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倩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图书馆 石家庄 050083)
图书馆的外刊工作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外刊价格持续上涨,而图书馆经费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外刊价格的增长,由此造成图书馆所订外刊种类和数量急剧消减;另一方面,国际交流扩大,外刊需求增加,但从目前整个图书馆的外刊资源现状来看,其馆藏不足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因此,我国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应积极总结经验,加大协调力度,共建资源保障体系,外刊资源建设任重而道远。
外文期刊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超过20%,致使我们对国外文献的订购呈现严重滑坡的局面。目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外文期刊从5050种下降到900种,总量减少82%;不仅如此,北京大学图书馆减少74%,北京图书馆也减少45%。[1]虽然近些年来大多数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都已增加了外刊订购经费的投入,但外刊购置经费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其价格的增长,订购外刊的品种和数量依然在逐渐减少。我国外刊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与世界一些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服务机构相比,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尤其是科技期刊只占世界期刊出版量(种)的5%左右。我国外刊入藏总量约为2.5万种,国家图书馆2002年订购外刊9274种,不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刊入藏量的一半,而2003年绝大多数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所订外文期刊数量继续下降,我国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公认外刊收藏种数仍有较大距离。
此外,我国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率也进一步呈逐渐减弱趋势。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分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客观上造成了条块分割、机构重复、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协调采购力度不够,重复采购依然非常严重的现象。
早在1957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国家科委成立了图书小组,协调外文书刊采购、联合编目和建立全国、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等项工作,我国外文科技期刊保障体系初步形成。80年代后期,为遏制外文书刊进口锐减,国务院采取了三大战略措施,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2]199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其他文献信息机构共124个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倡议书》,提出要协调外文文献的订购,每年定期召开全国或地区性的外文书刊文献订购会,开展代订、补充订购、文献委托、国际交换等业务,实现外文文献多品种、少复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的目标,此举掀起全国外刊共建共享的高潮。
近年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三大系统在外刊的协调采购、特色数据库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5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外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已做出决定,高校系统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合作编制2003年度外刊预订联合目录。该目录对于掌握全国的外刊资源情况,合理布局、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均有极大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三大系统外刊协调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此次会议对于开展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农业系统,医药系统及各省市纷纷成立协调机构,使全国的外刊协调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大多数外文期刊的协调机构工作渐趋规范,制定了协调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立了各种阶段性研究项目。同时从各个协调机构的工作目标来看,对协调的内容也逐步深化,目标更加明确。以往的期刊订购协调一般是以节省书刊经费,在一定区域范围或学科范围内,减少复本,在馆际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而当前对订购协调工作的认识更为深刻,不仅仅满足于减少复本、增加品种,而是积极跟踪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及外刊出版动向,了解国内各馆的期刊订购现状,对各馆订购外文期刊复本较少的期刊,根据国内各高校的重点学科设置进行协调订购;尤其是对于国外新创办的期刊,向相应的图书馆进行推荐订购。以保证国外的重要期刊在国内的不断订购、国外新创办的重要期刊在国内有收藏,这样就促使我国外刊收藏体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同以前相比,各图书馆在外刊的选择上,减少了盲目性,注重调查研究,选择订购与重点学科以及重点研究项目有关的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优先采购国内已购买版权的外刊,协调采购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当然我们还可以分摊经费,共同享受建设成果,同时收集网上免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进行国际交换等拓宽外刊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献资源服务的网络化环境逐渐形成,一般院校都建有各自的校园网,采用计算机管理,对文献资源的采选、分编、检索、统计等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为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图书和期刊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外文的图书和期刊,它能及时反映国外科技动态以及最新科技成果,它实效性强、信息量大、内容新颖,是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情报来源,也是打开国门通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语言、专业的限制,如一些读者外文水平在阅读上存在着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文图书的利用。据抽样调查,外文期刊的利用率只有6.6%,所以我们应该扩大外文读者群,更好地发挥外文期刊在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
外文期刊在采购时,存在着对各类读者的需求不了解、在订购过程中也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等方面的问题。由此,非常有可能造成外刊人员服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影响了外刊的借阅工作。
近年来,由于外刊价格成倍增长,图书馆订购外刊的种类逐年递减,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馆外文期刊协调采购与资源共享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好外刊订购问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广泛深入征求读者的意见,向有关专家、教授咨询,精心选购本馆的外刊,克服订购中的盲目性,把订购的重点放在与各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密切的权威性刊物上。[3]在外文期刊的订购方面,首先,要打破“求语种全,专业性强”的思维定势,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多订购综合性期刊、工具性期刊和读者众多的大语种期刊,增订人文科学期刊,要彻底消除无读者阅读的死刊现象。其次,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水平,调整高精尖科技期刊与一般科普期刊的订购比例,对那些长期无人问津的期刊应停订,对以往过时无用的外刊要及时剔旧,进一步提高外刊的质量。总之,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教员要了解世界先进科学,外刊订购要科学,订购时做到心中有数,争取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外刊的渠道,也可采取租用光盘等方式,补充与本校相关学科的期刊,丰富外文期刊馆藏。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外刊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外刊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具备较强的事业心,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要主动为读者找书,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认真遵守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馆藏外刊的工作质量。外刊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扩大外刊读者群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外刊管理人员要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4]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外刊管理人员要不断奋发向上,做一个称职的馆员。通过采取在岗培训,实施继续教育,优化外刊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每个外刊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掌握心理学、图书馆学、检索等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还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期刊及相关期刊题录、索引、摘要和期刊文献编译等,能熟练地运用新的服务手段进行外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和服务。
随着21世纪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外信息资源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由此,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中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既不能思想僵化,闭门造车,也不能盲目跟进。尤其是对项目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范围。在目前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文献类型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保障体系,更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走出一条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外刊建设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同时信息环境的改变,又为外刊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有许多新的课题急待研究。这些课题主要包括:
①对我国外刊资源整体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的研究;②对协调机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个体利益的研究;③如何在共建共享机制下对各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的评估;④目前电子期刊资源已经成为整体文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电子期刊资源收藏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进行科学的电子期刊成本与效益分析;⑤如何加强电子期刊的协调共享和网上文献传递工作;⑥由于新技术在期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期刊的大量出现,给期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现有期刊人员总体情况看,业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总之,影响外文图书和期刊利用率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站在读者的立场为他们提供必需的外文资料,在工作中多思考,就能进一步提高外刊的利用率。
1 刘俊英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25-27
2 王凌等.论建立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3):43-45
3 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4):89
4 国家科技部.关于“九五”期间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