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燕
摘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在业余体校的学训结合的办学方针下,搞好班级管理,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能够最大化的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繁重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本文围绕最新时期对体育学校学生的教育是多种方式的复合体,在教育中突出体现个性化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并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互助、互爱的友情关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CA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3-0087-02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的开展,乃至国家方针的贯彻,都要依靠班级管理来实施。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如何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法,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校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则更为特殊,由于体育学校采取寄宿制,对于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不当的说教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带来的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要重点解决得问题。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为他们正确指引人生的方向。因此做好刚人学的体育学校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一、规范学生的行为管理张弛有度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种目标、制度、计划等都靠班级具体实施,学校工作的优劣是由各项班级工作来具体体现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它具有教育、管理和控制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认真贯彻好规章制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班级集体荣誉感。
班级是一个整体,要树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班级成员具有凝聚力,进步的拉动后进的,这样才能整体的不断提高。规章制度的某些条款难免让体校学生感到难以做到甚至有些反感,这时对学生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日常生活中的贴心聊天,对学生的爱好给与支持,对想法偏激的学生给予正确、耐心的引导;作为体校班主任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以及所练习项目的特点来管理学生,多带学生们做些他们喜欢的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凝聚力,这样既能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作为老师的威信,孩子们虽具有叛逆的性格,但还是会喜欢真心与他们相处的好老师的。所以,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需要用心的付出,这是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是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二、管理学生要有针对性
对学生的管理需要因人而异,有一定的针对性。首先,要选拔出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体育学校里就要挑选运动成绩突出,群众基础牢固,要坚持以身作则,公平,公正,营造良好学习、训练氛围的学生担任班长来管理班集体,在班级活动中起着带头模范的作用;再挑选性格沉稳、学习态度认真、具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学生配合班长工作;加上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共同管理班级,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做到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老师逐步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保证班级的平稳发展。其次,对于问题学生要给与适当宽容,不能操之过急,商定一个底线,让他们去坚持,不要太斤斤计较,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和大家共同进步,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来。
三、激励学生、挖掘潜能
体育学校的学生多具有好胜心强、不服输的人格特征。我们要通过获得成功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个人总希望通过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和自信,保持学生成功期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确保他们不断地体会成功的滋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制定适应学生水平的教学起点,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每跨出新的一步之前都有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调整学习步骤而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也可以适当的给与奖励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当然教师给予的奖励应能引起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视,而避免学生仅仅注重奖励本身。
班主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班级活动是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将活动能力突出、组织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同学发展为班级活动骨干,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更好的从感情上产生认同。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学会赏识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每个人都有优点,当他们的优点得到别人赏识的时候,被赏识者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情绪必然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精神的体现,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孩子们更应该明确这一点,要让学生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到学习和训练中去。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个性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用心扑捉学生的闪光点,或激励,或赞扬,让学生有一种被认知和被重视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老师一直关注着他们,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主动自觉地学习,是大有帮助的。
赏识,不是简单的赞扬,对于班级中经常会出现的“难缠户”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他们创造机会去展现自己,从而获得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提醒。
赏识并不排除批评。但教育者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善意的批评,巧妙的批评。要把“你真笨”、“理解力差等斥责性的话语变为期待的、启迪性的语言,否则前功尽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新鲜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学校的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作为主体,班主任的作用是带领班级成员规范行为,培养个性,更好的为学习和训练打下基础。工作方法既要张弛有度,又要区别对待;既要学会赏识,又要巧用批评;既要激励,又要扶持和帮助。这样学生和班主任拉近了距离,同时班主任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