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随访肝硬化合并肝癌1例

2013-02-02 19:00顾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弥漫型癌肿团块

顾毅

彩超随访肝硬化合并肝癌1例

顾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既往肝炎病史不详,近日自觉乏力,食欲不振,于外院行普通CT检查提示肝硬化遂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该患者于8月17日例行彩超检查,检查中发现该患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粗糙,不均匀,肝右后叶可见一大小约4.2×4.4 cm中等回声团块,该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与周围肝纤维化的肝组织形成对比,边界尚清,形态不规整,外周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彩超于肿块内部测出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动脉血流,最高流速2.75 m/s,阻力指数0.98。建议临床行CT检查。后经强化CT检查证实为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此时检测AFP为正常测值。10月8日复查彩超,肝右后叶癌肿表现为不均质中等回声团块,大小约4.5×4.3 cm2,边界欠清,形态不规整,此时AFP仍为正常值。该患由于经济条件差,所以未对肝脏肿瘤作任何治疗。11月21日,复查彩超,肝脏肿瘤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大小约4.6×5.1 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整,肿瘤内部显示部分高回声,肿瘤边缘可见低回声晕。此时检测AFP仍为正常,复查CT仍为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次年1月29日,复查彩超,回报肿瘤大小约4.9×5.4 cm2,较前增大,提示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肿瘤内部高回声有增多现象,肿瘤边缘可见低回声晕。此时复查甲胎蛋白略有升高,AFP650 μg/L。在随访过程中,始终未发现门脉癌栓存在。

2 讨论

该患在肝硬化基础上,癌肿最初表现为均匀等回声型,比较少见。且周边无低回声晕,与肝组织回声接近,此时若非仔细检查容易漏诊,后经随访,癌肿内部回声由均匀等回声演变为不均匀低回声,说明癌肿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时彩超检查较为明显,而AFP此时仍为阴性。在彩超随访过程中,癌肿内部回声出现高回声,预示癌细胞有脂肪变性、坏死等倾向,癌肿大小变化不大,也说明癌组织血供不丰富,生长不旺盛。

彩超检查由于简便,对人体无创伤,可反复检查,费用低等特点,成为对局灶性病变检查的首选,AFP放免测定法的假阴性率很高,可使一些低浓度的肝癌被漏诊。

彩超对肝癌的诊断率可达90%,但也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所以彩超和AFP检查应联合应用,互补不足,必要时也要行强化CT、核磁共振等检查,使不易被发现的浓度低的小癌肿减少漏诊。

原发性肝癌声像图主要特征为:①无论肿块内部呈低回声、高回声或等回声者皆多表现有回声欠均匀。②无论巨块型、结节型或弥漫型肿块,边界多欠清晰或锐利,此为癌肿浸入方式决定。③除低回声区型和弥漫型肿块外,其他各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周边低回声晕环绕。④可有肝内、肝门或远近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征象。⑤彩超检查肿瘤区域内有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谱勒检查较易检测到高速、高阻血流信号。

肝癌的彩超显像还应与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鉴别:①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肝内血管绕行征和血管压迫征,可有较厚周边界面回声,仔细检查其边缘可发现进入血管瘤的血管。彩超检查多无彩色血流显示。②转移性肝癌:转移瘤即使很小,内部回声可有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且主要出现于病变中央部位,多为多发结节,单个病灶及弥漫型者极少,结节形态常不规则,表现为周围低回声型或强回声型或混合回声型。多数情况下,超声发现肝脏转移瘤患者已确诊其他部位有原发瘤存在。若为首诊,超声疑为转移则通过其他检查一般均可找到原发灶。

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医师的经验、工作态度及使用仪器的灵敏度。在实际工作中,超声对于肝脏原发肿瘤、肝硬化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首选检查手段。

118000 丹东市传染病医院电诊科

猜你喜欢
弥漫型癌肿团块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与诊断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征象
124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胃癌Lauren分型的临床病理研究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