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林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年来,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到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特殊教育的发展关键在师资,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对于特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规模偏小、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现有特教教师中职前受过专业培养的数量不足一半,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特教事业发展的需求[1]。因此,越来越多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用以培养基层的特教师资力量。
然而就当前高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培养的很多毕业生知识面泛而不专、学而不精,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实践能力又相对欠缺,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会表现的信心不足[2][3]。应该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既学习到理论知识、了解其精髓,又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讲授特殊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行为改变技术》的过程中,结合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本课程的学科特点,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应用了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上根据课程的需要精心组织和设计问题,拟化现实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发言,并给以恰当的引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严格地讲,交互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和环节,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被人们所接受。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研讨法等都贯穿了交互式教学的思想。交互式教学以师生、生生对话为背景,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4]。这种教学模式最早来源于Palincsar等人提出的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5],后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提出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育思想[6]。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行为改变技术》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所应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行为改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行为改变的各种方法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增进儿童的社会适应,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结合《行为改变技术》的这些课程特点,在交互式教学的思想引导下,笔者借鉴运用了设疑→解疑→辩疑三步一体的教学模式[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置疑问,引入主题
结合教学内容用问题导入主题,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情景。问题的设计在此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中心。所设置的问题可以是对新概念进行辨识和描述的低层次问题,也可以包含需要通过比较、应用、综合、评价等方法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的高层次问题。例如在学习“消退法”这一原理时,笔者先给学生呈现了一些运用这一原理的行为矫治案例,然后让学生们思考讨论训练者使用了怎样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特点?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藉此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另外,这一环节也可以先结合讲授法来进行,先简单讲解,再设置问题。这样能在较高的知识起点上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更高。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知识的结构性,重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法的介绍。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讲授之后,创设一些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够解答出的问题 (或讨论题),引导学生围绕中心主题对其进行分析和自我学习。
2.引导自学,自我解疑
学生带着教师创设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将问题逐一解答。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我阅读以及对老师所设问题的深入分析,将教材内容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真正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教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的作用更主要的体现在对学生自学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在让学生自学前,教师可以事先讲述或写出指导意见,包括本节课主要讲了哪些问题、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需要领会哪些要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及对疑问解答的要求等等,让学生的自学活动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另外,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随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检查,以免其放任自流,完不成自学任务。
3.相互交流、讨论辩疑
讨论辩疑,即组织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准备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行为改变技术》课堂上,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对某项行为改变原理的正用和误用进行讨论,或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针对个案的某个问题行为设计出矫正方案,大家集体讨论。因为这些讨论题目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依靠学生们的独立思考以及对教材的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分析和表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学生往往要参与不同观点的争辩,这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实施辩论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虽然是以学生的发言为主,但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如果发现讨论中离题太远,抓不住重点或意见过于分散,教师应该积极加以引导。讨论过后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纠正讨论中的错误观点,肯定、阐明正确观点,对有创见的思想及时进行点拨。教师还要对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思路观点作出评价并登记备案,以便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疑难点和思路,在对其学习进行指导时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交互式课堂教学的优点明显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工作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课堂上教师进行的是注入式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台下的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或写的胳膊酸痛。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交互式课堂教学通过对教师所设问题的讨论及辩论,集思广益,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可以掀起课堂教学中的阵阵高潮,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是特教师资培养中的基本定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却忽视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面临毕业的学生反映,虽然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或真正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这其实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知识来源于实践,特教专业的纵多课程更是需要强调实践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课堂讲授的话,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所难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来弥补,但这毕竟是有限的。能力的培养仍然要依靠课堂,所以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必然之路。交互式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一变化要求,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实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设计解决方案,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际运用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站在众人面前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敢表达。通过交互式课堂教学,我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向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习惯了做那只被填食的“鸭子”,面对新的东西也只会产生惰性。而交互式教学则突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专业学习的有效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对他们的专业成长及以后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在课前应更加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引学阶段,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基础理论讲解清楚,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讲解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居于主动地位,他们可能提出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知识掌握的娴熟程度、运用能力以及实践阅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认真备课,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这是交互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教师要提高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交互式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对教学进程的把握能力及课堂局面的控制能力。课堂上应该是活而有序,轻松而不失进度。如果整个课堂闹哄哄的一团糟,完不成教学进度,教学也就失败了。
再次,教师要做好课堂记录、优化学生成绩评估方法。成绩评估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的必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在《行为改变技术》课堂中,每次上课时笔者都会对学生的表现、提出的问题、分析辩论的情况等做好详细的记录。一方面,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不足及时弥补;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的有效凭据。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交互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应当说,这些特点正好迎合了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行为改变技术》课堂上的表现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些学生还在校外接手了一些关于行为障碍个案的训练任务,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课程性质来看,特殊教育专业的很多课程都同《行为改变技术》一样,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这些课程如果单凭教师课堂讲授的话,学生必然很难接受和理解,更谈不上实际操作和运用了。交互式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如果能够将其与其它教学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我们相信交互式教学法在特殊师范教育的专业教学必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高校其它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顾定倩.抓住机遇,推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9(9):5-8.
[2]王辉,方常春.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6):78-82.
[3]张茂林,盛永进.特殊教育师范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J].中国特殊教育,2005(9):91-95.
[4]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1-15.
[5]Palinscar,R.A.&Brown,A.L.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1):117-175.
[6]李如密,侯会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4(8):27-31.
[7]王乃庆等.谈“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军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00(1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