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研究——基于2013版FIG新规则视域下

2013-03-05 14:29郑湘平袁卫华
中国体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单杠转体体操

郑湘平,袁卫华

竞技体操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拳头项目之一,被誉为“黄金”、“钻石”一代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连铸辉煌斩获13枚金牌。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曾经处于弱势的单杠项目上凭着独特的编排、难度优势和稳定发挥获得3枚金牌,从而撼动了欧美运动员在单杠项目的统治地位。然而,随着2013版国际竞技体操规则的出台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备战号角的吹响,若想继续保持单杠的优势地位,必须准确把握新规则的精神,及时应对规则的变化,根据体操运动员技能、体能特征合理选择动作难度和编排模式,以尽快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因此,本研究以2013版新规则为切入点,以伦敦奥运周期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为考察对象,比较分析优秀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难度、连接和编排;根据规则变化与世界男子单杠发展趋势与规律,提出2016年奥运周期男子单杠项目的难度动作选择与编排模式,期望能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队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比较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参加第41、42、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动作类型、编排特征和连接加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依据2013—2016版国际竞技体操规则的变化对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的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出当前世界男子单杠项目有价值的难度动作和编排模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分析

2.1.1 动作连接加分更趋向空间化、立体化

2013版新规则在难度动作的连接上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规则中,杠上动作直接连接飞行动作的加分有所减少,连接加分调整为(表1):D组及以上的杠上动作直接连接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获得连接加分由0.2分降为0.1分,C组及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连接C组飞行动作获得0.1的加分,反之亦然;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与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才获得0.2分的连接加分,同时,所有被给予加分的动作必须是10个最高难度的动作。因此,新规则对动作连接的类型更趋单一,而对难度动作的连接向更高、更难的方向发展,飞行动作的难度连接将是今后男子单杠获取最高连接加分的主流途径。

表1 2009版和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难度连接加分变化情况一览表Table 1 Difficulty Connecting Points Change in the New and Old Rules

2.1.2 “以人为本”的竞赛理念得以彰显,动作编排更趋多样化

2013版新规则在倡导以难、稳取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保护运动员身心健康的角度调控规则。而本次新规则从保护运动员肩部损伤的角度出发,对中穿类动作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在一套动作中最多允许做2个中穿前上至倒立(阿德勒类型)的动作,第3个动作不被D裁判组承认难度,同时还要被扣0.3分。在动作难度和类型方面:取消了中穿前上(至少45°)和中穿前上转体360°至杠上水平2个难度动作,新确定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双手扭臂握(库雷斯扎)和团身后空翻转体180°越杠分别为E、D组难度。新规则采取对同一类型结构组动作数量的限制、动作的取消、难度价值的升组和动作完成角度的限制等措施,从而尽量避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千篇一律,实现成套动作编排的新颖化、多样化。

2.1.3 质量要求更高,E分判罚更严

难度是基础,质量更是取胜的根本。每次规则的变化都对动作完成质量制订细则或做出特殊要求。本次新规则对E分的要求又增加了不少新的规定。如“跳上杠或被托起时分腿或其他的完成极差的动作”扣0.3分;“动作没有继续按照原有的方向”扣0.5分;对中穿前上类动作的完成角度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穿前上完成角度16°~30°承认C组难度,E裁判扣0.1分;31°~45°承认难度,E裁判扣0.3分;>45°将不被承认难度等。另外,对“特卡切夫转体180°再握”和“中穿成反吊或转体成扭臂握”等动作的规格和标准,也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解释和规定。这些细则和规定使E裁判的评判更严格、准确、公平,从而进一步要求运动员高规格、高标准地完成各种类型难度动作,真正体现竞技体操的艺术特征。

2.2 伦敦奥运周期世界优秀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特征

2.2.1 难度动作的选择特征

难度是优秀体操运动员制胜的根基。在满足规则要求的基础上,难度动作的选择是影响成套难度的惟一因素,难度动作的选择不仅要契合新规则的精神,也要获得更高的难度价值,更要有利于运动员技能与体能的外在表现。其实,纵观世界大赛优秀运动员的表现,并非是难度价值越高越好,难度价值仅仅是取胜的敲门砖,动作的稳定发挥(即E分)才是取胜的关键。

从成套动作的难度选择来看(图1),运动员的难度价值分呈递增趋势,奥运会比赛的难度价值达到最高,伦敦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难度价值平均分高达4.35分,也就是说,在满足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价值平均为6.85分(即D分),但是,伦敦奥运周期规则实施的开局年(2009年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难度价值的平均分仅为4.05分。从不同难度组别来看,A、B组难度基本保持稳定;C组难度呈下降趋势;D组难度总体保持稳定,但在适应规则和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呈现起伏;E组难度的选择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伦敦奥运会上前8名运动员使用了24个E组动作;而F、G组难度选择谨慎,这种难度选择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规则精神完全吻合。因此,C组及以下难度动作主要为了满足特殊要求和过渡连接的需要,D、E组难度是男子单杠编排的主流动作,F、G组难度是极少数顶尖运动员的“孤品与精品”之作。

图1 伦敦奥运周期前8名运动员难度动作选择变化曲线图Figure 1. Curve of Top Eight Gymnasts’DifficultMovements Selection in the Circle of London Olympic Games

209个C组及以上难度动作中,第Ⅱ类(飞行类)难度动作最多,为93个,占44.5%;其次为第Ⅳ类(中穿类)难度动作为49个,占23.4%;第Ⅰ类(大回环类)和第Ⅲ类(短半径类)均衡发展,分别为34个和33个。而从结构类型纵向分析也不难看出,第Ⅲ类和第Ⅳ类结构组动作处于稳定水平,第Ⅰ类和第Ⅱ类结构组动作略有“一降一升”,由此说明,第Ⅱ类结构组动作在奥运会以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更为重视。因此,第Ⅱ类和第Ⅳ类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的主要结构类型,也是单杠成套动作中的潮流动作(图2)。2.2.2 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

单杠比赛集观赏性、惊险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而广受观众青睐,也是最考验运动员心智和技能的竞技项目之一,其凭着眼花缭乱的编排很好地诠释了竞技体操难、美、稳的辩证关系。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编排突出“以规则为导向,以竞技能力为基础,以精品、孤品动作为特长”。根据规则的要求,单杠成套动作必须满足5个不同结构类型的要求,每缺失一个结构类型将被扣除0.5分的特殊要求加分。

从伦敦奥运周期三次重大比赛中获得前3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使用情况(表2)可以看出:第Ⅰ类大回环类动作难度中D组难度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使用频率最高为6次,C组难度向后大回环跳转360°使用了3次;第Ⅱ类飞行类难度主要选择D、E、F组动作进行编排,占整个飞行类难度的92%,其中,D组马尔凯洛夫和后团两周转体360°使用频率最高为5次,其次为直体特卡、直体叶格尔转体360°均为3次;第Ⅲ类短半径类难度使用情况为D、E组占93%,其中,反掏360°成扭和正掏540°成扭是潮流动作,分别使用了5次;第Ⅳ类中穿类使用情况以D组难度为主要动作,占87.5%,其中,D组难度中穿180°成倒立使用频率最高为8次;第Ⅴ类主要为下法类动作,9人次均使用了E组难度直体后空翻720°旋下。

伦敦奥运周期规则对单杠连接加分做出特殊要求,连接加分必须为:C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D组及以上杠上动作,反之亦然;C组及以上飞行动作与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此类连接可分别获得0.1分或0.2分的加分。但是,2013版新规则对单杠连接加分进行了重新限定,规则规定只有D组及以上难度飞行类动作直接连接才能获得0.2分的加分,而其他类型与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只能获得0.1分加分。这也预示着运动员在2016年奥运周期体操比赛中若想获得0.4分以上的连接加分,其成套动作中必须包含一串3个D组及以上高难度的直接连接串或两串以上的D组飞行动作直接连接。由此,单杠的比赛将更加惊险、精彩。

表2 第42、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30届奥运会单杠决赛前3名运动员不同结构组使用情况一览表Table 2 The Movement Application of Top Three Gymnasts in the Horizontal Bar Final in the 42th and 43th World Championship and London Olympic Games

表3 第41、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伦敦奥运会单杠比赛前3名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使用情况一览表Table 3 The Application of Difficulty Connecting Points of Top Three Gymnasts in the Horizontal Bar Final in the 42th and 43th World Championship and London Olympic Games

从表3可以看出,伦敦奥运周期优秀男子单杠运动员的难度连接使用情况具有三个特征:第一,2个难度的直接连接占主流,3个难度的直接连接最具竞争力。伦敦奥运会的前3名均使用了3个“D+D+D”以上的高难度连接,其中,邹凯还使用了“中穿180°成倒立+直体特卡+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直体叶格尔”超高难度连接串获得了2.2分的难度价值。第二,难度价值比较集中,用于连接的动作主要采用D、E组难度,F、G组难度的连接仅有奥运会单杠冠军得主佐德兰德使用了2次,分别在伦敦奥运会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使用“后直两周转360°+后团两周+后团两周转360°(G+D+F)”和“后团两周+后团两周转360°(D+F)”成为单杠连接加分的新亮点。第三,动作类型的使用主要以中穿类动作直接连接飞行类动作或“向后大回环转体540°成扭”直接连接飞行动作为主流,具有代表性的中穿180°成倒立、中穿360°成倒立直接连接飞行动作采用最多,高达14次,而中穿360°成倒立连接马尔凯洛夫使用了8次。因此,在伦敦奥运周期,单杠的难度连接以稳为主的D+D连接编排模式,飞行动作与高难度的杠上连接仍然占据主流,尤其是马尔凯洛夫、直体叶格尔类与中穿类和大回环类的连接为主。但是,在2013版新规则实施以后,这种编排格局恐将被打破,D组及以上难度飞行动作直接连接D组及以上难度飞行动作将是下一周期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潮流。

2.3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的构建

2.3.1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的要素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过程是由诸多环节、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而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实际上是其整个系统工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表示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是在规则的导向下,依据单杠项目特点、运动员的难度及技术特点和项目发展趋势等要素构成的模式系统(图3)。

图3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要素示意图Fig 3. Elements of Horizontal Bar Sets of Movements Different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源”,难度动作的储备是“本”,单杠成套动作的编排就是“源”与“本”的内外结合与体现,其编排的主要要素包括单个难度动作、难度连接串的选择和规则的特殊要求。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储备是编排应考虑的首要要素,其动作的熟练与稳定是由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决定的,但难度动作的选择与编排也必须考虑运动员体能、技能和心智能,而动作类型、动作组别、动作难度、动作顺序和难度连接串的选择与编排也要考虑其特长、喜好和规则的特殊要求。

2.3.2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构建的原则

模式指某种事物中发现和抽象的规律而构成的某种标准形式,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模式的建立与运用既可以简化问题,也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3]。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的模式应按照理论到实践,通过实践检验与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程序,在竞技体操制胜规律的指导下遵循规则导向性、难度动作特长化、动作类型多样化、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化和空间立体化等原则进行合理选择难度并编排[2]。

2.3.3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模式的确定

2.3.3.1 单杠成套动作难度选择

1.大回环类动作。大回环类动作是单杠难度系列的基本动作,其在成套动作中的作用主要是为飞行动作和下法获得足够的动力,而难度却是5个组别中最低的动作类型,比赛中难度选择主要为C组和D组,E组以上的动作鲜有出现。由于新规则对中穿类动作数量的限制,大回环类动作能否在难度的使用上实现突破将是今后难度选择和编排的新亮点。根据单杠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比赛需要,大回环类的优势动作为向后大回环跳转360°、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混、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而在本轮规则中具有开发难度价值的潜优势动作为向后大回环转720°。

表4 世界优秀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C组以上难度选择系列一览表Table 4 The Sets of Movements C Group and above C Group Selection Serial of World Elite Gymnasts

2.飞行类动作。飞行类动作是单杠难度选择的主要系列,飞行类动作难度的掌握是获取单杠优异成绩的保证,世界大赛上前3名运动员的单杠成套动作中飞行类动作占30.6%,其动作主要集中在后空翻类、特卡切夫类、马尔凯洛夫类和叶格尔类的D组及以上难度,如最高难度的G组超难动作后直两周转体360°。2013版新规则对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连接加分的降低势必促进飞行动作发展的新一轮高潮。飞行动作主要通过大回环和中穿前上进行连接的空翻腾越动作,此类动作不仅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大回环振浪和中穿前上技术的基础,更需要运动员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根据比赛难度统计和规则分析,飞行类动作的类型和组别表现为多样化,其优势动作主要有:分腿特卡、马尔凯洛夫、直体特卡、直体叶格尔、直体叶格尔转体360°、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扭和后团两周转体360°;潜优势动作为:直体特卡转体360°和后直两周转体360°等高难动作。新规则对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加分的改变,对不擅长空翻越杠的中国运动员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擅长空翻越杠再接空翻越杠动作的欧美运动员真是锦上添花。面对这种不利于中国运动员的变化,相信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能运用他们的智慧,用好规则,另辟蹊径,在单杠项目上再立新功[9]。

3.短半径类动作。短半径类动作主要包括正掏、反掏动作,其难度主要通过动作结束时的握法来判定。短半径动作对运动员的技术和肩部要求较高,此类动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组别,它主要通过变换握法和转体来提升难度,因而动作的类型和难度趋于单一。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选择主要集中在反掏360°成扭、正掏360°成扭和正掏540°成扭。

4.中穿类动作。中穿前上类动作是连接飞行动作的首选动作和潮流动作,其在伦敦奥运周期比赛中使用频次仅次于飞行类动作,基本保持了北京奥运周期的强劲发展态势,这类动作也是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优势动作。但是,新规则对中穿前上类动作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必将改变过去强劲的态势,从而使难度动作的选择变化变少,选择空间也缩小,迫使难度动作的选择趋向于飞行动作和短半径动作。因此,在潮流动作和新规则的指导下,中穿180°成倒立、中穿360°成正和中穿360°成反将是中穿类难度动作的首选。

5.下法类动作。下法是整套动作的结束动作,其对运动员体能和心理能力的考验不言而喻。下法难度动作的选择是教练员权衡利弊的主要考量点,而下法的难度与稳定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因下法难度选择不当或下法的一小步而与金牌失之交臂。伦敦奥运周期下法动作主要在后空翻和直体旋两类动作,“后空翻3周”下鲜有出现,仅有斯洛文尼亚运动员佩甘和白俄罗斯运动员查瑞维奇在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使用,直体360°旋和直体720°旋占据下法动作的主流,直体900°旋或直体1080°旋能否成为下法的潮流动作有待考究。由此,2016年奥运周期直体720°旋仍然是下法动作的首要选择,直体1 080°旋能否取代直体720°旋将是单杠下法的突破方向。

2.3.3.2 单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及应用

单杠成套动作的编排模式,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优势动作和喜好在体操规则和编排理论的指导下所构建的一种标准模式。由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优势动作各有差异,单杠成套动作的编排应在各种因素允许的范围内以获得高“D”分为目标,以优势理论为基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编排模式。根据表3和表5的动作组别和难度连接编排分析,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均以飞行类组别为优势动作进行编排,但是在飞行动作的连接上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编排模式是以“飞行动作组别数量”和“难度动作直接连接获取加分”两个维度为优势进行区分,其条件为:成套动作中飞行动作在该组别的动作数量至少三个以上,且平均难度达到0.4分及以上;其他某一类型组别难度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加分累计达到0.4分及以上或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动作分别直接连接飞行动作且平均加分达到0.2分及以上。譬如,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模式划分为:“飞行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长半径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短半径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中穿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和混合飞行模式。

表5 第41、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30届奥运会单杠决赛前3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组别及难度一览表Table 5 The Top Three Gymnasts’Sets of Movements Group and Difficulty in the 42th and 43th World Championship and London Olympic Games

1.“飞行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及应用。“飞行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是指成套动作中运动员的优势动作组别是3个及以上飞行动作且平均难度达到0.4分及以上,同时,其连接形式主要以飞行类动作的直接连接,用于难度连接的加分累计达到0.4分及以上。譬如,伦敦奥运金牌得主佐德兰德成套动作中(2-4-1-2-1),第Ⅱ组有D/E/F/G 4个飞行动作,平均难度达到0.55分,难度连接串为“后直两周转360°+后团两周+团身后空翻两周转360°”,其连接加分达到0.4分,该成套动作符合“飞行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由于2013版新规则对连接加分的特殊限制,“飞行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将是2016奥运周期获取高连接加分的主要连接形式,更是今后成套动作的主流编排模式。

2.“大回环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及应用。“大回环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是指成套动作中优势动作组别由3个及以上飞行动作且以大回环类难度动作为优势连接的编排模式,其突出特点为大回环类难度动作用于前、后直接连接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其中,第Ⅱ组飞行动作平均难度达到0.4分及以上,同时,第Ⅰ组大回环类难度连接加分累计达到0.4分及以上。从表5和表6来看德国运动员汉布钦的成套动作(2-4-1-2-1)和奥运冠军邹凯的成套动作(1-4-2-2-1),他们的成套动作中第Ⅱ组动作分别为D/D/E/F和D/D/D/D,平均难度为0.425分和0.4分。其难度连接为“直体特卡+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直体叶格尔360°”和“中穿180°成倒立+直体特卡+后大回环转540°成扭+直体叶格尔”,大回环类直接连接难度加分均达到0.4分。该编排模式符合“大回环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

3.“中穿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及应用。“中穿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是指成套动作中运动员的优势动作组包含3个及以上飞行动作和2个中穿类动作,且平均难度达到0.4分及以上,同时,难度连接形式主要以中穿类动作与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连接加分累计达到0.4分及以上。根据表5和表6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统计分析,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冠军中国运动员张成龙(1-4-2-2-1)和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3名日本运动员內村航平(2-4-1-2-1),他们第Ⅱ组动作分别为D/D/D/D和D/D/F/G,其飞行动作平均难度达到0.4分和0.525分;第Ⅳ组动作分别为D/E和D/D,平均难度为0.45分和0.40分,通过中穿类动作直接连接飞行动作的加分均为0.4分。该编排模式符合“中穿类+飞行类”优势编排模式,该模式在2016版新规则下将受到严重挑战,能否成为主流模式值得思考。

4.混合飞行模式。混合飞行模式是运动员在没有特长优势组别的情况下各类型动作均衡发展编排而采用的常用的普通模式。该种模式以飞行动作为主,难度连接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直接连接飞行动作。譬如,俄罗斯运动员佳里波夫(1-3-2-3-1),第Ⅱ组动作为D/D/E,平均难度为0.43分,难度连接“直体特卡+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中穿180°成倒立+直体特卡转180°”,其连接形式分别通过大回环类和中穿类动作与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难度连接加分分别获得0.2分,累计为0.4分。因此,该模式符合混合飞行模式的特点。纵观世界大赛,混合飞行模式在比赛中使用比例较高,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寥寥无几,混合飞行模式只能说处于世界二流水平,若想实现突破必须在编排顺序和难度的选择上进一步优化。

表6 世界优秀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与应用一览表Table 6 The Arrangement Pattern and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Bar Sets of movements of World Elite Gymnasts

3 结论

1.2013版新规则对难度连接加分、中穿类型使用数量和E分的评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单杠成套动作D分的提高尤其艰难。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加分降低,“飞行类+飞行类”连接串将是2016年奥运周期获取连接加分的主流编排方式,中穿类动作的使用频次和发展空间必将缩小。

2.双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构建主要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成套动作编排要素构成。在单杠成套动作编排原则的指导下,以新规则为导向,结合世界男子单杠的技术和编排发展趋势,以获得高“D”分和“E”分为本,合理选择难度动作、难度连接串、难度动作的编排顺序等。

3.2016奥运周期世界优秀单杠成套动作难度与结构仍然以D、E组的飞行类、短半径和中穿类动作为主要结构组。难度动作的选择系列主要有:大回环类包括“向后大回环跳转360°、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混、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扭”;飞行类包括“分腿特卡、马尔凯洛夫,直体特卡、直体叶格尔、直体叶格尔转体360°、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扭、后团两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和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双手扭臂握”;短半径类包括“反掏360°成扭、正掏360°成扭和正掏540°成扭”;中穿类的“中穿180°成倒立、中穿360°成正和中穿360°成反”;下法类的“直体720°旋”等动作。

4.单杠成套动作的主要编排模式有“飞行类+飞行类”优势模式、“大回环类+飞行类”优势模式、“中穿类+飞行类”优势模式和混合飞行模式,其中,“中穿类+飞行类”优势模式使用频次最多且最受运动员青睐,但是,该模式在新的规则下将受到限制,其优势地位必将受到新的挑战;“飞行类+飞行类”优势模式对运动员的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要求极高,这种模式在新规则下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混合飞行模式在世界大赛中难有优异表现。

[1]白远韶.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男子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53-56.

[2]黄旭.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02-1206.

[3]黄俊亚,谢颖,夏燕飞等.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89-691.

[4]刘红波,肖光来,等.新国际男子体操规则对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117-123.

[5]吕万刚,聂应军.我国11~12岁少年男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369-372.

[6]徐益雄,胡磊,熊文齐,等.新周期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的“D”分价值与编排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68-73.

[7]张涵劲,马海涛.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与编排研究—基于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48-56.

[8]赵元吉,常德庆.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41-47.

[9]周福第.从2013年美国杯男子比赛小议新周期规则变化[J].体操信息,2013,(3):12-15.

[10]周曰智.由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66-72.

猜你喜欢
单杠转体体操
世界男子单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分析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单杠上的大爷们
吊单杠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吗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