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员也要“备课”

2013-04-13 05:01徐钟灵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备课图书馆员馆藏

徐钟灵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38)

图书馆事业的先驱杜威认为:“图书馆员的职责就是教师。”图书馆员不仅要起到管理图书的作用,同时还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同高校教师一样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谢拉曾说过:“好的图书馆员像好的教师一样,他关心的是有求于他的人们的文化生活的提高和发展。”[1]图书馆员要尽到教师的责任,对读者给予点拨、提醒,或是帮助,同时要想给读者一滴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要尽心地去“备课”,用心地了解馆藏和读者,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高校图书馆员“备课”的目的

所谓备课,就是指教师在课前为课堂教学所做的各方面准备工作,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而高校图书馆员的“备课”是根据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和特点,结合读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以保证读者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学习。图书馆员“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读者、服务于读者,是为了帮助读者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备课”的价值在于建立起书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图书馆员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馆藏的基本结构,熟悉图书内容及知识体系,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才有可能在服务工作上实现创新。“备课”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教师的备课要备教材和学生,而图书馆员的“备课”则需要“备”馆藏文献和读者。

2 “备”馆藏文献

2.1 熟悉馆藏现状与书库布局

图书是读者进行阅读的重要资源,图书馆员要了解图书馆的全部藏书情况,尽可能地对馆藏布局了如指掌,了解馆藏动态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将图书馆收藏与读者常用的一些主要文献牢记在脑子里,这样才能结合读者需求不断进行动态研究分析,才能够随时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起到“活字典”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可提供文献信息的海量性、多样性和动态变化性等给读者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带来了许多困难,更需要馆员对信息资料的全面感知、综合分析及快速获取,从而准确、及时、高效地帮助读者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可用资源。[2]

“备”馆藏文献,需要图书馆员具有综合素质:既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文化内涵、知识储备、业务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毕树棠先生除了图书馆专业知识之外,他还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在大学里,他所提供的服务,既配合“教”,也配合“学”。季羡林先生在《温馨的回忆》一文中,曾特别回忆道:“我在校时,有一位馆员毕树棠老先生,胸罗万卷,对馆内藏书极为熟悉,听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是师生们难得的“活字典”。[3]

2.2 熟悉图书内容及知识体系

金克木先生曾说以前的图书馆员没有计算机等可依赖的工具,因此,不少图书馆员能像藏书家那样会“望气”,一见纸墨、版型、字体便知版本新旧,不但能望出书的形式、性质,还能望出书的价值高低。“望气”而知书的“格局”,会看书的“相”,又能见书即知在哪一类中、哪一架格上,还具有一望而能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略览群书”的本领。[4]

现在的图书馆员虽不需要这种“望气”的能力,但要熟悉图书内容及知识体系,熟悉本校专业设置和重点学科设置,必须了解采购、参考等部门的各项工作。馆员必须是“一部百科全书”,要了解各类图书、杂志、报纸的内容。

“功夫在诗外”,图书馆员要多看、多听、多问,尤其是多思。多了解身边的图书,做到心里有数,做个工作中的有心人。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陶冶与训练,每天在书库里来回穿梭,博闻强记。利用巡视书库的时间,熟悉图书,看一看书脊的书名、作者、分类号,天长日久就积累、识记许多图书位置;借还书时,翻翻书的简介,向读者了解书的内容,点点滴滴如同水滴石穿的知识积累中,在默默无闻、枯燥寂静的环境中,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积淀中,[5]做到“胸中藏有百万图书”,使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位读者有其书,年复一年,渐渐熟知了能见到的所有图书,做到了见书名而知其内容,只要是读者来借书,一把书名报出,能第一时间报出内容,甚至可以根据他们的阅读喜好为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3 “备”读者

图书管理员不仅要了解书,更要了解人,才能因势利导,把服务理念贯彻到实践工作中去。在高校有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图书馆员的“备”读者,就是要了解读者实际需求与阅读趋向,实现读者与图书之间的有效沟通。

3.1 “备”学生

“备”学生”,不是简单了解大学生喜欢什么书,需要什么书,而是要熟悉学生并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的阅读需求既有功利性阅读需求,即教师指定的必读书和相关课程的参考书,应付各种考试、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继续深造等;也有非功利性阅读,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仅供消遣娱乐等,而且这些阅读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热点的转换而不断变化。

研究学生的阅读行为、阅读兴趣,就可以在“备课”中预测、研究他们的阅读动向,把握他们的需求范围和规律,从而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读者服务工作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根据馆藏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就能有准备地推荐或引导他们借阅某些书籍。针对很多同学很少涉猎专业方面的书籍,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多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这是一个人将来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开拓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专业兴趣,为将来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一旦读者急需某些文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尽快予以提供。

3.1.1 “备”学生,要“因材施教”。图书馆员平时多研究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而异推荐图书。图书馆员朱艳华,在与读者服务过程的亲切互动中,练就了一见到读者,就能够一口说出读者基本信息的本领,有些读者没有带证来,她就凭着自己的记忆很快地反应出他是什么证号。[6]让“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

3.1.2 “备”学生,还要做到“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读者,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服务?馆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理解学生的心情,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端正服务态度,摆正自己和读者的位置,即“读者是主人,我们是公仆。”在服务中为方便读者需要,可以为读者提供抄写资料的纸笔,为读者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场所。从细微处着眼,让读者感到宾至如归,为读者答疑解难,做到百问不厌,百问不倒。早在1927年成立的江苏国学图书馆,其馆长、著名学者柳诒徵先生就为外地来馆阅览者办理膳宿,使读者得以安心研究和抄录,当遇到疑难时,还可以向馆长请教。[7]我国图书馆界先辈们一切为读者着想,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名垂竹帛,值得我们学习。

3.1.3 “备”学生,要交流沟通。“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和读者交朋友,拜读者为师,做朋友和老师是双向互赢的。如果深入到读者的知识世界,他们所具有的很多知识是我们图书馆员所没有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青春的活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是值得图书馆员学习!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不能“沉默是金”,要通过与读者的联系和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读者更多地了解馆员,从而对馆员更尊重,馆员可以向学生学习,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建立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满足读者潜在需求。还可以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可以利用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设立读者意见簿等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性来实现,例如:在图书馆网站上开展问卷调查,设立留言簿和电子信箱等。

3.2 “备”教师

馆员要了解教师的阅读需求。教师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教学型和研究型。教学型教师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与自己所教学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上,因为当前高校有许多新的学科、新的专业的设立,需要大量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研究资料,从而为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新的依据。研究型教师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主要是研究某一课题,需要了解和掌握所从事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主要目的是为科研主项、申请专利服务,从而使自己能立足于专业领域的前沿。作为高校图书馆员,要通过查阅教师的图书借阅历史,了解他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范围,在知网上查阅专家、教授的论文,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潜在需求。

在几十年前,大学教授、专家们离开了图书馆,就无法进行教学、科研、写作。而现在我们通过教师借阅查询,很少有专家、教授到图书馆来看书或借书,经常来的是些年轻的教师,也许是与那些“功成、名就”的专家、教授比,“囊中羞涩”才来此借书吧。所以,“备课”中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不来阅读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通过调查,教师不来图书馆借书的原因大致如下:网上买书方便;自己的藏书已满足需要;图书馆员服务差;读书时喜欢在书上作标记,写写画画,借的书不能乱画;难于在图书馆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好书要拥有;网上查找资料很方便,图书馆收获不大;家距学校太远,借书不方便。

根据教师不愿借书的原因,应采取措施,对现有馆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要提供服务。对专家、教授等研究型读者,图书馆应采取专题服务,主动上门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从事文献传递,为他们整理文献,充分利用数据库,长期提供“高”、“尖”、“新”、“特”的信息和资料;教学型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比较高,通常用于某个课题的研究,因此提供的文献信息要“新”、“深”。[8]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区教育局视导员视察一个学校的工作,临时决定听一节历史课。这位教师的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那位历史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说来,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回答意味深长,让人沉思。最高境界的备课是用一生用心去备课。师者知在先,我们图书馆员要“备”馆藏、“备”读者,“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工作理念。这些工作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用心“备课”,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的专注、执着,体现了对读者的挚爱;用一生来“备课”,反映的是把图书管理当做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经营,而非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1] 何长清.谢拉图书馆观对当代人的三点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33.

[2] 曹志梅,倪四秀.图书馆中“活字典”消亡之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9):89.

[3] 韦庆媛.平凡与伟大[J].读书,2009(9):68.

[4] 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10.

[5] 张亚军.呼唤“活字典”馆员[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0(1):44.

[6] 图书馆的“活字典”——朱艳华[EB/OL].http://www.cdbcw.com/cdb/html/2011 - 11/02/content_3_10.htm,2011 -11 -2.

[7] 黄俊贵.“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真诠[J].图书馆学刊,2010(4):3.

[8] 丛全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层次性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6):104.

猜你喜欢
备课图书馆员馆藏
馆藏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