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彻底转变观念:要把“教堂”变成“学堂”; 注重生生交流,改变课堂交流的结构;把课堂“教”的时间还给孩子成为“学”的时间;精心设问,改变思考的结构;善于使用教育技术、设备,拓宽文本学习的深度广度这几个方面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高效课堂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学校创造出先进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全国各地都在争先仿效,如杜郎口“336”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北师大教育技术研究所的“跨越式小学语文低段的‘211模式”、小学高段的‘精加略模式等等,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模式变革的根本在于:理念上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依此理念在方法、技术上就是根据不同科目、课型,优化课堂“不同维度”的结构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我们一线教师们在学习各种教学模式时往往被动的接受,有时抱怨模式太死,其实根本症结在于没有领会这些模式的精髓所在,加之长期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根深蒂固,使好的教学模式不能学以致用,以下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要谈谈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1 彻底转变观念:要把“教堂”变成“学堂”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本位思想作祟缺乏教学民主思想、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等条件的制约,满堂灌、满堂问、填鸭式还是严重的,课改公开课一个样,平时上课一个样,“敬业”的教师们一方面抱怨一堂课下来嗓子受不了,一方面抱怨学生不开窍,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威逼下,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学科知识的美没有被感受,长此以往是很可怕的,必须转变这样的状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一切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得“学”开展,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如果教学的难点、重点都由教师“教”的“突破”了,学生的思考的过程缺失了,那么学生得“学”就成了被动填鸭了,往往是“夹生饭”,学生消化能力有限,致使“消化不良”,心智、能力如何才能发展?所以教师要注重“导”而不是“教”,注重“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咀嚼,才更有味,逐步感受知识带来的美,消化不了的,再由教师加工,这样才能消化的好,有利于成长发育。
2 逼迫自己努力把课堂“教”的时间还给孩子成为“学”的时间
首先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时要充分备课,根据学情精准把握课堂“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强迫自己事先根据学情设置问题观察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理解有偏差或理解不完善时适时引导,努力把课堂“教”的时间还给孩子成为“学”的时间。
从成功的教学模式,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一堂初中语文课教师根据学习情况教与导一般20分钟左右足矣(这里不同的课型,教师主导的形式是多样分散的如珠串,而非一次集中20分钟教与导),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阅读文本、体会情思、研究文笔,多读书、结合美读,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训练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从形式上保障了孩子们实践、积累、思考、解读文本、语言运用的时间,从时间维度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是时间结构上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变化。长此以往学生的心智模式得以训练,真切的体验:实践、积累——获得,思考、突破——提升的学习快乐,感受知识的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
这种做法刚开始学生不是很适应,进入状态比较慢,但教师要有耐心,让学生适应,当同学们慢慢的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后,由于思维水平的提升,课堂深处将越来越精彩。这要求教师在课下“勤劳”精备课,课上“懒惰”多观察劳心少动嘴,努力做到“一语惊醒梦中人”。
3 注重生生交流,改变课堂交流的结构
一般的课堂大多是师生交流,不易把握学生的思维,新的理念下,教师要把握问题梯度,精心设问让学生和学生的思维碰撞,通过学生引发学生思维掌握学情,适时引导,优化课堂交流的结构。
让师与生、生与生对话、交流、讨论、质疑,让学生和文本充分交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到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从单打独斗式的自学到交流讨论互助学习,这些课堂交流形式的改变才真正符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育理论,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这样的改变是课堂对话结构的改变。
4 精心设问,改变思考的结构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问,引导思考,讨论,不能通篇皆问,以问代教,提问要精,要有价值,不能泛泛,大而不当难以回答,或是毫无思考价值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要目的明确,提问要具体清晰,要抓住文本的主问题设置辅助问题,问题设置要能引发大多数学生的关注、思考、质疑,还要注意深度的挖掘,特别是问题的梯度从易到难,逐步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文本碰撞、和同学碰撞,只有引发了思考、质疑,同学们才会主动积极的交流提高,只有思考——质疑——交流——引导——解惑的过程体验才能让学生逐渐学会交流。同时要注意抓住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同学们肯定和鼓励,还要善于追问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这里“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点是学生思考的空间结构在变化。增大生生交流的辐射面,从孩子们交流过程中细微的差距中体察学情真正根据问题所在实施引导。
5 善于使用教育技术、设备,拓宽文本学习的深度广度
当今多媒体的使用已广泛深入到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得以拓宽延伸,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必将引发教育的一场革命,北师大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倡导的“跨越式教学模式”,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都使用电脑上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还有以相关理念支撑的传统教学设备下的跨越式教学模式在全国多地的课题实践中也已取得显著的成果,它的先进性在这里不做深入的赘述,但教育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在优化课堂结构中的作用必须要重视,多媒体直观、快捷、大容量的优势我们必须看到:课前准备的文字节省了时间,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更易理解文本的内容,视频的播放使文本学习更加生动,背景音乐的渲染使得课堂充满了情感。教育技术的使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用什么,是课堂内容、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学情所决定的,它应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服务,是解读文本的辅助手段,善于使用能很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根据自己的学生调整下载的课件,虽然有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但不能从根本上引发对文本的研读深入进行,看似热闹繁华的课堂,却没有语文课对语言研究的特性,我们认为这样的教育技术运用是失败的。
6 精心设计课堂反馈(练习、作业)
学生的学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需要引导的方向,学生能力的训练需要在教师设置的反馈中会体现,好的课堂反馈也将大大延伸课堂教学的内涵,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优化课堂结构不可缺失的一块,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自读、教读、作业、复读);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四步教法”(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武汉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法”( 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辽宁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些在全国都有影响的课堂结构模式无一例外把课堂反馈作为最重要的课堂环节之一加以诠释,笔者也深刻的认识到根据教学目标,研究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应该积累的知识、应该达到的思维水平,语言运用的实践情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那么学生课堂反馈的设计就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上应该占有一定的比重。
如果从以上几个方面,用心改变课堂的结构,我想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教学质量、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一定能得到实现。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