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乔 宇 (.吉林省永吉县中医院,吉林吉林 30;.吉林市脑康医院,吉林吉林 33)
随着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神经内分泌异常的,研究以倍他乐克为代表的 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日益受到重视,而且疗效比较确切。某院自2008年至2011年对80例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以倍他乐克为主),结果效果满意,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某院自2008年至2011年收治160例CHF患者,其中88例男患者,72例女患者,年龄在41~72岁,平均52.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4年。平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是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剂加利尿剂);治疗组是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以倍他乐克为主)。
将患者按就诊和住院顺序轮流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年龄、病情、病程、心功能大体相同,服药时间4个月~9年,平均31.2个月。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都采取:1)休息和限制活动;2)限制水、钠摄入:心衰病人的饮食宜清淡和少吃多餐,食物应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并注意热量平衡;3)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强心剂的应用。
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上,根据病情加用倍他乐克,通常情况下25~200 mg/d口服日1次/d或2次/d。重症患者可先静脉注射倍他乐克2.5~5 mg/次(2 min内),每 5 min一次,3次共 10~15 mg。之后改为口服,25~50 mg/次,每6~12 h一次,用1~2 d,然后恢复为正常剂量。
结果:临床效果以心功能改善程度为评判标准,改善两级以上为显效,改善一级为有效,不足一级为无效,心功能持续下降为恶化。观察了用药前后每分钟输出量和射血分数的变化。
显效为患者心率减慢,活动耐力显著提高,对照组21例(26.50%),治疗组36例(45.60%);有效为患者心率减慢,活动能力有所提高,对照组28例(35.20%),治疗组29例(36.24%);无效,对照组18例(22.63%),治疗组9例(11.46%);恶化,对照组13例(15.67%),治疗组6例(6.70%)。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患者出现视力模糊并有复视现象;9例患者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7例患者出现低血钾,4例患者同时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症;2例患者出现高血糖症;13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3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75%。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并出现低血压;5例患者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5例患者出现低血钾,3例患者同时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症;1例患者出现高血糖症;1例患者出现高尿素血症;7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1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
可以看出,对CHF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上,适时加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滞剂效果满意,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可分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1]。针对病因的治疗可视为治疗心衰的基本措施,若能获得彻底治疗,则心衰可因此而解除,心功能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心衰的恶化往往与某些诱因有关,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严重心律失常、过度劳累、风湿活动、情绪激动或忧虑、妊娠或分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必须进行相应处理。
对CHF的不断研究表明,是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参与造成心脏超负荷的一种综合症。因此CHF的治疗不应该只纠正血流学紊乱,还应该干预神经内分泌对心脏的作用,减轻心肌损害,延缓CHF的进展。过去的研究证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失调是造成和加重心衰的一个重要因素。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机理基于抑制异常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阻滞神经内分泌激活,避免过高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损伤;使心肌β-受体密度上调,对β-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提高,减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电稳定性[2]。
根据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分析表明,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时地给予β-受体阻滞剂并长期维持,对改善心功能、提高病患的生存质量是有益的,也是安全可靠的。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不能突然停药,避免引起反跳现象,需要停药的患者,应该逐渐减量,慢慢停药。
[1]方 圻,王士雯,宁田海,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2):83-94.
[2]袁 宏,何远肪,杨 平.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远期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2000,12(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