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彦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显著的特点是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截至2010年9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65所(不含独立学院318所)[1]。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从1999年后新增的本科院校,主要设置在地级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方本科高校中,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商科)占招生总数的21.3%[2]。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办学质量,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国际化办学。在引进或分享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其成功办学经验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民族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提高专业的竞争力。
(1)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起点低。地方本科院校基本处在地级市,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大多是从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没有经管类专业建设基础。师资力量整体水平不高,教师队伍年轻,没有实践经验,学术水平有限;教学内容肤浅,课程设置不符合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2)发展速度快,招生数量众多,管理经验缺乏。经管类专业招生、就业情况形势好,各校尽量扩大招生规模,但教学管理经验缺乏。
(3)办学定位较为明确,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滞后,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4)专业结构不均衡。主要是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而能源经济、农村经济管理、农业区域发展等专业布点很少。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的利用及合资企业已深入到中国的每个城市。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2.847 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中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超过60%[3];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全球当年总资本流量的5.1%,居于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名,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净资本输出国,自2002年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8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54%[4]。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咨询管理公司通过对人力资源主管的调查,在其《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符合外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尤其对于会计、财务、工程等岗位缺口更大,大多数毕业生因为缺乏沟通能力而不能胜任外企的要求[5]。开放的经济迫切需要具备国际化素质的人才。
享有“管理学教父”美誉的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句话:21世纪的经理人只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经理人,一类是下岗的经理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6]。
全球一体化塑造了新的世界经济和交往模式,影响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与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国不同的优秀大学,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专业与学科。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生源外流的挑战。有资料显示: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为39.96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99万,增长率为17.65%;自1978年至2012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截至2012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55.34万人[7]。
国内高校间同样存在竞争的压力,尤其地方高校间竞争性更强。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资金投入、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原因,使其与211工程建设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地方本科高校希望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形成特色,提高竞争力。
教育理念是办学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办学者的价值取向和理性认识成果,具有导向性的特征。一些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落后,认为国际化办学是一流学校、一流学生的专利,有的高校曲解了国际化办学的含义,把国际化办学简单地拘泥于形式主义,认为只要本校有外教任教、有留学生求学、有若干教师出国考察就是实现了国际化。有的地方高校缺乏国际意识,仍然教育学生仅仅专注于课本知识,或束缚于教师的传授,将自己孤立于国际化大潮之外。这些认识误区来自对“国际化”的片面性理解。
加拿大学者Jane Knight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的和跨文化的层面融合进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中去的过程[8]。国际劳工组织(ILO)在《2008全球就业趋势》中提出,大学要使“毕业生具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社会的能力,具备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语言技能和技术技能,与不同机构、不同文化打交道的技能”。
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应提升自己的认知,研究优秀经济管理学院办学经验,探索经济管理科学教育办学规律,树立先进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并根据国情、校况制定合理的国际交流合作战略规划,采取创造性思维,在经济管理学教育领域主动思考,高起点、高速度地融入国际化环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2000-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在新世纪,大学的作用是培养有知识、有经验、有全球视野,使所在社区兴旺发达的未来的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为谋生计而获取学位,而是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参与社会。我们要延伸视野之所及,要扩大校园之所在,到学校大门以外的世界去。”[9]
由于办学的思维惯性,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强调人才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人才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重视不够,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和抽象。
开展国际化办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理解文化差异,具有同异国文化交流的文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国际礼仪、知识和素养。培养国际社会生活能力,做到培养目标多元化、国际化。
一些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水平与国际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多数经管类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外语水平有限,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视野不够开阔,对多元文化陌生,教学理念单一,难以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难以培养出跨国公司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更遑论培养引领时代潮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复合式人才了。
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攻读学位;(2)拓宽教师的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合作与进修学习,讲学、学者访问等形式,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通过学术研究与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整体素质,培养新的学术视野、教学观念,以国际化的学术规范与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选派教师到跨国公司实习、见习,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4)选聘国外教师。
著名的教育哲学学者布鲁贝克认为,所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不管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都必须先从课程的选择开始[11]。课程体系的选择和建立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前提。课程体系的组成也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要实现国际化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设置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在国际化时代,一套具有国际维度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保证,也是使其培养的人才得到国家认证乃至国际认证的条件之一。因此,在坚持中国文化内核的同时,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国际化元素,使课程体系结构国际化。
课程体系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有:(1)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史等,传授有关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2)开设具有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关系、国际金融等课程,重视教育国际化的专业性与系统性。(3)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如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指定一定数量的外国教材和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或在自编教材中大量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中的内容,或直接采用原版教材。如要培养出优秀的国际会计人才,会计课程的设置就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注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与财务、金融等相近的学科进行知识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增设“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跨国公司管理”等专业课程;强化“税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合并、删减、调整“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交叉内容。(4)开展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如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商业伦理道德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下,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成为企业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反映经济的发展变化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反映和纳入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断完善和发展课程体系。
经管类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教学模式应符合专业特征。现有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适应学生到海外高等学校学习的形势。
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除教学内容要国际化外,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1)在教学中,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培养。(2)实行课堂讲授与班级研讨、小组辩论、案例分析、模拟教学、项目研究等教学方式。(3)实行现代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材资源,提高信息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展与国外合作院校教师和学生在线沟通交流。(4)实行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学,活跃学校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加强学生科研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撰写学术论文。(6)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另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依托基地和项目,完成特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7)实行教学方法改革与考试方法改革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开展同学互评、参与课堂讨论、撰写研究报告与汇报、进行个案研究等多样化的方法,将学生本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学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应考核学生课外任务的完成情况;既关注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更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既考查学生在执行任务时的独立工作能力,也考查学生在团队中作用的发挥状况。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的原因探微[J].高教探索,2010(6):31-35
[2]许登峰.经济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文化教育市场,2010(10):42-46
[3]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N].金融时报,2011-01-1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2-26].http://www.gov.cn/gzdt/2010-02/25/content_1541240.htm
[5]王一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杆标尺和一张路线图[J].中国高教研究,2009(7):36-39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3-02-26].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7]辛渐.2009年全国留学人数近23万[N].大河报,2010-06-18(3)
[8]Jane Knight.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9-156
[9]吴言荪.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44-49
[10]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