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汉语史词汇语料,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单音词、复音词进行比照分析,针对不同的流变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词汇,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汉语史语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单音词 复音词
汉语言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传承下来的现代汉语,不免带有历史的印记。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现代汉语仍然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特征,所以以现代汉语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仅仅从共时角度着眼是不够的,从历时角度加以考察才是科学的研究角度。其中,汉语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古代汉语的联系最为密切,也较为容易通过语料进行考证,现代汉语词汇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不断变化的产物,与历代的汉语词汇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借助汉语历史语料分析现代汉语词汇,不仅可以探索古代文言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中各种词汇现象的认识,而且对汉语的教学与研究有着莫大的帮助,甚至现在许多网络上流行的新词新语也和古代汉语延续下来的构词法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高阶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的原因。
一、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比照
单音词、复音词是就词的音节构成情况划分的。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但在向现代汉语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复音化,这也是为减少同音词及歧义必然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意味古代汉语中就没有复音词,只是表明现代汉语中许多复音词都由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发展而来,其中很多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不自由语素仍保留文言中的古义。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古汉语单音词和现代汉语复音词语料的对应情况,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扩充词汇量。我们将古代汉语单音词和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复音词进行比照,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古代的单音词与现代对应的复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这种情况下的古代单音词一般都有较为生僻的涵义,或是多义词中表示较不常用的意义,因此被完全不同的复音词取代。例如:
因退立,股战而栗。(《汉书》)股:大腿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尚书》)师:军队
上例中的“股”“师”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不再是“大腿”“军队”的意思,日常会话中也很难用到。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以下简称为《初级词汇大纲》)中,含“股”的词项仅在例句“一股冷空气正缓缓向东移动”中作为量词出现,“师”出现在“老师”“教师”“师傅”三个词项中,并不涉及“军队”这个义项。因此,在初级词汇教学中并不需要特别涉及此类含生僻义语素的词汇教学,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和阶段的提高,当遇到“悬梁刺股”“兴师动众”这类成语教学时,就有必要联系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词中各语素的含义,而且特别需要提醒学生辨别其与通常意义的区别,以免发生混淆,破坏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同样的例子还有“救火”的“救”,意为“阻止”,这符合其在《说文》中的解释“救,止也”。对于这部分不自由语素还保留古义的现代复音词,是不能只凭英语翻译或是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来解释的。
(二)古代的单音词,加上前后缀,成为现代的复音词
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单音词不改变原意,添加一个词缀以便发音和组句,顺应词语复音化的趋势。例如: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楚辞》) 虎:老虎
先陨而后石何也?(《谷梁传》)石:石头
上例中的“虎”“石”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没变,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词缀,变得更加口语化了。《初级词汇大纲》中,“虎”出现在“老虎”“马虎”两个词项中,“石”出现在“石头”“石桥”“石子”三个词项中,均保留了古义,都是在原词干的基础上添加了前后词缀而成。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英文词根、词缀的原理,定期、集中为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相同词根或者词缀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认词猜义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日常阅读无疑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古代两个同义或近义的相关单音词组成一个现代的双音词
这种情况也是为了顺应词语双音化的潮流,用古代汉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词来共同构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例如:
朋、友——朋友 道、路——道路 婚、姻——婚姻
减、少——减少 洪、水——洪水 事、业——事业
艰、难——艰难 知、道——知道 衣、裳——衣裳
学、习——学习 恐、惧——恐惧 城、市——城市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些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经常在古代汉语中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后来凝成一体,引申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比如“婚姻”,在《史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正义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中,“婚”“姻”作为近义的单音词还是有些微的区别的,在现代汉语中才合成双音词来表示“嫁娶、结婚的事”。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分解语素来讲解词义,加深对词义来源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分辨现代汉语双音词中近义语素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对学习古代汉语的二语学习者来说,不能将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一个现代的双音词,避免以今释古。
二、古代复音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融合
复音词是顺应历史潮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的,古代复音词相较于单音词来说还是占少数。复音词可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两大类。单纯复音词只含一个语素,包括联绵词和外来词,联绵词是汉语固有的,音译外来词则是通过译音方式吸收的其他民族语言词汇。合成复音词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语素,古汉语的合成复音词主要包括重叠词和复合词。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古代复音词通过长期的筛选和进化已逐渐融入到现代汉语的词汇中。
(一)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从语音出发可分为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重言、非双声叠韵几种类型,现代汉语中也仍保留这个定义及分类,不同的是旧词的淘汰和语音上的变化。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主要还是语义方面的问题,需要提醒学生不能拆开连绵词解释,切忌望文生义,如“望洋兴叹”中的联绵词“望洋”,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不能误解为望着海洋,而是指目光呆滞、神情迷茫的样子。
(二)外来词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也必然会不断受到他国语言的影响。相比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外来词相对来源较少,也留有许多历史变迁的印记。汉代佛经的传入,使汉语中增加了一些梵语译词,如“玻璃”“浮屠”;少数民族的融合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使不少民族词、外语词进入汉语,如“骆驼”“葡萄”“喇嘛”“可汗”。虽然有些古代外来词现在已不常用,但是吸收外来词的传统依然在继续,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不仅有音译形式,还有音译兼表意、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直接借用等形式,如“沙发”“纽约”“芭蕾舞”“卡片”“积极”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释外来词的来历,吸引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学习者的兴趣。
(三)重叠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的重叠形式颇为常见,如“朝朝(每天早晨)”“人人(每人)”,而现代汉语的重叠词则更加灵活多样,有AA、AAB、ABB、AABB、AABC、ABAC、ABCC等多种形式,如“悠悠”“兴冲冲”“清清楚楚”“默默无闻”“无影无踪”“虎视眈眈”等。因为现代汉语叠音词结构较为松散,所以比起古代汉语,不仅数量上有明显增加,也较容易找到规律,构词能力更强。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来学习叠音词,如量词重叠含有“每”的意思,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可以变成AABB的形式表示强调。
(四)复合词
古汉语中的复合词从语法角度可以分为主谓式、偏正式、并列式、动宾式和附加式,这种构词法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并列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并不都参与表义,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显性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是隐性的,这就是偏义复词。偏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现代汉语中也会经常出现,如“无足轻重”,“轻重”偏指“重”,意为“不值得重视”。对比古今偏义复词,可以发现其在古汉语中偏指义语素相对不固定,更需要依赖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语素之间的结合也较为松散。多数情况下现代汉语对偏义复词的判定不需要语境,如“国家”“窗户”等,它们的意义已经固定,不像在古汉语中仍保留选择性。但是有一些偏义复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需要借助语境来进行判断,例如“长短”,《史记》中“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的“短长”即偏“长”;《脏腑记叙》中“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即偏“短”。现代汉语中“一较长短”就是“比较谁更好”的意思,“长短”偏“长”,但在“他很小心,生怕有个长短”中,“长短”偏“短”。古今比较之下会发现,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词汇词义进行浓缩简化的同时,也有着继承和发展。在汉语教学中,对于有固定偏义的复词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但是对于需借助语境来判断的偏义复词就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一下。
三、汉语史语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通过简要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汇关联情况,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方向,即词语的复音化。具体的关联发展情况和相应的汉语教学方法总结如下图所示:
随着多个复音词代替一个多义的单音词及复音词本身的更新变化,加上社会改革带来各种各样的新词新语,汉语的词汇越加复杂多样。但语言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进行的,特别是词汇,作为其中更新最快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偏概全。
借助汉语史语料学来收集词汇资料,了解汉语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情况和词义来源,无疑可以为我们的二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方向,其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一)有利于更好地理清词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正在变化更新的词汇,也需要考察历史。一方面,现代汉语构词能力最强的字义系统来源于古代汉语;另一方面,现代的书面语中也依然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古汉语中的成语、名句现在仍大量沿用。所以通过借助汉语史语料学搜集词语例证、对古代文献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构词规律,探求词义理据,并学会通过分析、预测来理解、记忆新词。同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词汇中语素义的把握,也便于学生正确分辨同义词、近义词。
(二)有利于奠定良好的汉语基础。通过历代语料的考证,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词汇义,扩充词汇量,也能够让他们对词源有一定了解,这无疑对汉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古汉语的词汇语料,可以使汉语学习者接触到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汉语语言风格。对词语的追根溯源及古汉语的天然美感,都可以吸引已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二语学习者继续学习、探索下去。
(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对比古今词汇的变化,可以窥见中国历史的变迁,词汇是时代的忠实折射物。中、高级的汉语教学中就包含许多中华文化因素,真正理解现代汉语的语言,还需要从古代汉语中寻求答案,古汉语的词汇就是学习的入门。对一些保留古义的词汇的熟练运用,耳濡目染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可以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理解和运用汉语,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希望达到的最优教学目标。
当然,古汉语史语料繁多,而留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词汇教学中如何合理引入并分配涉及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分类搜集语料来分析特定的词汇现象,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雪梅.训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2]高小方.古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李冰燕,杨英法.古今偏义复词的对比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瞿秋石.汉语词源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朱焱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张静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