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饲喂黄羽肉鸡的效果研究

2013-02-20 03:44何仁春夏中生王金伟黄连莹李志双黄桂花蒋志新
饲料工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三黄鸡代谢率聚糖

■张 兴 何仁春 夏中生 王金伟 黄连莹 李志双 黄桂花 蒋志新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2.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3.桂林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001)

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在小麦、大麦等高黏性谷物饲料中的应用在欧美国家被广泛认可。但是低黏性谷物饲料(玉米、豆粕)中应用已经引起研究者关注。NSP酶是指能够降解植物中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的一系列酶,它主要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NSP酶能够通过降低动物肠道内食糜黏度,提高饲粮中的代谢能值,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M.Choct等(2004)报道,在小麦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能;同时能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食糜黏度。W.Jia等(2009)报道,复合NSP酶能够提高饲喂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的肉仔鸡末重,降低全期的料重比。C.

L.Wang等(2005)报道,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能够改善饲粮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利用率。A.Chegeni等(2011)报道,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提高了肉仔鸡的生产性能。玉米是所有谷物中能量最高的,以前许多营养学家认为其消化率很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看法发生改变。玉米中含有4.9%木聚糖、2.6%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影响玉米的消化率。豆粕是饲料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植物蛋白质源,然而豆粕中含有4.0%阿拉伯木聚糖、1.6%甘露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因此,玉米-豆粕型饲粮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高的消化率。Noy等(1995)发现,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4~42日龄肉仔鸡小肠后段淀粉消化率仅有82%,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利用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如能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特点及酶的作用机理作深入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评价其效果,为NSP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中使用的NSP酶制剂,由桂林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木聚糖酶活性为10 000 U/g,β-甘露聚糖酶活性为1 000 U/g。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试验在广西畜牧研究所动物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动物为5周龄健康、活泼、体重相近的广西三黄鸡(雌、雄各半)。试验鸡在三层肉鸡笼中饲养,自由采食、饮水,自然光照,自然通风。每天于上午8:00和下午4:00加料,保证食槽不断料,记录饲料消耗量,观察试验鸡的粪便、健康等状况,记录死亡鸡数,其他饲养管理措施按常规进行。试验时间:2011年11月15日至2012年1月10日。

1.3 试验设计与分组

选取5周龄广西三黄鸡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2笼饲养,每笼5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组饲粮为基础饲粮+0.01%木聚糖酶,试验B组饲粮为基础饲粮+0.01%木聚糖酶+0.01%β-甘露聚糖酶,试验饲粮处理见表1。5周龄时预饲1周,6~13周龄进行正式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6~9周龄为第一阶段,10~13周龄为第二阶段。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试验饲粮处理

1.4 测定指标

1.4.1 生产性能

每周末早上8:00按笼、按重复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耗料量按每周每个重复记录,计算料重比。

1.4.2 养分代谢率

饲粮养分代谢率的测定是根据内源指示剂法(即4 mol/l HCl不溶性灰分法)进行。在13周龄进行代谢试验,按重复收集正常的粪便,挑出其中的羽毛、饲料和皮屑,每天收集好样品冷藏保存(4℃)冰箱里,3 d收集完毕后,分别将各重复3 d收集的粪样混合均匀,加入相当于粪样体积四分之一的10%的酒石酸溶液混合均匀,于6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取出置于空气中回潮24 h制成风干样品。收粪期间同时采集各组饲料样本,鸡粪样本和饲料样本采用Parr1351型氧弹热量仪测定能量,Buchi B-324自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用索式(SOXHLET)浸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Shrivastava法测酸不溶灰分含量,干燥恒重法测水分,高锰酸钾法测钙含量,钒钼酸胺法测总磷含量。

式中:a——饲料中某养分含量(%);

b——粪样中某养分含量(%);

c——饲料中指示剂(4 mol/l酸不溶灰分)含量(%);

d——粪样中指示剂(4 mol/l酸不溶灰分)含

量(%)。

表2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4.3 血清生化指标

饲养试验结束前1 d,各组每个重复选取1只精神状态良好、健康、体重差异不大的肉鸡,在清晨空腹状态下,翅静脉采血5 ml,置于干净的试管内,倾斜静置,常温下离心15 min(2 400 r/min),分离出血清,-20℃保存待测。用日立(HITA-CHI)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尿素酶,α-酮戊二酸和NADH法)含量,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酶活(标准化对应法:日本临床化学协会),总蛋白(双缩脲法)含量,白蛋白含量(溴甲酚绿法),总胆固醇浓度[胆固醇氧化酶,N-(3-磺丙基)-3-甲氧基-5-甲基苯胺法],葡萄糖浓度(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法),甘油三酯浓度[磷酸甘油氧化酶法,N-(3-磺丙基)-3-甲氧基-5-甲基苯胺法,去游离甘油法]等指标。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统计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两阶段试验各组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死亡率见表3。由表3可见,试验开始各组试验鸡的初始体重没有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对照组与试验B组末体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B组的末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6.74%(P<0.05)。

表3 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有改善效果,其中对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前期的影响比较明显。

第一阶段,试验A组和试验B组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30%(P<0.05)、7.77%(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了 9.10%(P<0.05)、9.87%(P<0.05),料重比降低了 3.88%(P>0.05)、2.27%(P>0.05)。第二阶段,试验A组和试验B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整个试验阶段,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91%(P>0.05)、5.63%(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09%(P>0.05)、8.65%(P<0.05),料重比下降了1.32%(P>0.05)、3.17%(P>0.05)。

从表3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广西三黄鸡生产性能,试验前期日增重效果比较明显(P<0.05);试验后期饲粮添加木聚糖酶和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从整个试验期看,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效果最好,可以显著提高广西三黄鸡日增重、日采食量与末体重(P<0.05),单独添加木聚糖酶有提高广西三黄鸡日采食量、日增重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木聚糖酶、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 饲粮养分代谢率

试验中各组试验鸡13周龄末饲粮能量、养分的表观代谢率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能够显著提高饲粮能量、部分养分的表观代谢率(P<0.05)。试验B组饲粮能量、干物质、粗脂肪、钙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3%(P<0.05)、4.28%(P<0.05)、7.04%(P>0.05)、18.02%(P<0.05);同时粗脂肪表观代谢率与试验A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能量、干物质、粗纤维、钙与试验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木聚糖酶的试验A组有提高饲粮能量、干物质、钙表观代谢率的趋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9%(P>0.05)、2.26%(P>0.05)、11.66%(P>0.05)。试验A、B组粗灰分和磷的表观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上升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代谢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饲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2.3 血清生化指标

表5 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中各组试验鸡的13周龄末血清生化指标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单独添加木聚糖酶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试验B组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9.14%(P<0.05)、60.00%(P<0.05)。试验A、B组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下降的趋势(P>0.05),总蛋白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低于对照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试验B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

3 讨论

3.1 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玉米-豆粕型饲粮对家禽消化代谢的负效应,主要是因为豆粕中含有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单胃动物肠道中不能分泌相关的酶,因而,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不能被消化分解。β-甘露聚糖进入肠道后黏性增加,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最终影响畜禽的生长和饲料的利用率。在本试验中,第一阶段,试验A、B两组鸡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分别提高了 9.10%(P<0.05)、9.87%(P<0.05),整个阶段,日增重分别提高了 3.09%(P>0.05)、8.65%(P<0.05),这说明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并且从全期看,添加复合NSP酶的效果比单独添加木聚糖酶的效果提高的程度更高,且前期增重效果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β-甘露聚糖酶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甘露寡糖等低聚糖,甘露寡糖能促进家禽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减少病原体在肠道定植,提高家禽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据W.Jia等(2009)报道,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能够提高肉仔鸡日增重,同时还能增加末体重。宋智娟(2006)报道,在肉仔鸡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06%β-甘露聚糖酶,0~6周龄时能显著提高日增重13.45%。张芹(2007)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25 g/t和50 g/t木聚糖酶,结果表明能提高肉鸡的日增重,本试验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木聚糖酶或复合NSP酶有降低料重比趋势(P>0.05),同时添加复合酶的效果优于单一酶。试验组料重比虽也有所下降,但影响不显著(P>0.05),此结果与Meng Slominski等(2005)报道的一致。

本试验饲粮中还添加了7%的麦麸,麦麸含NSP 416 g/kg、阿拉伯木聚糖98 g/kg,因而复合NSP酶中木聚糖酶能够降解麦麸中的阿拉伯木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

3.2 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以往的试验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没有提高作用。但是本试验在黄羽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能够改善其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与Zanella(1999)、Hana A.H.Zakaria等(2008)报道的一致,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能量、干物质和钙的表观代谢率。本试验中添加木聚糖酶并没有显著提高饲粮能量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但当添加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时,能量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却有显著的提高,可能是因为β-甘露聚糖酶能够降解豆粕中的甘露聚糖,使本来单胃动物几乎不能利用的多糖得到了利用,使豆粕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也可能是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含有多种NSP,复合NSP酶中不同酶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3.3 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中血液生化指标是反映机体营养代谢活动和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蛋白参与营养物质的转运,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强弱。本试验中,添加复合NSP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总蛋白也有提高的趋势,表明其可促使血清蛋白与组织蛋白保持动态平衡并向组织蛋白沉积的正方向进行,有利于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饲粮中的非淀粉多糖能够影响肠道对甘油三酯的吸收,使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下降,复合PNS酶的添加则可增加甘油三酯的吸收,提高粗脂肪的消化率,从而促进肉鸡生长。此结果与许梓荣等(1999)研究报道一致。

4 小结

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复合酶)能够提高黄羽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末体重,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显著提高饲粮中能量、干物质、钙的表观代谢率,同时显著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改善动物的营养状况和生理生化功能。

猜你喜欢
三黄鸡代谢率聚糖
三黄鸡疫病防疫技术要点
中国人群代谢率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人要活得“凉爽”
夜晚长时间开灯容易长胖
中年“发福”别怪代谢率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三黄鸡果园、山地相结合的放养技术探讨
◆专利名称:一种三黄鸡用微量元素添加剂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