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疗体会

2013-03-31 18:02童富云徐金明王连伟
重庆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肠穿孔瘘术肠壁

童富云,黎 可,徐金明,黄 聪,饶 伟,王连伟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普外科,重庆 408000)

自发性结肠穿孔是指正常的结肠在无病变(如肿瘤、憩室等)或外伤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穿孔,常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术前不易确诊,病死率高。自1960年报道以来,该疾病的术前确诊率不足10%,病死率却高达35%~47%[1]。本院于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3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结肠自发性穿孔的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0.6岁;21例发病前有习惯性便秘史,10例长期服用地塞米松,8例长期服用泼尼松;所有患者均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肠鸣音减弱等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均无明确外伤史。腹部X线平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22例,无气腹征13例;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者18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12h者8例,12~24h者18例,24~72h者8例,超过72h者1例。

1.2 治疗 经积极术前准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本组3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前初步诊断,选择右侧或左侧腹纵行探查切口,吸出腹腔内污染物并控制肠内容物继续外溢,初步冲洗腹腔以减少毒素和细胞因子吸收入血。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患者行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3例,穿孔修补术及近端结肠造瘘术2例,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术16例,病变段结肠切除术及近端结肠造瘘术14例。

2 结 果

术中证实穿孔位于乙状结肠18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1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靠近肝曲处2例,盲肠1例,上述穿孔均位于结肠系膜缘对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细胞。本组发生切口感染15例,经换药及切口二期缝合,切口愈合。全组治愈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57%,患者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 论

自发性结肠穿孔是一种少见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年龄基本相同。Basile等[2]提出自发性结肠穿孔应符合以下4个条件:(1)穿孔部位肉眼未见原发病变;(2)肠管内无异物或通过障碍等;(3)腹腔内无粘连、内疝等异常,也无腹壁疝;(4)腹壁未受过直接外伤,并能排除医疗操作损伤。

3.1 原因和机制 自发性结肠穿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慢性便秘患者可因坚硬粪块压迫肠壁,影响肠壁血供,导致黏膜缺血、坏死,使肠壁薄弱,形成溃疡,在某些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等)作用下,导致结肠穿孔[3]。腹内压或肠内压升高,形成二者的压力差使肠管受力不均,于成角处压力过高,肠壁过度伸展变薄而穿孔[4]。本组病例中,部分患者使用了激素,有学者认为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使肌肉组织水肿和纤维变性,引起肌肉萎缩,肠壁薄弱,加之便秘习惯形成后患者直肠感受性降低,使粪便滞积于直肠、乙状结肠内,肠内压升高,粪块压迫损伤肠壁,引起局灶性感染或溃疡,甚至局部肠壁缺血、坏死,发生结肠穿孔。

3.2 病变部位及机制 本病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且易发生在系膜缘对侧。其原因可能为:乙状结肠动脉最低的一条分支与直肠上动脉间无吻合,存在生理性缺血因素,即所谓Sudeck临界点[5]。同时,系膜血管在结肠壁内的吻合主要位于黏膜下层,但不丰富,系膜缘对侧附近的血管吻合少,肠腔内压力较大时,易发生系膜缘对侧的缺血。

3.3 治疗 结肠穿孔后,大量细菌进入腹腔,引起严重感染,大量的毒素和细胞因子吸收入血,常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国内近年文献报道的病死率达41.03%~65.22%[6-7]。本组死亡3例患者的穿孔时间均在48h以上,且为左半结肠穿孔,腹腔污染严重,因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腹腔局部情况、全身状况、穿孔至手术的时间等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8-9]。但是,早期手术,彻底清除腹腔内感染物,充分引流是治疗自发性结肠穿孔的关键。手术应遵循早期、简便、迅速、有效的原则,主要分为一期和分期手术。

一期手术为单纯修补或病变肠管切除吻合术,适应证为:(1)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程度轻,肠壁水肿不明显;(2)全身中毒症状较轻;(3)无严重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一期手术彻底,但风险较大,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右半结肠含菌量相对较少,穿孔后腹腔感染也相对较轻,故本组1例盲肠穿孔患者选择单纯修补,2例横结肠穿孔(靠近肝曲)的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端侧吻合,皆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

鉴于左半结肠含菌量大,毒力强,而自发性结肠穿孔多发生于老年人,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感染加重,引起感染性休克。所以,左半结肠穿孔多采取分期手术:(1)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术;(2)穿孔修补术联合近端结肠造瘘术;(3)病变段结肠切除远端封闭术联合近端结肠造瘘术。近年来发现结肠粪性溃疡灶具有多源性,可累及一段肠管,且切除已高度膨胀、蠕动能力下降的病变结肠对改善便秘有益,故目前首选病变段结肠切除远端封闭术联合近端结肠造瘘术[10]。本组32例左半结肠穿孔病例中,有1例因穿孔时间短,局部炎症较轻,行一期修补术后外置(术后12d再将结肠放回腹腔),穿孔修补术联合近端结肠造瘘术2例,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术16例,病变段结肠切除远端封闭术联合近端结肠造瘘术14例。

3.4 术中及术后处理 手术虽已去除病灶,但患者常于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组患者无1例死于术中,3例死亡患者均因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大量毒素和细胞因子入血,引起严重肺部损伤,最终死于心、肺等多器官功能不全。因此,术中、术后操作应遵循如下策略:(1)术中以大量温热生理盐水、甲硝唑溶液充分冲洗腹腔,充分引流,并尽早结束手术;(2)在应用足量、敏感抗菌药物的基础上,短期突击使用糖皮质激素;(3)术后积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给予营养支持,保护肠道黏膜屏障;(4)维护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是中、老年人群中一种少见疾病,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便秘、腹腔或肠腔内压力瞬间升高是其重要诱因。该疾病术前难以确诊,但对于有腹膜炎体征和(或)膈下游离气体的患者,只要没有绝对手术禁忌证,应积极手术探查,术中遵循简便、迅速、有效的原则,术后加强引流,积极抗感染,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1]Maurer CA,Renzulli P,Mazzucchelli L,et al.Use of accurate diagnostic criteria may increase incidence of stercoral perforation of the colon[J].Dis Colon Rectum,2000,43(7):991-998.

[2]Basile M,Montini F,Cipollone G,et al.Spontaneous perforations of the large intestine[J].Ann Ital Chir,1992,63(5):625-629.

[3]杨波,倪怀坤.自发性结肠穿孔1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088-2090.

[4]卢新福,赵忠新,李凯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2):95-97.

[5]Yamazaki T,Shirai Y,Sasaki M,et al.Ischemic colitis arising in watershed areas of the colonic blood supply:a report of two cases[J].Surg Today,1997,27(5):460-462.

[6]郑国庆,于吉人,梁金荣,等.手术治疗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9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1):24-26.

[7]黄升.自发性结肠穿孔23例诊治体会[J].中华创伤杂志,2010,12(12):1579-1580.

[8]陆航,付晓光.自发性结肠破裂32例临床分析及诊疗策略[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13(1):13-15.

[9]杨永平,刘铜军,谭毓铨,等.自发性大肠破裂2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1003-1004.

[10]陈康林.12例腹部贯穿伤并腹内多脏器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47.

猜你喜欢
肠穿孔瘘术肠壁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老年人结直肠穿孔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结肠镜检查致结肠穿孔的诊治进展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