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特点及现状,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3+2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及存在的弊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有效策略,为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校企互动式
我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定位是: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全省各级各类中职和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就我校培养的对象来看,更应该走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教学模式的前列,这样才能教育出新一代适合社会需要的教育人才,利用校校、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相互提高,共同促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从2010年开始招收3+2班学生,3+2的学生就是本身在本校或其他大专院校已经学习了三年的大专生,然后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后,再进行2年学习,取得本科文凭。三年的大专学习,学生都参与了一定的实训或者下企业实习,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进行本科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一、我国数控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中国经济正加快向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进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导致数控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成为全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数控人才的匮乏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什么我国数控技术人才仍然严重短缺?原因很简单,主要是目前职业院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实际训练要求,学院式教育脱离了行业和企业,使得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要想提高我校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起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机制,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三、两种数控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一)“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
1.现阶段数控技能人才需求的困惑。(1)招聘本科应届大学毕业生培养周期过长,难解燃眉之急;(2)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技能性岗位工作;(3)招聘有经验的数控专业人士成本偏高,企业难以承受。
2.解决方法。(1)面向企业需求,改革教学体系。根据企业用人的需求,联合培训班的培养目标定位,确定培训对象(如机电、模具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教学计划的安排方面,学校要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对第四学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调整,重新安排教学计划,增加实验实训学时。重新规划课程结构,由学校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企业还可以对这些课程选用的教材、讲授的重点、教学课时的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些课程必须要切合企业用人知识结构要求。为了使学生掌握先进数控技术,深入了解企业的数控产品,应安排至少4周教学时间和3个月的实习,增设的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由由企业的研发、工程服务等部门的技术骨干授课和指导实训。课程的教材可直接采用企业最新的产品技术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动手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彻底交叉融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能得到极大的锻炼。(2)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学生实训。实训实习设备和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条件。但同時也是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数控教育为例,虽然大部分学校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但由于数控设备价格昂贵,各学校数控培训设备的数量十分有限,技术更新换代困难,难以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为了满足课程的实训教学条件要求,企业应该为联合培训班的学生,专门设计、制造并免费提供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学生在企业进行3月的生产实习,学生可以真刀实枪地参加数控机床的装配和检验、数控系统的装配和调试。这些企业资源的利用,能使学生获得了难得的动手机会。(3)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校师资,特别是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教师、工程师)严重不足,是紧缺性数控人才培养的瓶颈。抽调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担任该联合培训班的老师,有利于缓解了学校的师资压力。而且通过企业师资与学校师资的交流,互相取长补断,大大促进了学校师资的工程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平台给教师进修,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相信能培养出一批在数控方面独挡一面的高技能教师队伍。
(二)“校企互动式”培养培训模式
校企互动是校企双方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以解决职业教育资金短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这种办学方式的重要特色是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开设专业,企业作为其实践实训基地,协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甚至直接负责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学校解决实践教学的师资等方面的困难。
1.创建校企互动实训基地。(1)在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充分体现“校企互动”的性质特征,以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课程实验室以及校内封闭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只是按照实验课程的要求进行一些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或者封闭的综合项目实训,要使学生能在实践实训基地更多地接触到真实生产实际的场景和实践锻炼,通过基地里的实践实训活动提高学生适应模具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人力资源,积极和相关企业广泛合作,共建与地方产业密切衔接的模具设计及制造实践实训基地,进行对外加工或新产品开发,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企业环境进行实际加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模具产业发达的地理优势,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和“定制式”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广泛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保证。(2)在实践实训基地的管理上,校企结合建立实训基地指导委员会,改革实践教育的管理体制,深入探索开放式、多功能的实训基地运行和管理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为目标,进行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设备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努力形成一个具有整体优势、结构合理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体系。实训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在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较大选择余地。基本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使实训基地具备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学科快速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科学制定实训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按实训立项、实训过程、实训结果与考核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切实保证实训质量。(3)适时引入开放、联合、共享、竞争的新机制,完善校企共建实践平台。基地要争取与外部有关科研院所、知名研发实力雄厚企业进行共建,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益和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地方模具设计及制造的研发基地和现代教学教育基地,凸显地方院校创新应用型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扩大实训基地的影响,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源同实训基地有效结合,充实和强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和产业研发力量。
2.校企互动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改革。(1)依托校企互动的实训基地,改革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模具制造相关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建立模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关联实践实训体系。在内容上,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践项目来自于地方模具企业,和当前生产实际关系密切。并尝试在模具类课程中开展项目式教学,将项目任务改造为实践实训项目交给学生完成, 将普通课程教学延伸至实践实训环节,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企业需求更紧密结合。在形式上,从传统的以“实验题目”为核心的实践方式过渡到以“实训项目”为核心的实践形式。结合企业项目或企业生产中的难题,改革毕业设计内容,使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和企业挂钩,更多的体现设计任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缩短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工程实践的距离。(2)以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强对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的训练、材料成型加工技能的培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地方模具协会积极合作,以他们为依托,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形成并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形成创新团队。(3)聘请企业高级技术工程人员到校授课和指导,并参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到开设课程与产业需求尽量靠近,关联程度不大的课程能不开就不开,以适用、够用为最高原则。实践环节与企业生产基本接近,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流程、企业的生产场景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直接要求,从而在校期间、在实践实训环节上目标明确、行动到位、实践高效,能够尽早在就业竞争中确立自身优势;此外,选派部分具有工科背景的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地方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研究,强化教师在实训基地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寒暑假与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在企业从事顶岗实习,从事具体而实际的设备操作与生产实习工作,使生产实习变成真正的锻炼,进一步切实提高、巩固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快速融入企业能力。
总之,校企合作办学是现在职业教育的一种趋势。就其形式来说,不可能有完美无缺、一成不变的做法,也不可能有一种能包容一切、适合任何专业的模式,但只要我们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劉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邱秋云.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和探索[J].职深教育研究.
2007(8)
[3]熊芊.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结合”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4]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1)
[5]秦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