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物习语汉译策略探析

2013-04-29 20:26李丹萍杨廷君
现代语文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翻译策略

李丹萍 杨廷君

摘 要: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提炼出来的语言的精华。英语中有许多含有动物形象的习语,它们与英语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经济生活、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息息相关。这些动物习语有的含义明显直露,有的寓意隐晦、意在言外,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而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是一个难题,翻译时,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本文旨在探索英语动物习语汉译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策略的优缺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动物习语 翻译策略 文化因素

一、引言

英语是一门高度发展了的语言,有着大量与动物相关的习语。这些习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精巧诙谐、富于联想,彰显着西方文化与民俗的智慧和风情,也让我们领略了英语语言的妙趣横生。

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炼而成的,是语言中的精华。动物习语英译汉历来是一件难事,因为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这又衍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模式,从而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同一种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习语大多寓意隐晦,很难从字面上看出其真正含义。若望文生义地乱译,非但不能达意,反而会给人莫名其妙之感。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que Nide)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在翻译这些动物习语时,要充分考虑源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征,结合原习语的文化背景,找到中西文化的异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一般而言,可以采用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再现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达到既忠实原文又使读者深刻理解原文的目的。

二、常见动物习语英译汉策略

(一)直译法

在英汉语言中,人们都会用动物打比方,这是因为人们在与动物相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品质特征,进而很容易把这些习性、特征等与人类社会中的人或其他现象联系起来。由于同种动物在其自然特性上并没有因为国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因而一些动物名称在不同文化中会被用来作相同或相似的比喻,形成了完全对应性的习语。比如说“as busy as a bee”我们就可以根据蜜蜂的自然习性、特点译为“像蜜蜂一样忙碌”。

像这种相融的语言文化现象,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原习语的比喻意义、形式和风格都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且不会引起误解和文化冲突。直译法能较完整地保留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等文化现象,所以只要符合语境,我们可以尽量使用直译法这一翻译策略,以减少翻译中的文化损失。

例如,不管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狐狸”的自然特性都与“狡诈”有联系,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都会用“狐狸”来比喻“具有奸猾性格的人”,如“as sly as a fox”译为“像狐狸一样狡猾”。再如,中西方国家都认同鹦鹉有学人类说话的模仿能力,但这种能力仅仅只限于模仿,而不能再创造,所以,汉语中的“鹦鹉学舌”在英语中就有对应的“talk like a parrot”。类似的还有:

ducks egg 鸭蛋(零分)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a birds eye view 鸟瞰

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拿某人当猴耍

The great fish eats up the small. 大鱼吃小鱼。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 吠犬不咬人。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 井底之蛙。

直译法有很多优点,它保持了原文的形式,在意义上也不会引起混乱和误解,如“as fat as pig”可以翻译成“跟猪一样肥”。“as gentle as a lamb”可译为“跟羊一样温顺”。直译法能够准确忠实地表达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目的语读者也能轻易地理解这些译文。另外,直译法能够给汉语注入新的词汇。例如:“dark horse”指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候选人出乎意料的获胜,在汉语中我们称其为“黑马”。其实,这种包含文化内容的“直译”已经不单纯指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异化”,而正是这种“异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的异质色彩也在逐渐淡化。如:“酸葡萄(sour grape)”“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蜜月(honeymoon)”“象牙塔(tower of ivory)”“开绿灯(give the green light)”等词汇早已被中国人接受,不再具有浓厚的异域色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折射到语言中时,对动物不一定存在完全对等的认识和情感,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误解、引起混乱。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孔雀漂亮、优雅,中国人认为孔雀开屏是喜事,是吉祥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孔雀行走时昂首阔步,头冠频频摆动,还时不时开屏以炫耀其美丽的羽毛,足以显示其“骄傲”“自负”的神态。可见,东西方对“孔雀”的情感有着明显的不同。又如“white elephant”的意思是“废物,大而无用的东西”,如果中国生产的“白象”牌电池直译为“white elephant”的话,在西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就不难想象了。在中英文中,有的词直译后,其含义会出现一点不同或完全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词义不符。英国人爱狗,他们甚至为狗命名为好朋友的名字,因此,“狗”在大部分的英语习语中通常蕴含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top dog(优胜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出头日)”。然而,在汉语中,人们对狗的情感却截然不同,提到“狗”时,通常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等。出现这种不对等时,我们就不能使用直译法,必须改用其他翻译策略。

(二)替换法

作为不同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有些动物形象在西方人和中国人心目中存在不同的认同感,这就是文化错位。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评定标准不同,从而使他们在看待同一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为避免这些动物让中国人产生相关的联想,在翻译时可从中文含义中选择一种符合中国人认同感的动物来替换,这就是替换翻译策略。

例如,英语形容人胆量过小时,采用的动物喻体为“兔”,即“as timid as a hare/rabbit”;而汉语用“老鼠”打比方,如“胆小如鼠”。但这两者在意义的终极传达上是一致的。对于这种文化错位现象,我们可以把“as timid as a hare/rabbit”直接翻译成“胆小如鼠”,而不是“胆小如兔”。尽管兔子和老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胆小的生理特质,但采用替换法翻译更能有效地避免产生误解,达到意义的成功等值再现效果。再如,西方国家用“马”作驮畜,养“牛”来产奶和提供肉食,“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它的力气。而在中国农村地区,“牛”是主要的驮物家畜,当然也有了“力大如牛”“壮得像头牛”这样的说法,而不会说“力大如马”“壮得像头马”。这种差异直接导致在动物习语上的不同,于是“as strong as a horse”翻译成中文时,就要译为“壮如牛”。显然,这两者之间仅仅是形式上的错位,实质意义是完全对等的。再请看:

as stubborn as a mule 像牛一样犟(mule←→牛)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sheep←→马)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goose←→鸡)

drink like a fish 牛饮(fish←→牛)

neither fish nor fowl 非驴非马(fish←→驴,fowl←→马)

goose-flesh 鸡皮疙瘩(goose←→鸡)

lions mouth 虎口(lion←→虎)

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热锅上的蚂蚁(cat←→蚂蚁)

like a drowned rat 落汤鸡(rat←→鸡)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lion←→虎)

替换法既考虑了语言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又反映了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语。但是,两种语言间存在语义空缺。英语中,一些动物形象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延伸意义或形象意义,就是说在翻译时找不到那种符合中国人认同感的动物来替换。比如英语中常用“nightingale(夜莺)”表示“侦探”,但汉语中却找不到相应的动物来表达这个意思。再如“swan”一词在英语中不但可以指动物“天鹅”,还可表示“杰出的诗人或歌唱家”,这在汉语中也难以找到类似的动物单词来传递对等的含义。此时,我们就只能再寻求其他翻译方法。

(三)意译法

源语中某些动物习语在目的语中根本不存在,是空缺的,或者同一种动物在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想意义相差甚远,在译入语中没有与之具有相似联想意义的其他动物。翻译这类习语时,我们可采用意译法,舍弃源语动物形象,而以意义翻译为主,即不求字面上意义的对等传达,而是将深层含义译出,重点在于翻译的正确性而不在于原文形式、内容,通常译其比喻意义及语法意义。

产生空缺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我们只有了解西方历史及文化背景,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习语,才能做到正确恰当地翻译。比如,习语“to eat no fish”的字面意思是“不吃鱼”,实际上,它与宗教有渊源。英国历史上新旧宗教发生激烈的斗争时,新教派推翻了旧教派之后,新教徒拒绝再按旧教规定只在斋日吃鱼,以表示皈依新教,忠于新政。所以,在翻译时可以用“忠诚”来意译。此外,有些习语,尤其是那些源于《伊索寓言》和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衍生出来的习语,我们还得了解它的来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译文地道、准确。“a dog in manger”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其来源是:一只狗被关在马厩里和几匹马一起过夜。狗选择在盛着饲料的马槽里睡觉,因为躺在草上舒服。半夜里马起来吃草,狗却对着马又叫又咬。马说:“你这畜生真讨厌,自己不吃草,却要占着马槽不让别人吃草。”因此,“狗占马槽”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习语。现在,人们常用该习语指“a person who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something that is useless to himself; a churlish fellow who will neither use a thing himself nor let others to use it”,讽刺那些占据职位或者占据某些物质却不做事的人。慢慢地,人们用“a dog in manger”指那些“自己不做还不让别人做”“自己不用也不让别人用”的人。

“信仰”也是习语的重要源泉。例如,西方人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常把它与丑陋、罪恶和凶恶联系起来。在中国文化中,“蝙蝠”中的“蝠”与“福”同音,被中国人看作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crazy as a bat”,我们翻译成“疯狂”,“as blind as a bat”则被译成“有眼无珠”,将“to have bats in the belfry”译为“异想天开”“古里古怪”。

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理解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同一种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出现了差异。如果不知其来源或从未见过该词语,而只对该词语采取异化方法进行直译,最终译过来的东西是无法让人明白的。比如:“dog bite dog”如果直译为“狗咬狗”,就会有歧义,汉语中的“狗咬狗”含有贬义色彩,指争斗双方都不怀好意。但在英语中,“dog bite dog”不含任何贬义色彩。再如习语“cook ones goose”。与我们国家不同,在英语国家,猪并不被看作特别蠢的动物,因此“You are a pig.(你是一头猪。)”并不是骂人的话。但可以说“You are a goose.”“鹅”大概是英国人眼中最蠢的动物了。据说,中世纪时,瑞典国王率军攻打一个城镇,镇里居民就在城墙上挂起一只鹅,意思是“你这只呆鸟!”国王非常生气,发誓要“煮了他们的鹅”(cook their goose),便下令放火把那城镇烧了。于是,“cook ones goose”现在就解释为“毁掉某人前途、计划、希望等等”。

意译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读者熟悉这些译文就可以轻易地理解它们。但缺点在于它舍去了原文的动物形象,弱化了表达力,像“My old servant never left me,he was as faithful as a dog.”翻译为“我的老仆人从不离开我,他对我非常忠诚”,省去了隐喻,读者不能够理解老仆人到底有多么的忠诚。

意译法舍弃了源习语所蕴含的生动动物形象,以意义翻译为主,只有当我们对两国习语都非常了解时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虽然牺牲了原文中的动物形象,但却相对准确的保留了其喻义,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三、结语

英语动物习语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中的智慧与文化,它们不仅丰富了中西方文化,还赋予语言无比的生机与活力。翻译英语动物习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上存在异同,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翻译的关键。在翻译这些动物习语时,我们应尽量了解其负载的民族文化信息,找到两种文化异同并将两者相结合,灵活恰当地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既与原文相符,又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实现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文化转换,并在翻译中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59.

[2]孟广龄.翻译理论与技巧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武会芳.归化和异化在动物类词语翻译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2007,(9).

[5]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

[6]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李丹萍 杨廷君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翻译策略
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化因素应用研究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涂色书热销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