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幼儿的家园共育指导策略初探

2013-04-29 02:51郑秀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

【摘要】“不合群”——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孤独、寂寞或懒于交际的一种特殊心态,让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疼。因为缺乏与同伴的交往,孤僻、不合群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一定障碍,对智力发展和情感健康都很不利,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关键词】不合群 幼儿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41-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教师和家长对此应引起重视,通过家园共育,引导孩子喜欢交往、顺利交往,使他们愿意参加群体活动,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一、幼儿不合群行为的矫正意义

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不合群,对于现代城市高楼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了。现代幼儿心理学认为,学龄前幼儿正处于个性萌芽和初步形成期,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孩子施加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基础。如果错过了学龄前这一最佳敏感期的话,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对于幼儿不合群行为的矫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不合群形成原因简析

1.幼儿先天的不同个性

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一定程度上与这个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有关。有的宝宝天性大胆,喜欢与人交往,而有的宝宝生性脆弱,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比较容易害怕、害羞。相对而言,先天胆小、谨慎、性格内向的宝宝会自觉表现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在与人交往时容易退缩,容易出现不合群的行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幼儿最善于通过观察而学习,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性格特征、社会交往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比较内向退缩,不爱与人交往,不会与人沟通交流,宝宝就容易出现社会退缩的行为。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溺爱和“虚高”的自我评价极易使幼儿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过度依赖、倔强、适应能力差等不良品质或习惯,从而使幼儿缺乏交往动机,直至不愿交往。

3.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幼儿来说,老师的作用尤其重要。被老师重视、信任并交流多、支持多的幼儿更自信,不容易出现不合群行为。而那些被老师忽视的幼儿,经常处于压抑、孤独中,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集体归属感,对老师、同伴及他人失去兴趣,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变得退缩。

三、不合群幼儿家园共育指导误区

1.过于强化

对于不合群的孩子,特别是表现为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的孩子,老师、家长教育时往往过于强化,甚至未达目的不惜“威逼恐吓”,不仅不能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还会给孩子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孩子在短时间内迫于威慑暂时收敛,但不合群的行为习惯并没有根除,甚至还会带来别的心理问题。

2.操之过急

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乐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社会的人。

3.信息不畅

家长和教师缺乏沟通,幼儿在幼儿园、家中的表现不能做到信息交流,因为信息不畅,有时很难找到幼儿不合群的真正原因,因而难以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矫正方法。

4.观念有误

家长和教师,有时会将不合群的行为习惯,尤其对于那些用尽办法不能奏效的孩子和“言语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相提并论,甚至相互混淆、混为一谈。

四、不合群幼儿家园共育指导策略分析

1.转变观念,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家园合力

通过组织开展家长学校等活动,针对幼儿不合群行为,开展专题讨论。活动中,把家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家长充分互动,在讨论中逐步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达成共识。幼儿园和家庭要努力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形成矫正幼儿不合群行为的教育合力。

2.让幼儿在家园互动中萌发积极情感,自觉摒弃不合群行为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幼儿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园互动,让幼儿心情愉悦,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

3.加强家园沟通, 构建利于幼儿成长的和谐环境

要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上,大人要关心小孩,子女要关心长辈,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不要总把孩子关在家里,让孩子处于成人的监督、保护之下,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迁就、不以为然;或限制孩子对外交往,不允许孩子的伙伴来家里玩等,严重影响着孩子合群性格的形成。

4.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打造家园共育良好平台

形成幼儿不合群的因素是很复杂的,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不合群。教师和家长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如对爱惹是生非,爱欺负小朋友的幼儿,应及时让他了解行为的不当,及可能会产生的后果,而对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呆在角落里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应给与更多鼓励和关爱,为他们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同时不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在众人面前予以表扬,使孩子的自信心一点一点找回,从而变得大方开朗、渴望交往。

总之,幼儿不合群的行为矫正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需要教师和家长满腔的热情、充分的耐心、无私的付出,共同不懈努力打造家园共育指导良好平台,对孩子施以科学教育和正确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告别不合群,健康活泼地成长。

参考文献:

[1]http://baobao.sohu.com/20100831/n274605341.shtml

[2]许小萌 幼儿交往能力培养“四步曲” 《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01期

[3]尚翠堂 幼儿交往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 2002年

作者简介:

郑秀英(1972-),安徽固镇人,安徽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主要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