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被称为随迁子女。在2008年和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有人大代表呼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提出“异地高考”的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时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异地高考成为2012年“两会”最热的教育议题。此前山东省率先突破了高考户籍限制。山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从2014年起,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这是我国第一份完全实施异地高考的方案。“近年来,山东的生源数持续大幅度下降——从2008年78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57万人,预计到2013年为51万或52万人,这为实施异地高考创造了空间。”[1]各省份具备像山东这样的有利条件很难,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人口流入集中地,推进异地高考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北上广地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即使全国其他省份都实行了异地高考政策,社会的矛盾也依然尖锐。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和各高等院校直面异地高考的各种阻力,一步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显示,目前高考报名要求明确规定:“申请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虽然该文件中同时还提出“省级招生委员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学习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但是依据户籍规定这一条,已经基本上堵塞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道路。
另外,教育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22条规定,“因公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的人员或其随迁子女,确需在其工作或学习地借考的,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由考生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处理。”这一政策明确指向“因公”人员的随迁子女,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考高考问题却没有顾及。同时,由于户籍限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收教育不仅要承担昂贵的学费,更要承担额外的借读费,这使得许多随迁子女望而却步。
“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18岁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800万,如按照农村户籍占74%的比例估计,农村户籍的随迁子女数为2800万左右,而城市户籍的随迁子女数量则达到近1000万。”[2]如此庞大的随迁子女群体涌入城市后,必将分享本地人的教育资源,可能会损害本地考生的正当利益,这是异地高考政策推进的直接阻力。
我国是一个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首先,各地升学率较高的高中数量极为有限,即便本地考生也不可能都取得入学资格。而随迁子女也希望进入这样高中就读,这就与本地考生形成了利益冲突。其次,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每年的招生计划人数也是限定的,一旦大量随迁子女涌入当地,势必增加本地考生的竞争压力。由于要照顾本地考生的利益,各地的相关部门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必然更倾向于本地考生。而且,近年来重点院校、部属院校招生名额的本地化,优质大学生源的城市化,使得随迁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更小了。
推进“异地高考”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就在于业已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格局。在全国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比较丰富,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则非常贫乏。另外,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均衡。总体来说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且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多,而偏远的农村地区占有的教育资源贫乏。这样,同等条件下农村孩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以河南省为例,全国每1000万人拥有普通高校14.22所,河南却不到9所;全国本科与专科在校生之比为6∶4,而河南仅为4.5∶5.5,本科在校生同全国差距甚大。从重点学校布局看,河南9800万人口,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985院校河南一座都没有。省内学校少,外边重点学校又招的少,所以他们认为只好在走钢丝中互相挤压,或花大钱到大城市去读那些公办学府兴办的收费学校了。”[3]而北京、上海等地区不仅高校数量多,而且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大,人均教育资源多。
社会舆论关注是政策推进的重要因素。历年的“两会”都有增加农民工教育机会、扩大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的呼声。目前,除山东取消了高考户籍限制,安徽、江苏、黑龙江等省有明确的政策之外,多数省市区仅表示年底前会出台,而矛盾最突出的北上广等地的高考政策并没有松动。但是,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行已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通过正规高等教育掌握劳动就业的真实本领,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及农民工的利益。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的诉求越来越强,对异地高考政策的迫切愿望将极大的促进异地高考政策的颁布和实施。”[4]
现行的高考招生工作仍采取“户籍+学籍”的报名制度,导致随迁子女往往由于户籍原因不能参加当地的高考。因此,必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首先,必须建立适当的城市准入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工有机会在城市安家落户,取得户籍并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其次,必须打破高考报名的“户籍+学籍”制度,取消户籍对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限制。第三,在更高层面上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在政策上帮助和保障他们能够享受城市医疗、教育、就业和住房等基本权利。因此,保证异地高考政策的有效施行必须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差异,教育公平的实现才有可能。
允许随迁子女参加异地高考不应是完全没有门槛的,随迁子女参加异地高考要“有条件的准入”。首先要考虑该城市的承载能力,考虑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包括教育资源是否充实等问题。另外父母在当地务工的年限、随迁子女是否在当地完成初中教育等问题,都可以纳入准入机制。这些条件的设立应当由各地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定,不能搞一刀切。
高考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个部分,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关乎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目前就全国来看,高考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因不能充足的供给而呈现出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由于各地区高考资源情况不同导致优质高考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一般经济发达城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而考生却相对较少,这一地区一般成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有些地区考生数量较多,但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丰富,均拥有量较适度,被称为适度地区;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由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加上考生数量较少,使得该地区的考生相对有更多的机会。”[5]保证异地高考政策的公正公平,必须合理分配招生数量,因为它直接影响高考移民的流向,影响所在地区高考考生的报考人数。所在地本科院校数量是直接反映该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政府部门在推动异地高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统筹兼顾,把所在地区本科院校数量、本地招生指标和报考人数纳入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保证政策的有效推进。
异地高考政策之难就在于,既要考虑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同时又不能影响当地考生的权益。这意味着对待异地高考不能搞“一刀切”,不同的地区和城市面对不同的教育状况,要出台不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北上广等矛盾尖锐地区。我们在实现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同时,不能给当地考生带来教育不公。异地高考之路是任重道远的,异地高考破冰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异地高考是必然之路,各个城市早晚都要开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熊丙奇.山东“异地高考”能复制吗[J].商周刊,2012(05):93.
[2]吴霓.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取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2):108.
[3]任玉岭.中国教育的五大不公平[J].中国经济周刊,2010(08):27.
[4]胡秀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03):72.
[5]翟月玲.“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