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浅探

2013-04-15 01:50徐荷英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生命教育中职学校

徐荷英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实际,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着重探讨了在《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科教学;生命教育

《食品安全与营养》是中职烹饪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的客观性、针对性、真实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奠定了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生的健康,关系到生命的存亡,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后继有人的大事。这是各级领导与全体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剖析

对中职生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理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这是我们中职烹饪专业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教书育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可是,现实情况且不容乐观。

2012年5月,笔者对绍兴市5所重点中职学校就本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抽样问卷调查,发现真正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师只占16%,有时想到能结合教材提示一下的占24%,有认为本门课就是讲食品安全用不着进行生命教育的占30%,想到了但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的占26%,其他占4%。 可见,中职学校烹饪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能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和生活的有用人才,必须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那么,如何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二、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真诚关爱,营造生命教育的情境

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因此,生命教育本身就充满着人情、人性与人道的光辉,那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业。那么,就让我们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充满真情、真诚、真爱的人文氛围,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平等与民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迸发生命的火花,碰撞生命的灵感,提升生命的质量,这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前提。

然而,要营造出这样的课堂氛围,施教者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与健壮的体魄;还需要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不计得失、教书育人的美好心灵;更需要有关爱学生之慧心、真心、善心与热心。正如美国学者巴特尔所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面对中考落榜、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的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更需要教师有关爱学生,有博大的胸怀,能包容一切生命,能把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能用你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美好心灵。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不厌其烦、耐心指导;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要多花时间个别辅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启发引导,让其自主学习。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实施差异教学,让他们共同进步。如“营养学概述”一章,内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深奥,学生学起来较困难。教师更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慢慢道来,使学生一点点懂得,一点点理解,在你的“春雨”滋润下茁壮成长。

总之,教师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我们的中职生在有如沐浴春风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领悟生命的尊严,懂得生命的宝贵,体味生命的艰辛。转

(二)紧扣教材,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开展生命教育应紧扣教材,努力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这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其实,新版《食品安全与营养》教材本身在内容的安排上理应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食品、生命营养、食品安全、生存状态、生存环境与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蕴含。事实上新版课程与旧版《营养与卫生》课程相比,作了较大的改进,增加了“食品的危害及预防”、“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的营养与安全”、“膳食指导与健康素养”等章节的内容。偏重于食品安全、指导、控制与管理。这种编排的理念,编者已比较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与生命的息息相关,与生命教育的密切联系。实际上已暗示所任该学科的教师应努力挖掘本教程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及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与教育。那么,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呢?

一是教师应认真学习该课程教学大纲,深入专研教材,吃透编者编选的意图、目的与意义;二是深刻领会各章节内容,把握内容要点,梳理各章节编排顺序,明确为什么要这样编排的精神实质;三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心理、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及个体差异;四是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五是尽量抽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把握学生的愿望、要求、思想、意见,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想法、对珍惜生命的看法;六是制定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计划,这计划的制定应联系教学内容,讲究渗透方式,注意渗透时机;要在讲课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生命的教育与熏陶,犹如“如座春风”、“如沐春雨”。

新版《食品安全与营养》共六章,细品慢读,深入思考,其实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素材。譬如第一章“食品中的危害及预防”,共八节,节节都可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节节都可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如第一节“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包括“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性评价”、“环境污染”、“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应在备课时就注意其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在讲课中自然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认识食品安全与生命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逐渐明确生命的意义。

(三)引导体验,感悟生命教育的意蕴

《食品安全与营养》是一门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把食品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放在突出位置,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强调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如“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监管”一节,可这样去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蕴:一是介绍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设,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介绍。如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到1995年10的正式实施。2009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继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等,说明我国政府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可借此引导学生从食品法制建设上感悟食品安全对生命的意义;二是从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蕴。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有不同的级别、不同的分类、不同的代号等。可在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分析中引导学生明确这与人的健康、与人的生命密切联系、休戚相关,从而领悟其中对生命教育的意蕴。

还可从实践上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命教育的意义。本学科每一章都安排了不少实践活动,如“参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上网查资了解中国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的热点问题”、“调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及添加剂”“通过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探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食品运输、食品检验、食品营养、食品监督与管理等各环节都必须抓紧抓实,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将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以此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

例如2012年6月12日,当地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笔者结合教学经学校批准立即带领学生前往调查。我们通过仔细调查、分析后发现,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中餐吃的青菜有农药。经化验农药残留量较高。幸好及时送医院抢救,5名中毒较重的学生已脱离危险。30多名中毒较轻的小学生在进行治疗。通过这次外出实践活动,学生感触颇深。烹饪专业所学知识与技能大多与饮食服务、食物制作、烹饪加工等有密切的关系,稍有不慎将酿成大祸。以此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蕴,认识生命的宝贵,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

总之,作为《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的教师,应努力使本学科教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让他们的生命之花珍奇斗艳,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贤中 毛伟.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四川教育,2009,1.

[2]白晓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丁绍凤.语文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J] .数学大世界(教育新导向版),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生命教育中职学校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德育工作浅谈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