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婷
摘 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出仕和自勉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认识。但是,我们在感受他心灵深处的欢欣与宁静时,也能体悟到他心中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无奈。
关键词:陶渊明;归田;欢欣;孤独;无奈
最近,带着新的年级的学生又开始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欣赏诗人的率性、体悟诗人归田的欢欣之余,细细体会,又感慨于作者欢欣外衣下的孤独与无奈。
历来论者认为,《归去来兮辞》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以下思想:安贫守道君子固穷的人生态度,委运任化生死由之的达观思想,质性自然、抱朴守真的生活原则,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安逸闲适平和恬淡的审美趣味。总而言之,陶渊明的归田是他的最终选择,诗情画意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的是他的愉悦之情。
但是,细细体察,便不难发现他心中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无奈之情。这首先要从他的出仕谈起。在序言中,陶渊明介绍了自己出仕的理由:“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五柳先生传》中,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因此,貧穷是诗人的生活情况,为糊口做官,我们相信这个理由。
但这绝不是惟一的理由。陶渊明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儒家有“兼济天下”的一面,也有“独善其身”的一面。陶渊明青年时是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三),“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在这种理想的支配下,再加上生活的贫苦,他出仕了。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无法施展抱负,因此,他陷入了官与隐的痛苦抉择,前后多次出仕就可看出他的犹豫。直到最后一次,彭泽令任上,督邮来到,“吏白应束带见之”,才让他断然离去,彻底结束这种仕隐不定的生活。于是《归去来兮辞》便产生了,它是作者彻底觉醒,断然与官场决裂的宣言书。
但是,陶渊明对于归隐一直是存在矛盾心理的,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当他第二次出仕在桓玄门下当属吏,发现意欲夺权的桓玄并不能让自己实现理想,陶渊明便决定离开他,并叹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中蕴含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在《归去来兮辞》中,也可以窥见这种痛苦,对于归隐,他“惆怅而独悲”,不过陶渊明就是陶渊明,在进行自我调节后,他很快说服了自己:“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质性自然”压倒了“猛志逸四海”,他终于启程了。
一旦决定归田,诗人的真性情就体现了出来。他简直迫不及待了,天未亮就出发,远远地看见家时,恨不得奔跑起来。及至到了家,一切在他眼里都那么舒心。家人已经热情地迎出了门外,离家80多日,院子已经荒芜,但是喜爱的松菊还在,了解自己的老妻也早已准备好了酒。有菊有酒足矣!看着熟悉的一切,自在安适,这小小的容身之地,和那污浊的官场比起来,简直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陶渊明终于明白,他不属于官场。于是,我们在《归去来兮辞》里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他有时出现在院子里,这儿瞅瞅,那儿摸摸;有时拄着拐杖出去转转,累了就席地坐,看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鸟儿盘旋,日晚归巢;或驾车,或乘船,或探寻幽深的山林,或经过崎岖的山丘,花木欣欣向荣,山泉潺潺东流,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陶渊明这时是悠闲自在的,他似乎沉浸在这浓浓的天伦之乐以及怡情养性的田园风光之中了。
但是他还未能真正放得下,你不见他“乐琴书以消忧”吗?我不禁在想,此时的诗人“忧”什么?还在因生活的困顿而忧吗?似乎不像,从同期的《归园田居》中可以了解到,他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再加上刚刚解职,应该还有官俸,生计应该不成问题。那“忧”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可以这样来进行推测:
一、懊悔之情
诗人心性淡泊,却无奈出仕,多次的为官经历使他认清了现实,悔不当初。“迷途”“今是而昨非”“误落尘网中”就是这种心情的实录。
二、庆幸之情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其实是化用了《论语·微子》里的一个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认为当政者危险,因此讥讽孔子不能隐退,并且劝对方及时改正尚来得及。陶渊明是不是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就像孔子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现在终于醒悟而选择了“独善其身”?
三、孤独之情
孤独,在文中随处可见:“引壶觞以自酌”——自斟自饮,缺少知音;“门虽设而常关”——与外界隔绝,无人来访;“怀良辰以孤往”——独来独往,自娱自乐;“抚孤松而盘桓”,托物言志,高洁的品格仍在,可是,这“松”毕竟是“孤”啊,这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孤独地混迹官场污浊,孤独地弃官归田,这种无奈与孤独是他人乃至亲人都无法理解的。尽管可以“悦亲戚之情话”,却还要“乐琴书以消忧”。
伴随着这种孤独与忧伤,面对“得时”的“万物”时,诗人一方面“善”(羡慕),一方面“感吾生之行休”。这时,让人很自然地想起苏轼的诗:“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个伟大的人物,此时的心灵是相通的。
还能怎么样呢?苏子借客人之口劝慰自己:“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子意识到,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方能得到大解脱。
陶渊明也劝慰自己:“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乐天安命,与其说是达观,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另外,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也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行动体现,也是对社会现实进行消极反抗的一种无奈选择,诗人的内心其实并不平静,他在与劳动人民进行接触的过程当中,愈发认清了社会的黑暗,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了《桃花源记》当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当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时,转而变为对浪漫的想象,“乌托邦”的始祖陶渊明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
至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归去来兮辞》一文,欢快的外衣下潜藏着作者多少的孤独与无奈啊!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2009.
[2]张若晞.中国古代文学史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04.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