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研究学术报告(2012)

2013-04-07 07:41王璟珉居岩岩
关键词:碳税经济研究

王璟珉 居岩岩 魏 东



低碳经济研究学术报告(2012)

王璟珉 居岩岩 魏 东

2012年是低碳经济实践与研究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深化的一年,尤其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结束和第二承诺期的开始,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低碳发展,是各国学者关注的话题。本年度低碳经济的研究比去年进一步细化,研究重点和热点也有所变化,尤其在低碳城市,碳金融、碳税和碳交易、低碳能源和低碳企业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研究依然还存在不足,对实践的总结和指导意义尚须进一步加强。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碳金融; 碳战略; 低碳能源

一、低碳城市研究

(一)低碳城市综合研究

1.低碳城市内涵的演化。随着实践的深入,学者们对“低碳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低碳城市应该首先落脚于“城市”本身,探讨“城市”本身的价值;“低碳”是手段和状态,“城市”及其价值才是目的,关注和研究低碳城市,实质上是关注和研究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连玉明:《城市价值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问题》2012年第1期。。这与2012年《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阐述的低碳城市的内涵相一致,即低碳城市包含四个核心内容:人类发展、资源禀赋、低碳技术以及社会消费*诸大建、陈飞、刘国平:《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0页。。低碳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以“低碳”为衡量标准。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必将成为未来的方向。

另外,城市与城市之间并非独立存在,低碳城市建设并非只关注单个城市的低碳化进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及城际关系的日益密切的现实中,要建设真正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就离不开低碳区域规划*黄赛、吴凯:《走向低碳城市:一个低碳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2年10月。*胡剑锋、马诗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财经研究》2012年第3期。。彼得·卡尔索普倡导“可持续的区域”,将郊区和城市纳入到可持续的区域形态中,两者协同演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主义”*[美]彼得·卡尔索普:《气候变化之际的城市主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4页。。陈诗一采用基于松弛向量度量方向性距离函数行为分析模型(SMBM-DDF-AAM),评估和预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低碳转型走势,指出我国区域间低碳化程度差异较大,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很重要*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未来,基于城市建设和城际关系的低碳区域研究有待深入。

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以上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解析可以看出,低碳城市的建设不只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减排,还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探寻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关注城市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低碳转型。基于此,引发了对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需求。这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较多,并趋向于具体化和丰富化,研究主要采用复合指标法*连玉明:《城市价值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问题 》2012第1期。*蒋惠琴、张丽丽:《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营与管理》2012年第11期。*张旺,赵先超:《中国主要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测度与分析》,《城市发展研究》 2012第4期。。

相对于2011年,我国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虽然每套指标体系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但对实践的指导性并不能在所有城市得到验证。整体而言,我国目前仍缺乏完备的标准化体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在未来低碳城市建设和评价中的混乱。具体方法上,指标的权重设置一般采用德尔菲法*宋伟轩:《长江沿岸28个城市的低碳化发展评价》,《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1期。,主观性也无法消除,同时由于指标体系含有定性指标,对低碳城市的全面准确的评价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科学合理、具有普适性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国家级可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不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截止到目前,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中国低碳试点省市总数已经达到42个,不在试点名单之列的各省市也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不过除保定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上海市在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大多数试点城市仍处于摸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认识还存在误区,缺乏低碳城市规划*路超君、秦耀辰、罗宏、张丽君、张艳、鲁丰先:《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封颖、蔡博峰:《中国城市低碳规划方法探索》,《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6期。。除此之外,学者们对各省市各区域的低碳发展之路也做了展望*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第6期。,政府低碳城市发展相关文件和报告也层出不穷,但将内容进行比对发现,同质性仍较明显。

4.低碳城市发展对策研究。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托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低碳化转型,其目标不只是减少城市的碳排放,而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陆君超、秦耀辰、罗宏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第6期。。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践而言,低碳城市建设应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主导,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全方位的低碳城市建设规划*赵英奎:《加快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使低碳城市建设走上制度化、系统化的轨道,并强化党政机关的示范作用*张英:《低碳城市内涵及建设路径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1期。。但是,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容易僵化。作为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人民群众的广泛自愿参与是低碳城市建设实现的必然选择*连玉明:《中国大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分析》,《经济学家》 2012第5期。*王勇:《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基于行为主体分析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15期。。在上下联动的基础上,多层次的相互连接才能使行动更加有效*Summary for IETA GHG Market Report 2012, 2012.11.28, p.62.。

(二)低碳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相关研究

在产业低碳化和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本年度研究主要以定量为主,研究方法也呈多样化趋势,例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双对数模型、AHP-GEM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碳排放的关系*张庆民、葛世龙、吴春梅:《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碳排放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1期。*李健:《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期。*王修华、王翔:《产业机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软科学》2012年第3期。*吴振信、谢晓晶、王书平:《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中国管理科学》 2012年第3期。*李园、张传平、谢晓慧:《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工业分行业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8期。*何小钢、张耀辉:《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CKC重组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即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第二产业是影响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李健:《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期。*张纪录:《基于AHP-GEM模型的工业低碳发展评价》,《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1期。。总之,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碳产业低碳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王修华、王翔:《产业机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软科学》2012年第3期。。

相对于国外低碳交通的具体实践研究,我国低碳交通还处于宏观的理论研究层面。不少学者基于“脱钩”理论对我国低碳交通问题展开研究*关海波:《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测度及未来减排情景模拟》,《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7期。,并就我国低碳交通的构建路径进行了研究*曹鸿雁:《低碳经济时代城市交通规划应对策略探索》,《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例如,在低碳交通治理模式上,来逢波结合国外低碳交通运输的实践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构建了“政府—交通运输企业—社会公众”的三方互动治理模式*来逢波:《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4期。。

相对于国外细化的低碳建筑研究,国内研究还处于比较宏观的阶段,以低碳建筑内涵解析、低碳建筑发展的意义及影响因素为主。在中观研究层面,刘洪勇等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低碳建筑的定义,并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低碳建筑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低碳建筑设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图,并进行了动态关系分析*刘洪勇、郑俊巍、林诚:《低碳建筑利益相关方动态关系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第12期。。

学者们认为,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影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汪兴东、景奉杰:《城市居民低碳购买行为模型研究——基于五个城市的调研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但也会出现低碳消费意识与行动的“脱轨”。这是由于低碳消费市场的发展受到如低碳消费需求不足、低碳产品供给不足、政府调控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乔永平:《低碳消费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基于市场参与主题的视角分析》,《湖南工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目前的研究虽已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但对于具体的刺激低碳消费、增加低碳产品供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构建财税政策支持等方面还需要更细致的研究。

二、碳金融、碳交易与碳税的研究

(一)碳金融和碳交易

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开展碳交易试点公告后,我国碳金融、碳交易市场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也促使我国学者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碳金融市场。与一般文献中认为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和碳交易的结合不同,此处只对碳金融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论述,碳金融发展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目前在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王遥:《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发展国际碳金融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2日,第B02版。。其中,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其业务种类多样*杨大光、刘嘉夫:《中国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CDM视角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碳金融参与主体非常广泛,企业占绝大多数,政府的参与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在强化政府引导的作用下,积极引导企业、商业银行、各类投融资机构进入碳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碳金融市场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三方面*陈向阳:《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第7期。:(1)采用“赤道原则”,形成了低碳经济项目融资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2)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程度加深,通过传统的信贷融资方式支持绿色信贷业务*王伟光、郑国光:《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2)——气候融资与低碳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同时也积极参与其他碳金融理财产品创新和碳交易中介业务*周纪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0期。。(3)基于碳交易体系进行碳金融产品创新。我国已经开始在碳基金、碳保险、碳期货等产品方面开始了尝试。与此同时,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政府层面,我国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较大的政策和法律风险;市场层面,由于进入碳金融市场的时间较短,碳交易体系不完善,使得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没有定价权,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力不足*韩坚、周玲霞:《碳金融结构转换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基于制度创新视角》,《苏州大学学报》2012第4期。。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构建碳金融的制度基础和统一的交易平台。而且,碳金融市场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评估,并能有效加以应对*魏东、岳杰、王璟珉:《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8期。。

基于以上问题,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与对策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普遍认为,在制度层面上,应完善碳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碳交易制度的监管,建设风险防范、价格运行和供求机制。在市场层面上,构建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扩大参与主体,建立全国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平台,加强产品创新,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苏蕾、曹玉昆、陈锐:《论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生态经济》2012第5期。*王伟光、郑国光:《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2)——气候融资与低碳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此外,由于碳减排产品的公共性特征和外部性特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行为推动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具有必然性*张晖:《碳金融交易金融支持路径选择——建立地方性碳金融政策性银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 年第2期。。

2.碳金融机制。这里的碳金融机制即指开展碳金融业务所遵循的交易制度、定价安排、法理基础等,碳交易所作为碳交易的平台,也在此部分进行论述。

(3)碳交易场所。对于我国来说,与排放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建立气候交易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唐方方:《气候变化与碳交易》,第165页。。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环境交易所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又相继成立了很多碳交易所、能源交易所,但大都各成一体,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碳交易规则*范晓波:《碳排放交易的国际发展及其启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第4期。,许多碳交易所“形同虚设”,这既增加了交易成本,又将市场分割变得更加狭小,造成整个国内市场的复杂与混乱。7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开展目的就是在试点基础上,对碳交易市场进行整合。但还面临很多困难,如政府与企业在排放指标上的博弈、碳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不完全的市场经济*Summary for IETA GHG Market Report 2012, 2012.11.28, p.11.。而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必须以区域性碳市场为主。陈德敏和谭志雄借鉴重庆“地票”的模式,提出了“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即指“碳储存形成的碳汇量或碳减排量所体现的碳排放权的票据化”,实现区域内的碳汇与碳排放的冲抵,并设计了区域碳市场的交易路径及机制*陈德敏、谭志雄:《重庆市碳交易市场构建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张瑞、陈德敏、林勇:《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设计:基于重庆市“碳票”交易模式》,《中国科技论坛》 2012第5期。。

由于我国进入碳金融市场的时间较短,目前主要借助于CDM项目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活动。从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来看,我国CDM项目规模相对较大,且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以及HFC-23领域*唐方方:《气候变化与碳交易》,第127页。。大规模的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杨大光、刘嘉夫:《中国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CDM视角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不过《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具体任务尚未明确对CDM市场的负面影响是较为明显的。从全球来看,碳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统一国际碳交易市场,建立国际碳金融中心,为此,王遥提出了构建国际碳金融中心的基本要求*王遥:《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发展国际碳金融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2日,第B02版。。预计未来针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各国和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对接以及构建统一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研究将随着实践的开展进一步深化。

(二)碳税

本年度我国学者对于碳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征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的影响分析、以及中国碳税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和构建研究。其中, 开征碳税存在着抑制GDP增长、弱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潜在风险。但从长期看,碳税对我国建设生态社会、确保能源安全、应对国际压力、开展循环税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以实证数据支持了以上理论假设*吕志华:《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十二个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碳税开征经验的面板数据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第4期。*朱迎春:《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研究》,《当代财经》2012年第5期。。 适当的碳税政策对于非化石能源的应用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周晟吕等通过应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不同政策情境下的碳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结果显示,征收40元/tCO2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如果将碳税用于非化石能源投资,2020年所能实现的减排量相当于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13%*周晟吕、石俊敏、李娜、袁永娜:《碳税对于发展非化石能源的作用——基于能源—环境—经济模型的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第7期。。

相对而言,王志文等则通过分析中国燃料价格和碳排放的因果认为:在中国开征碳税所实现的减排效果不会显著*王志文、张方:《我国开征碳税的碳减排效果分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第1期。。坎昆会议后,国家政府考虑到当前高的税率计通胀,更倾向于碳交易,“十二五”期间可能不会引入碳税*Summary for IETA GHG Market Report 2012, 2012.11.28, p.11.。

不管碳税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推动作用,碳税政策产生的区域性差异和行业差异都不容置疑的,对于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所以,中国碳税制度的构建是一个重要课题,也引起学者们的诸多讨论*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开征碳税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是:清晰明确“边际外部成本”和企业的“边际私人净效益”。结合中国国情,目前学者们对于我国碳税税率的制定遵循的一般原则已达成基本共识,即差别税率原则、税率循序渐原则进、税收收入中性原则等*赵玉焕、范静文:《碳税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第6期。。

对于我国而言,碳税尚处于研究论证阶段,碳交易市场也不完善,两者的比较研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注意*沈忱:《构建中国特色碳税制度——碳税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比较》,《长沙大学学报》2012第1期。*任志娟:《碳税、碳交易与行政命令减排——基于cournot模型》,《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实际上,不管碳税和碳交易哪个更有优势,它们对于现阶段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国际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碳税和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性工作,重视节能减排政策的系统研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吴建军、吴永刚:《碳税和碳交易的应用现状分析》,《能源技术经济》 2012年第1期。。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在2012年底陆续出版了两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应激活融资机制、完善融资基础条件、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方案,以推动低碳经济建设*气候组织:《中国气候融资管理体制机制研究》,2012年11月,http://www.theclimategroup.org.cn/publications/2012-11-20.pdf.*气候组织:《201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气候资金流研究》,2012年12月,http://www.theclimategroup.org.cn/publications/2012_climate_capital_flow.pdf.。

三、低碳能源与低碳企业的研究

(一)低碳能源

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杰里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所论述的新经济模式正是建立在以低碳、分布式为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本年度相关研究主要在低碳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发展路径及对策等方面。沿袭前两年的论述方式,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全部归于低碳能源进行综合论述。

(二)低碳企业

2.企业低碳化运营管理。低碳经济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企业的管理、生产、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田银华:《基于计量角度的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湖南社会科学》2012第1期。*朱瑾、王兴元:《中国企业低碳环境与低碳管理再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第6期。,企业碳会计及财务管理也成为微观领域的研究热点。

对于企业低碳化发展的标准,学者们提出了低碳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张亨利构建了涵盖能源消耗、CO2排放、财务绩效、低碳发展与管理四个准则层在内的企业通用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准则层包含6个具体的指标*张亨利:《论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虽然学者们针对企业低碳化发展进行了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但由于缺少实际应用和数据支持,其效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针对中小企业特殊的情况,很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发展之路。相比国外,我国中小企业,在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中面临着融资难、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困难*张凤荣、安妮卡·麦格赫姆·菲特:《中小企业低碳社会责任能力促进因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针对此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了抓住低碳发展的机遇,中小企业首先需要社会责任观的转型,树立低碳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升级与转型路径,比如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建立低碳绿色供应链等;除此之外,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徐世刚:《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制约下的升级与转型》,《当代经济研究》 2012第2期。。可以看出,这不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实际上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只不过目前这些建议还只是处于提出阶段,未来针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具体方针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四、总结

从本年度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低碳经济的研究总体呈现丰富化、细致化、深入化的特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相比而言,国外学者的研究更为具象,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分析;国外学者同时也加大了对中国低碳经济在各个层面的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外文文献中出现了大量中国学者的论文,我国低碳经济的研究呈现国际化趋势。可以认为,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努力,而中国如何发展对世界全局发展意义重大。

3.国内研究中,宏观领域的研究仍是重点的同时,微观领域的研究得以加强,并跟随国际国内政策变化侧重点也有所调整,比如碳交易试点的开展推动了碳金融领域的研究。尽管研究数量大,但同质化现象也很明显,众多学者把精力放在了几乎相同的问题上,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基本相近,这为删选和整理文献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4.定量研究日趋增大,且研究方法跨学科、多样化特征明显。不过实证研究也局限了研究结果的区域和阶段的适用性。尽管如此,低碳经济的研究向微观层面的过渡成为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针对我国的特殊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5.从研究者构成来看,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和交叉性的特征。除了来自学术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外,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加入了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调研,并与学术机构、政府、企业共同合作,发布系列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进行文献搜索和整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国低碳经济的研究依然是热点,仅搜索一个关键词就能找到本年度上万篇甚至几万篇文章,存在明显的重复性,对策建议也有待具体;当前实践领域的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国际国内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瞬息万变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跟进实践、归纳实践、指导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低碳经济不是单纯为了低碳而发展,在研究中有待于从发展的整体思路出发,以系统观为指导,将低碳与其他发展重要内容和要素整合考量,以达到经济社会多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未来一个研究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贾乐耀]

AReviewofStudiesofLowCarbonEconomyinChina(2012)

WANG Jing-min JU Yan-yan WEI D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P.R.Chin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 P. C., Jinan 250013, P.R.China)

In the year 201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ow carbon economy are further developed both globally and nationally. This year is just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mitment periods to fulfill the Kyoto Protocol, thus the discussion of how to achiev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is still the major academic topic. Comparing with previous years, the research on low carbon economy in 2012 is more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and the research focus and hotspots varied, especially in the research of low carbon city, carbon finance, tax and trading, low carbon energy and enterprises, etc.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2012 and sums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And the scope for further studies is put forward additionally.

low 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city; carbon finance; carbon strategy; low carbon energy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GL06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四位一体’低碳经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049158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碳排放权交易中的会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DJGJ08)。

王璟珉,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济南250014);居岩岩,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济南250014);魏东,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济南250103)。

猜你喜欢
碳税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模式问题探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碳税蹒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