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芬
生命化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是生命相互润泽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生命在场才能发生。师生是一个个在场的鲜活的生命,但是这两者之间需要另一个生命作为纽带,那就是课堂——有生命的课堂。
要想使课堂具有生命力,必须先要构建好他的大脑,那就是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的叙写,其次才能在大脑支配下走好路,进行教学评价的活动,最终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学课堂。
一、头脑清醒了,才能发号施令
有生命的课堂教学肯定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而这个大脑就是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归属地。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就像一个人的大脑总是糊里糊涂,发出错误的指令,致使腿脚不能协调,导致顺拐走路。制订教学目标有以下依据: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标,服从课标,服务课标。
2.教材内容
教科书是合理安排教学的前提条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3.学生学情
主要从兩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意到以上几点,才能制订出基于课标的、符合学情的、来源于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订了,还要能发出明确的指令,才能指导如何走路,走哪条路。因此,正确叙写教学目标就是大脑发出的明确指令。
正确叙写教学目标要注意尽量用外显行为动词即可测性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认识”、“懂得”、“理解”,这些词语是思想认识上的变化,无法操作、不易检测。如果换成“详细说出”、 “准确描述”、“列举”等,这些是发于内而形于外的变化,也就具备了可测性,从而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
(1)可以准确说出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包括种植的农作物、居住的房屋,制造的陶器,磨制石器的使用等。
(2)能够将农耕生活的特点描述与农耕原始居民对号入座。
(3)可以找出造成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的农耕文化特点的原因。
(4)能够准确描述出农耕的出现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
二、腿脚灵活了,才能顺畅走路
有了清醒的头脑,能发出明确的指令,还要有一双灵活的腿脚,才能走到目的地。有效的教学评价就是这灵活的双脚。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
根据《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如下评价手段来达成。
1.通过观看视频《河姆渡遗址》以及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的图片,推断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通过“设想一天的生活”,描述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
2.通过“将图片放入合适的筐子”,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对河姆渡与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的不同点做出判断。
3.通过“将图片放入合适的筐子”,准确表达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通过比较农耕时代的居民与山顶洞人的不同,合理推断出原始农耕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定居生活的影响。
三、步调一致了,才能生动高效
只有教学目标明确的发出指令,双脚才能找到正确的评价路子,课堂教学才能具备生命活力,精彩纷呈。所以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是教学实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