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48例肾囊肿病人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6岁。单发囊肿35例,多发囊肿13例,囊肿直径5~14cm,平均9.5cm;囊肿位于上级腹侧5例、上级背侧3例、占据整个上级6例,囊肿位于肾中部腹侧6例、背侧3例、外则极6例,囊肿位于肾下极腹侧5例、背侧4例、占据整个下极6例,肾盂旁囊肿腹侧2例、背侧2例。
2 方 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采用四个套管针位置:取脐下0.5~1.0cm处作一长1.0~1.5cm横切口为第一穿刺点,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提起腹壁,置入10mm Troca,为观察通道,置入观察镜,向腹腔内注入CO2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5~2.1kPa。取脐与患侧肋弓连线中外1/3点为第二穿刺点,置入5mm Troca为操作通道。取脐与患侧髂前上嵴连线中外1/3点为第三穿刺点,置入10mm Troca为操作通道。取患侧锁骨中线平脐水平为第四穿刺点,置入5mm Troca为操作通道。腹腔镜下用超声刀切开升(降)结肠外侧后腹膜,将结肠肝(或脾)曲向内侧或上方牵拉,显露肾脏。沿肾下极切开肾周筋膜,分离肾周脂肪,找到并充分暴露肾囊肿壁边缘,切开囊肿壁并吸净囊液,用超声刀距肾实质3~5mm处将囊肿壁环形切除。切口边缘电凝止血,囊腔巨大者可填入脂肪或于囊壁边缘夹上钛铗。检查无出血后于肾周放置一引流管由一穿刺通道引出,排净腹内气体,缝合穿刺孔,切除的囊壁送病理检查。
3 结 果 本组48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术后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80min,病人术中出血量为10~70ml,平均40ml。术后当晚因疼痛不能忍受给予镇痛剂者8例。病人术后体温37.4~38.3℃,平均37.9℃,无高热病人,术后1~2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24~48h内肛门排气,72h内自主饮食。术后1~2d拔除引流管,4~8d出院,平均住院5.3d。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肾囊肿。出院前B超检查手术部位肾囊肿消失47例,缩小1例。出院后随访1~8年,复发4例,复发率8%,其中位于肾上极背侧2例,盂旁背侧囊肿1例。多发性肾囊肿位于背侧中上极1例。其中盂旁肾囊肿术后复发者囊肿较前明显缩小,至今未见囊肿增大趋势,故未做处理。肾上极囊肿位于背侧1例因年龄较大,体质较差,B超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无水酒精)治疗好转出院,肾上极另一例及多囊肾1例行二次腹腔镜治疗痊愈出院。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通常为单侧和单发,但也有双侧及多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据统计18岁以下发病率较稳定,平均为0.22%;成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40岁以下为20%,60岁以上为33%,男女发病之比为1.88∶1[1]。Kissane等[2]报道50岁以上病人尸检发现肾囊肿者占50%。临床上小的肾囊肿一般无症状,无须特殊处理,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当直径大于4cm,压迫肾盂肾盏出现输尿管引流不通畅,怀疑感染、恶变,病人出现血尿、高血压、腰痛等症状时就需尽早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认为是肾囊肿的理想术式[3],但由于腹腔镜手术操作的局限性,肾囊肿术后囊肿复发和残腔存留是影响疗效尚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有资料报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的复发率为4.1%左右[4]。本组复发率为8%。分析本组4例复发原因:熟练程度相对较差,肾背侧囊肿经腹操作受限;囊肿开窗过小;囊肿开窗位置过高;肾背侧囊肿易粘连;大的囊肿内壁未经电凝或无水酒精处理;多囊肾大的囊肿去顶减压后周围小的囊肿易迅速增大。故选择合适的病人、囊肿类型和手术入路以及仔细操作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应根据情况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尽量大开窗,尽量完整游离囊壁以免复发,切除囊壁应距肾实质0.5cm以免损伤肾实质,囊底不能电凝止血以免漏尿[5]。窗口尽可能开在病人立位时的最低位。②术后早期活动,以免开窗部位粘连,影响囊液排出。③用电凝或无水酒精灯破坏残留的囊肿内壁。④肾背侧囊肿最好选择经后腹腔入路。且此入路与泌尿外科医师熟悉的11肋间切口一致,医师更容易掌握。⑤常规放置引流管至囊肿开窗部,尤其是背侧囊肿。
[1]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15-1718.
[2] Kissane JM,Smith MG.Pathology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M].2nd ed.Louis:CV Mosby,1975:587-588.
[3] 罗 波,孙立江.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2):182-186.
[4] 张晨光,谢立平,张天禹.单纯性肾囊肿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6):37.
[5] 张 艺,吴育锋.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