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新特征及形成原因

2013-03-06 08:41谢天勇
江淮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新周刊同性恋者艾滋病

谢天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新特征及形成原因

谢天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文章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创刊以来总计203篇同性恋群体报道为例,考察发现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由过去长期被贴上“性变态”、“精神问题”等标签,被认为生活方式混乱,传播艾滋病,是一个被极其边缘化的群体,正在向“时尚群体”、“出色人群”转变,同性恋者不再默默无闻,逐渐频繁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公共事件、公共决策中的重要角色。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新特征

同性恋群体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中国公众视野,因与异性恋取向相悖,在传统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双重压迫下,该群体一直以隐蔽的方式生活着,他们的真实世界不为大多数人关注与了解。同性恋群体长期被贴上“性变态”、“精神问题”等标签,被认为生活方式混乱,传播艾滋病,是一个被极其边缘化的群体。新世纪以来,有研究者提出“同性恋这个群体大概有3000万人,加上与他们直接关联的妻儿老小,就有上亿人了。同性恋现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大众传媒具有对群体形象的建构功能。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实质上是一种通过符号来使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是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在这一文化仪式观中,传媒作为信息的最初传递呈现者,在议题设置和建构中有着支配作用。只有反映这种规范,媒介才能与公众交流,达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及眼界的拓展,社会对同性恋群体越来越持宽容的态度,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建构也出现新特征,开始向“时尚群体”、“出色人群”转变。同性恋者不再默默无闻,不再害怕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逐渐频繁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共事件、公共决策中的重要角色。

本文以新闻类期刊《三联生活周刊》(1994年创刊)和《新周刊》(1996年创刊)为例,对其创刊以来各自139篇和64篇涉及同性恋群体的报道进行考察,力图以点带面反映该群体在新时代如何被媒体设置和建构其形象的新特征,并分析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一、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议题设置和建构特征

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和《新周刊》同性恋群体报道的分析发现,对该群体的报道议题偏向同性恋与生活时尚、同性恋素材的影视作品及国外同性恋活动介绍等“软新闻”,同性恋者形象以“时尚群体”、“社会名流”等男性同性恋者为主;报道取向趋向中性和正面。

1.同性恋群体报道议题及发生地特征。考察显示位居同性恋报道量前两位的议题是:同性恋对生活方式及时尚界的影响(占总数29.6%)与同性恋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及相关作者、导演介绍(占总数24.6%),合计超过报道总量半数以上;同性恋者组织的各类活动,及医学生物学视角下的同性恋,如同性恋产生原因等也有报道,但数量均不到一成;最少的是艾滋病报道中涉及的同性恋群体的内容。说明媒体更重视从生活、文化视角解读同性恋群体;对同性恋活动及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介绍尚不多;报道内容上有意识地注意避免在艾滋病报道中涉及同性恋群体,以免受众把两者简单地联系或划等号。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同性恋群体报道议题状况

从报道发生地看,国外同性恋群体报道超过六成(60.1%),国内报道量不到40%。国外同性恋群体报道中,美、英、法三国占报道总数的73.8%,尤以美国最多。说明媒体更侧重于介绍国外同性恋群体的状况,尤其是美国的同性恋者。结果见表2。

表2 同性恋群体报道发生地状况

2.同性恋群体职业身份及性别特征。报道中涉及同性恋个体并明确其职业身份和性别的共96篇。其中职业身份为艺人明星、其他知名人物(包括摄影师、企业家、画家、性学或相关研究专家、设计师、神职人员、球星等)所占比例合计超过半数达53.2%;政治家和社会普通人物所占比重最小,均只有13.5%;可见报道中的同性恋群体以“社会名流”、“时尚群体”居多。而“政治家”类社会知名人物因其特殊身份较少被报道。普通人物因其关注度较低在报道中也较少出现。在96位当事人中,女性为29名,男性则多达67名,说明对男性同性恋者的关注度显然要远高于女同性恋者。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同性恋群体职业身份及性别状况

3.同性恋群体报道取向特征。203篇报道中,保持中立态度,情感表达内敛的中性报道最多有89篇,占43.8%;直接或借助采访对象之口,对同性恋群体持赞成、宽容态度的正面报道有55篇,占27.1%;对同性恋群体持反对、歧视等负面报道取向的数量为40篇;而莫衷一是,含正面和负面两种报道取向者最少,只有19篇,占9.4%。总体而言,对同性恋群体持中性和正面报道取向占据主体地位,总计达70.9%,说明报道取向与人们过往的印象有较大变化。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同性恋群体报道取向状况

二、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话语特征

荷兰学者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提出把新闻作为一种文本或话语进行分析的理论。这种分析首要考虑新闻话语的结构,如描述的各种层次或视角,以及为清楚体现这些层次或视角特征所使用的单位或种类。依据梵·迪克所确立的话语分析模式,笔者从报道结构、叙事策略、词语选择三个方面考察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话语特征。

1.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报道结构

报道结构支撑着报道的走向和脉络,宏观控制着意义的表达。梵·迪克认为通常包括概述(标题和导语)、情节(事件与背景)、后果、口头反应、评论等五要素。报道结构中对各要素的突出或弱化体现报道者的价值观和对报道事件所持的态度。考察发现,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报道事实陈述全面,能提供多背景阐释;故事情节把握适度,能恰当运用评论,表达各方观点。

如2001年《三联生活周刊》对北京大学“首届同性恋电影节”的报道。在对事件进行简要介绍之后,明确提出:“这次电影节的意义从‘首届’两个字中即可体现出来,而且组织者在宣传材料中强调绝大部分电影是第一次真正以胶片方式跟观众见面。而电影节的另一层意义似乎更为重要,即它透过电影折射出社会对待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深度。”

接着,报道开始对参展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进行解读,并对几部影片内容和导演意志进行了总结,紧接着穿插了作者评论:

“在这几部电影里,能清晰地看到社会对待同性恋者的态度正慢慢平和下来,而平和正是我们看待事物和现象最合适的出发点。

“这个话题才刚刚开始,有更多的东西正在被我们忽视着,或者被错误地理解了。”

最后,以介绍观众观后感收尾:“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希望去了解和看见,而不是单纯的支持或者反对。同性恋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无论被如何看待。 ”

不难看出报道结构尽量避免因事实缺失而造成读者认知的偏见,彰显出对同性恋群体所持的平和、公正、客观的态度。

2.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叙事策略

(1)细节描摹,个性叙写,有血有肉

《新周刊》执行主编闫肖峰认为:严谨的逻辑、丰富的细节和深厚的“情怀”是评判好文章的三个标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认为理想的叙事应是从细节出发,在叙述中加入个性色彩。这些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4月封面报道——别留那风情万种——张国荣:

“2000年,他答应免费为香港同性恋组织举办的“十大杰出同性恋报道奖”担任评判,他曾这样为自己在演唱会中穿裙子而辩解:‘人有好多种,人有自己喜欢,我钟意着裙,又没伤害到其他人,为什么不可以有选择权。 ’

“张国荣用他的舞台形象和真实的人生故事重新演绎了《莎乐美》的主题:性、美丽、欲望和死亡。巧合的是,张国荣和王尔德都在这个尘世逗留了46年。”

对张国荣过往的回望,演唱会着裙的解释,与同是同性恋者、同样才华卓越的王尔德生辰巧合,各种细节的展示在让读者对他短暂一生无限欷歔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同性恋群体的了解与理解。

(2)温情抒写,言辞诚恳,读之动容

作家梁晓声曾说“写作:情怀比技巧重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采访对象之口,从“我”自身体验出发,发自内心的认知和感悟,真实坦诚而不失温情,是报道常用的叙事策略。

《新周刊》2010年4月对曾子墨的报道:“经历了之后,我特别理解,也特别尊重不一样的生活。我发自内心地说过:假设有一天,我是一个同性恋的母亲,我肯定不会觉得什么,肯定特别希望他找到自己的幸福,找到他的爱人,然后快乐生活。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问题。”对同性恋者感同身受的体贴与关爱溢于言表。

3.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词语选择

美国社会学家塔奇曼认为新闻是建构的现实,是对社会现实的再生产,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这种意识形态,贯穿于报道框架、叙事策略中,微观层面的词语选择上更是显而易见。考察发现,同性恋群体媒体话语的词语选择从早期“艾滋病的桥梁人群”、“性心理障碍”中逐渐剥离,开始转向多元化,将同性恋与“粉红政治”、“救‘市’主”等相连,甚至用“时尚潮流引领者”、“活得雅痞”和“有创意”来描述,感情色彩上经历了从贬义逐渐向中性和褒义的转变。

三、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的新特征

有研究者(余睿2006)曾对都市报同性恋现象呈现的研究发现该群体被曲解、贬低,被贴上“性变态”、“犯罪”的标签;以新华网为例的研究也指出(舒杼2009),网络媒体在报道同性恋群体时同样存在 “同性恋者是犯罪”、“同性恋者是艾滋病患者”等刻板印象。笔者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创刊以来总计203篇同性恋群体报道的形象建构和话语呈现考察发现,该群体媒体形象有了新特征,表现如下:

首先,同性恋者是时尚群体。媒体报道中存在大量“活得雅痞”、“有创意”、“消费观念无所顾忌”、“非常时髦”等词语,该群体引领着一些国家的时尚圈,他们可以教授异性恋男性着装打扮,俨然成为“时尚达人”。甚至他们的言行,对人们如何对待恋人间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启发作用。

其次,同性恋者是出色人群。突然离世的才华卓越的演员张国荣、第一个公开性取向的香港导演关锦鹏、首次将同性恋另译为“同志”的中国导演林奕华、英国导演艾什·伍德、法国巴黎同性恋市长、支持同性恋的美国当时最有权力的女人——桑格拉、英国最有才华的同性恋科学家阿兰·图灵、同性恋者画家博纳尔、文学家王尔德、作家白先勇等等,203篇报道中有147篇有明确指定对象,涉及社会名流 89人,占所涉人数61%,包括文学家、摄影师、科学家、导演、演员、政治家、画家、媒体工作者、作家等社会知名人士。

最后,同性恋群体开始受欢迎。大量影视作品中对该群体形象的展示趋向平和、公正,甚至开始对他们之间的情感进行强调刻画。如美剧《威尔和格蕾丝》、英剧《The L Word》,以及票房不错的电影《断臂山》、《今年夏天》、《蓝宇》,台湾电视剧《孽子》等。此外,同性恋引入的商业和政治现象也开始得到关注,如法国首家同性恋频道的开播,同性恋群体对时尚界、影视界、文艺界、政界的积极引导和重要影响,其光芒使人们认识到,该群体甚至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好。他们开始得到更多中肯的评价,如在中国,性学研究专家李银河、防止艾滋病第一人张北川等学者为该群体正名,使得同性恋群体在一种相对宽容的社会氛围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认可,甚至是欢迎。该群体也不再吝啬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逐渐频繁出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共事件、公共决策中的重要角色。

四、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新特征的产生原因

同性恋群体由原来不为人知,到被冠以“艾滋病桥梁人群”、“性变态”而深受诟病,蛰伏于社会底层,再到今天频繁出入公众视野,引领时尚,受到广泛注目,甚至一定程度的欢迎,其遭遇及形象变化引人深思,主要产生原因可归结为:

1.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文化观念的进步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促使乐观主义文化流行。大量的酒吧、公园和娱乐场所为同性恋群体及同性恋文化的滋生提供丰厚的土壤;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学习,这一庞大的群体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更多接触到一些新思想、新观点,且他们比较容易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并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产生重要作用。加之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从保守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所有这一切都带动了人们文化观念的进步,人文意识日益浓厚,人们更多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与对待类似同性恋群体这样的“异类”,对其容忍和宽容度不断提高。

2.政府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与国际通行规则日益接轨

艾滋病在国内的快速传播及其与同性恋的若干关联将同性恋群体引入政府与公众视野,并使其承受了更多的指责。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艾滋病的全面认识,加之受益于医学鉴定和相关专家的正名,中国政府的态度日益与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突出表现为:2001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首次不再将其划为心理异常病态。

3.媒体对同性恋群体报道的广度与深度逐步推进

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解禁及工作的开展,使媒体对同性恋群体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湖南卫视播出《走近同性恋》节目,开中国电视媒体关注同性恋群体之先河。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同性恋与艾滋病预防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第一次以正面特写镜头呈现一名患有艾滋病的男同性恋者,代表中国主流媒体的介入。2007年央视网就同性恋者基本情况的认知进行社会调查,参与人数达6万多人。关于该群体的报道不再是媒体敏感话题而遮遮掩掩,成为媒介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报道也不断向深层次进发,更多从人文、人性层面进行关注与考察。

4.受众对同性恋群体认知的变化反作用于媒体的形象建构

如詹姆斯·凯瑞所言,媒体对同性恋群体形象的建构和呈现既生产、修正也转变着受众的认知,而受众的认知又反作用于媒体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以实现相互认同。在媒体的引领下,受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经历了初步、广泛和深入三阶段。第一阶段因媒体将同性恋与艾滋病、性病等社会敏感话题相融合,集中于分析同性恋与艾滋病、性病等病理学的内部关系,使得受众把同性恋群体等同于“艾滋病患者”或“性变态者”。第二阶段媒体开始关注同性恋与政治、经济、时尚文化及影视作品的关联,受众也逐渐摒弃了上一阶段的理念,对该群体的认识趋向多元化。第三阶段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开始从文化视角考察同性恋群体,不再将其看成是特殊人群,而是偏向于考察该群体与其他社会职业者的关系,通过增加对知名同性恋者的报道,帮助同性恋群体寻找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可。同时增加了对同性恋应有权益的思考。媒体的报道在引导人们对同性恋群体正确认知的同时,与人们的认知相适应,也在为我们建构该群体不同时期的形象。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创刊以来总计203篇同性恋群体的报道进行考察,对该群体形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关于这一群体的报道议题集中于同性恋与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时尚、影视作品中。在报道取向上逐年趋向中性和正面。同性恋群体媒体形象呈现向“时尚群体”、“出色人群”转变等新特征。同性恋者不再默默无闻,不再吝啬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逐渐频繁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共事件、公共决策中的重要角色,受到人们的尊敬,甚至是欢迎。

当然研究结果仍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比如尽管《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新闻类期刊作为定期为社会“把脉”的窗口,在信息呈现、意见表达和引导受众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较大影响力,但将其呈现的同性恋群体形象直接等同于全部媒体形象是否真实可靠?具有多大程度的代表性?能否进一步验证?传统媒体之外的网络媒体同性恋群体形象是否与之吻合等,均待进一步探讨。

总而言之,尽管同性恋群体进入公共视野之始就争议四起,但同以往不同的是人们不再谈之色变,代以热心讨论和宽容对待。而外界环境所提供的每一个公正有益的信息,都可能为他们阴霾天空撕下一片通向光明的坦途。建设真正的民主制度、成熟的公民体系和健康的媒介环境,仍任重而道远。

[1]张北川.封面故事:性小康之前的民间性事[N].新周刊,2004-09-01.

[2][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

[3]闫肖峰.《新周刊》编辑大法(中)[J].青年记者,2008.2(下).

(责任编辑 焦德武)

C913

:A

:1001-862X(2013)04-0158-005

谢天勇(1973—),男,安徽肥东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新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证传播。

猜你喜欢
新周刊同性恋者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同性恋“形式婚姻”的择偶标准
——基于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与问题浅析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杂 志 情 感 栏 目 的 美 学 思 考
——以《 新周刊》为例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