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荣军,张吉新,崔兆伟,钟琼标,张耀光
笔者所在医院120急救中心2009 ̄06—2012 ̄06共进行院前急救8972例次,其中严重多发伤503例次(5.6%)。现将院前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3例。男381例,女122例;年龄3~83岁,平均39.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67例,工矿事故伤51例,坠落伤39例,斗殴伤25例,其它伤21例。损伤部位:颅脑 251例,颌面部 36例,颈部15例,胸部129例,腹部131例,脊柱 37例,骨盆 49例,四肢 228例,外周血管 25例。院前出车急救距离:1~10 km 71例,10.1~50 km 26例,50.1~100 km 8例,>100 km 8例。现场急救461例,42例经外院早期急救处理后转入笔者所在医院。其中意识丧失363例,双侧瞳孔散大19例,单侧瞳孔散大61例,呼吸心跳停止58例,面部严重毁损25例,严重大出血76例,呼吸困难69例,四肢畸形135例,胸腹腔穿刺阳性103例。全组ISS评分均>16分,≥25分341例,最高45分;GCS评分≤7分247例。
1.2 救治方法
1.2.1 现场急救 ①迅速将伤员脱离险地,快速初步判断伤情。要边查体、边积极抢救,在1 min内明确意识是否清楚、呼吸道是否通畅、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②迅速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条件允许时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三联针快速静脉注射;③迅速测量血压、脉搏,积极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双通道、快速输入平衡液、706代血浆,有脑疝者给予20%甘露醇+地塞米松快速静脉滴注,血压测不到或较低者给予升压药物等;④开放性气胸者用纱布填塞包扎伤口,张力性气胸者行简易胸腔闭式引流,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行宽胶布外固定,防止反常呼吸;⑤有活动性出血者给予纱布垫加压包扎止血,必要时给予钳夹或结扎止血;⑥四肢骨折者给予夹板外固定,疑有脊柱损伤时,按脊柱损伤要求正确搬运。
1.2.2 途中转运 ①家属在场者迅速进行沟通,签定病危通知书、转院同意书等;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吸氧、保持液体输入迅速有效,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积极处理;③途中时间允许时给予抽取血样,行心电图检查,留置导尿,积极为手术做好准备;④安全迅速送入医院急诊科,协助值班医护人员积极抢救约10 min后返回120急救中心。
现场死亡41例,途中心跳、呼吸骤停17例,其中8例心肺复苏成功,9例病死,安全转运至医院453例,经绿色通道行快速检查后确诊为严重多发伤,请多专科紧急会诊协作行积极抗休克、急诊手术、介入栓塞止血等进一步救治。
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而这些损伤单独存在都可以危及生命,其严重程度则视其ISS值而定,凡ISS>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常损伤头、胸、腹等多个重要脏器,且多器官损伤相互影响,病理生理反应相互加剧,休克发生率高,并发症多而严重,死残率较高,救治难度极大,其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原发性脑干伤、脑疝、窒息、张力性气胸、难于控制的大出血等严重创伤。
3.1 紧迫的救治时间观念 在严重多发伤院前救治中,由于其病情急、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多需输血及手术治疗,故争取时间就是抢救生命。众所周知,脑组织缺氧超过5 min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一旦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即使抢救成功,也多预后不佳,所以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力争在患者伤后10 min内(白金时间)给予救命性治疗,出诊医师赶到现场后应迅速根据病史及物理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尤其要注意呼吸心跳及血压情况,果断采取措施制止致命性的窒息、张力性气胸、大出血及脑疝形成等致命性损伤。
3.2 过硬的急救技术 笔者在多年的院前急救工作中体会到,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而训练有素的急救医师,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对抢救生命、降低死残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所在医院非常重视急救医师的培训,定期组织讲课、开展训练和急救技术大比武,认真进行考核评比,同时在工作生活条件方面也给予倾斜,使急救医师爱岗敬业,认真学习急救知识,刻苦训练急救技术。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医师、护士和司机虽然各负其责,但紧密合作,人人都是急救员,医师必须对整个急救过程负责,司机也能熟练地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等技术,从而使急救小组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了极其有力的协调配合作用。
3.3 充分的物品准备工作 严重多发伤复杂严重,对伤员的生命迅速造成威胁,所以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药品必须备足,不允许过期失效,气管插管、电除颤、心电图、监护仪、血压计、吸氧、吸痰等设备必须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要做到拿过来就能用,用上就有效,否则不但严重影响救治效果,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配置了4辆设备齐全的美国全顺急救车,每天各急救小组交班时首先对急救设备、急救药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有效地保障了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避免漏诊不可忽视 严重多发伤具有损伤广泛,病情变化易漏诊的特点,往往来势凶猛,外在表现突出,但危及生命的多是隐蔽性的内在脏器严重受损,且前者掩盖后者,易造成遗漏诊断。为了防止漏诊,可依Freeland建议的“CRASH PLAN”顺序进行检查,其意义为:C=cardiac(心脏),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颅),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teries(动脉),N=nerves(神经)[2],但要始终坚持救命在前的原则,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以避免迟发性损伤的发生及加重。笔者曾抢救延迟性脾破裂12例[3]、慢性硬摸下血肿11例[4],并参与过胰腺破裂、肠破裂等漏诊的救治。
3.5 警惕医疗纠纷很重要 严重多发伤发生后,伤员病情危急,家属心情急躁,在抢救过程中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等一系列的工作,均是在家属的参与和协助下完成的。所以任何的失误、言语不当、交流与沟通不及时都可成为医疗纠纷的触发点。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完善各项医疗协议书的签定,严格医疗规章制度,认真书写院前急救病历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关键所在。
[1]陈维庭.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创伤杂志,1994,10(1):30.
[2]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2.
[3]柳荣军,李捍华.延迟性脾破裂12例诊治体会[J].人民军医,1998,41(8):450-451.
[4]柳荣军.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延误诊治原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