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定位方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2013-04-29 00:44曾丽秋
医药与保健 2013年12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桡动脉定位

曾丽秋

【摘 要】 目的:寻找理想的桡动脉穿刺部位,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选择最佳的采血定位方法。方法:选择需要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22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3例选择桡骨茎突部近端1cm动脉搏动处采血,对照组114例常规选择桡动脉搏动点最强部位采血。观察两组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所用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3%)高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3%),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所用操作时间5.62±0.27min低于对照组6.01±0.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桡骨茎突部近端1cm动脉搏动处采血法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关键词】 桡动脉;定位;血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15 【文献标识码】 B

动脉血气分析是ICU( intensive care unit)常用的临床操作之一,可作为危重病人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的评价标准[1]。ICU患者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以便及时反映患者病情的进展,并以此指导治疗,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动脉血气结果对于及时做出诊断并采取下一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采集动脉血临床常用桡动脉和股动脉,吕立珍[2]的研究表明经桡动脉采血比经股动脉成功率更高。传统的桡动脉采血部位选择动脉搏动最强位置,因此,穿刺处凭护士的感觉来确定,桡动脉搏动延该动脉方向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由于感觉不同,选择的穿刺位置误差大,采血成功率低,耗费时间也长。抢救时争分夺秒,如何能更快从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是关键,现将两种不同定位方法应用于ICU患者桡动脉采血中,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需行血气分析的病人227例,排除Allen's试验阳性者[3],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其中来源于外科系统108例,内科系统86例,其它3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3例,其中男79例,女34例,平均43.98±10.66岁,对照组114例,其中男85例,女29例,平均43.69±10.48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操作人员为在ICU工作5年以上,经验丰富的护师。

1.3 方法

1.3.1 两组均准备好采血所需的用物 一次性注射器,肝素钠,橡皮塞,安尔碘,棉签,无菌手套,注射盘和计时器。

1.3.2 采血时由两名护士进行操作 一名护士采血,另一名护士计时。实验组具体采血方法:病人手自然伸直平放于床上稍外展,掌心向上,腕关节向上稍弯曲,充分暴露采血部位,采血护士手指平行近腕掌侧横纹,以桡骨茎突近端为基点1cm处为穿刺处,该部位为桡动脉与掌浅支吻合处,血管膨大,不易滑脱[4],此处能摸到桡动脉的明显搏动,常规消毒后,以穿刺定位点向肘的方向移0.5cm为进针处,向近心端以40度进针,抽足血量后拔针压迫止血5min-10min,另一名护士则计算从开始定位到拔针的时间。对照组则常规在触摸桡动脉搏动点最强部位近心端进行采血,抽足血量后拔针压迫止血5min-10min,同样计算从开始定位到拔针所用的时间。

1.4 评价指标

1.4.1 采血成功指标 一次性进针采集出动脉血标本或进针后退出并进行试探性抽取一次均视为成功,定义为一次采血成功。进针后退出并进行试探性抽取一次以上或没有抽取出动脉血标本视为失败[5],在该研究中,采血失败病例则在另一侧桡动脉用相同的定位方法成功采集血标本,定义为两次采血成功。

1.4.2 采血时间从开始定位到拔针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C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2.2 实验组采血效率提高(见表3)

3 讨论

3.1 在ICU中,血气分析是抢救过程不可缺少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它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失衡有很重要的意义[6]。

3.2 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不受体位限制,便于压迫止血,临床常采用桡动脉进行抽血。桡动脉沿桡肌内侧下行,在接近桡关节处即约桡骨茎突水平处发出2个分支,在发出分支处,血管较粗且固定,实验组以桡骨茎突为基点1cm正是发出分支处,血管不容易滑动,定位准确,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桡骨茎突为基点来定位不但可在动脉搏动明显情况下快速找准穿刺点,即使脉搏搏动不明显的危重患者,也能快速、准确找到穿刺点,缩短采血时间,避免多次穿刺致血管痉挛,减少患者痛苦,表3指出,实验组采血时间5.62±0.27min,低于对照组6.01±0.23 min,可减少采血时间,尽早为病情治疗及调节呼吸机参数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此种定位法比传统法更适用于动脉搏动触摸不明显的患者,如休克、心衰、水肿或肥胖的病人,利于快速,准确寻找穿刺点,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3.3 桡动脉采血操作中有多种因素致抽血失败,内因如:病人水肿或肥胖,血管弹性差,充盈度不够,脉搏触摸不满意。外因如:穿刺部位选择不准确,多次穿刺致血管痉挛;穿刺时固定方法不当致血管滑脱;进针角度不精确等[5]。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延该动脉方向向上延长2-3cm, 搏动范围大,传统法护士用食指和中指仅凭感觉触摸其搏动明显处,主观感觉差异大,易致穿刺部位选择不准确,遇到休克、心衰病人时,其血管塌陷,脉搏微弱,护士在采血时选择穿刺点常耗费一定的时间,甚至延误抢救时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定位方法比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定位法采血成功率低,所耗费时间多。

综上所述,以桡骨茎突为基点来定位优于传统动脉采血法,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中。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6.

[2] 吕立珍.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的对比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B):42-44.

[3] 孟祥华,李倩,辛玉洁.5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93-194.

[4] 朱寿美,贾红云.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与维护[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7):829-830.

[5] 张华峻.双重定位法在采集桡动脉血操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26(02):335.

[6]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09-110.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桡动脉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