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茜
摘 要 《新周刊》自1996年创刊以来,在我国期刊业的激烈竞争中以其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风格,在期刊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中国最新锐的杂志。这种新锐使得《新周刊》在中国期刊市场上掀起波澜,成为传媒界的一个新标杆。《新周刊》的优点确实突出,但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 新周刊;封面设计;图片运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6-0135-02
1 《新周刊》的定位
《新周刊》是中国第一本由本土传媒人创办、以本土社会生活资讯为主体的杂志。如今走过了近20年,它能保持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新周刊》的市场定位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从创刊语“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新一点”,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再到“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的四商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在众声喧哗之中,努力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以得到读者的青睐。《新周刊》以社会的观察家与记录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前沿,随时捕捉社会最新动态。
《新周刊》的读者群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新周刊》的“新锐”,不但是指年龄,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气质。“新锐”年龄暗指《新周刊》将读者年龄定于25岁至35岁,这也就意味着《新周刊》的读者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迭。为了适应这种殊于其他杂志的读者定位,《新周刊》采取了“淘汰老读者”的策略。《新周刊》这样顺应时代变化的读者定位,既显示了《新周刊》的与众不同,也让其在同质化严重的期刊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当然,这也可能引起忠诚读者的流失,对杂志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
2.1 风格鲜明的封面设计
在“眼球经济”时代,要在众多纷杂的杂志中,抓住读者的目光,封面设计是颇为关键的一环。《新周刊》在这点上着墨颇多,它的封面设计从追求视觉冲击到美女当道,最后回归专题模块,简洁干练的设计风格,也符合杂志本身的风格,使它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新周刊》的封面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具有爆发力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新周刊》封面的主色调鲜艳活泼且富于变化,多以白色、正蓝色、明黄色、大红色等明亮的颜色作为背景色,封面标题更是以大字号的红色或白色宋体,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冲击着读者的视觉神经。
2)减法设计彰显简洁的力度。《新周刊》的封面是减法的设计,减去冗余的修饰成分。《新周刊》封面的主调色彩一般不超过三种,封面的文字最醒目的是专题名字,必要时会点缀些字号较小的主打文章的名字。背景和图片让位于专题,即使背景色彩鲜艳、图片新颖独特也是为了更好地烘托主题,为了让读者一眼就能为主题吸引。
2.2 出色的图片运用
作为一本时事生活杂志,《新周刊》抛弃了传统的配图观念,让图片与文字并驾齐驱。从第一期起,图文比例就达到了1︰1,这在中国同类期刊中是相当罕见的。《新周刊》团队中优秀的摄影师支撑起“摄影日记”与“图片故事”这两个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独创栏目,它的图片具有人文色彩,更具影像视觉冲击力,并以此成功地在摄影领域扩展了其品牌。
《新周刊》的插图师是另一个大功臣,他们大胆生动的原创性设计,让插图蕴含着高出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具有以一图敌“千字”的效果,这在《新周刊》的专栏类评论性文章中显现的尤为突出,专栏类评论性的文章中每篇必会插入一幅插图,与评论文字内容相扣,突出文字中的隐含意味,插图本身也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戏谑意味,与《新周刊》的“新锐”精神不謀而合。《新周刊》图片这种视觉信息的传播范围比文字广阔,充分迎合了读图时代人们感官愉悦的倾向。
2.3 精美的版式设计
《新周刊》的版面设计努力做到尽善尽美,避免读者阅读时产生混乱感,使读者阅读更为舒适。《新周刊》的版式设计中,对内容主次的把握、色彩的搭配安排、版面的布局与区域划分都统筹得很好,使版面各个视觉要素之间形成了恰当而优美的联系,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功效,使版面各部分浑然一体。
3 《新周刊》存在的问题
《新周刊》经过多年的锤炼发展,其优点确实突出,但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方面,专题策划落于窠臼。专题策划的成功使《新周刊》陷入自己创造的模式中难以自拔,它似乎是享受到“飘一代”“第四城”“她世纪”带来的荣誉,便想一招吃遍天下鲜,因此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专题会为了策划而策划,为话题而话题,充满了雕琢的痕迹。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自我迷恋,使得其策划难以突破创新,陷入囹圄,落于窠臼,以一种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专题。王立纲曾对《新周刊》做文章有个形象的比喻:“《新周刊》的专题操作思路给人的感觉好像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一个关键词,然后尽可能多地找到所有与此有关的内容,再加以复制、粘贴、整合、归纳,就可端上版面。”
另一方面,榜单与盘点不够权威,《新周刊》的盘点模式主要效仿《财富》《福布斯》等国际著名期刊。但是,《财富》和《福布斯》杂志都有专业机构作为依托,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而《新周刊》却是单凭自己的几个编辑记者归纳总结或者临时拼凑的几个专家、学者进行评点而产生的,操作过程中主观性和随意性太强,缺乏有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新周刊》发布的“盘点”也缺乏专业的学术机构、研究机构提供可供考证的数据支持。例如《新周刊》曾盘点出年度“十大叫板”“十大输赢”“十大不靠谱”“十大痛快”等,似乎只是在追求文字的过瘾、刺激,缺乏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柳剑能,张志安.杂志创新策略——访《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J].新闻记者,2003(11):58-59.
[2]马莹.《新周刊》的封面革命[J].出版参考,2005(11):22.
[3]刘翀.《新周刊》的传播特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