便不难看出。所以,报业应该主动宣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各报业集团完全可以利用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打造与宣传。同时还可以与一些知名网站联合,推出某些活动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第四,推出自己的客户端,打造自己的电子报。当前社会,手机普及率十高,人们也都习惯从手机终端上获取新闻信息,这样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节约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各大报纸完全可以推出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以方便读者阅读自己的报纸。当然,现在已经有一些报纸实施了这一举措。比如《南方周末》,它就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叫做南周阅读器。另外,报业还可以与网站联手,打造共同的客户终端,报纸可以利用网站的技术与人气,而网站可以利用报纸强大的报道团队采集而来的第一手新闻资讯,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此外,据笔者了解,早在2006年,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官网上便已出现了全国第一张互动多媒体报纸——“播报”,播报既可以用来看,也可以用来听。〔6〕由此,我们建议,在手机终端上也使用这一技术,使手机客户端推送的电子报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用语音来听。同时,电子报上不仅可以有图文,还可以有视频音频。

第五,在推出纸质报纸的同时也推出电子报,并且二者各有侧重。我们知道,电子报的推送速度一般是高于纸质报纸的发行速度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电子报的这一特性来使之更加注重时效性。纸质报纸更加具有文化底蕴,我们不妨让其着重于新闻的深度报道,多多进行新闻评论分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媒体对报业造成的冲击已是既定的事实。在新闻传播环境不甚完善的当今社会,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业,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受限制,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得不承认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新媒体刚刚崛起的今天,报业受到冲击是必然的,而报业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也才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报业与新媒体不断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与融合之后,其再度崛起将是必然之势。

〔参 考 文 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2).

〔2〕姚君喜,刘春娟. “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06).

〔3〕蔡颖.报纸风格分化与管理模式分析〔J〕.新闻传播,2004,(04).

〔4〕崔保国. 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姚林. 2011年报业广告市场分析及2012年展望

〔R〕.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6〕田勇.试论互动多媒体报纸〔J〕.中国报业,2006,(08).

猜你喜欢
大连全媒体报业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大连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