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
【摘要】初中化学因为理论与实验同步操作的特殊性,对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得多得的平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同时促进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是各国争相培养的对象。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设施到人才,硬件到软件,从不同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在教育改革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国教育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育作为文化知识的重要一部分,教师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做出一份自己力量。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亦师亦友,这是化学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在课堂是以及课后时间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哪个学生不想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呢,尤其是正在读初中,身体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的孩子。这个时期也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蓬勃的时机。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弊端,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历来都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对于初中课堂来说,这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甚至还会磨灭以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善于制造情景问题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利用孩子求知欲正旺盛的时机,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需求,尽可能的创造一些有趣的情景问题。让学生们去自己找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通过自己去克服困难,然后明白事情的真理。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能力以及培养发散思维意识。在讲解例题中,教师应该善于多角度、多条件的提出疑问,让学生听得更明白,记得更深刻。同时多变化的提问,让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努力的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展开新问题的发生,也许答案不只是一个,从而让学生又从多方面的展开思维,不断的进行意识创新。对于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提问,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激发。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打破了单一性和局限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一个激发。
三、增加实验操作
如果教师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对实验操作可能更感兴趣。实验操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实验操作不仅是动手也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化学本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操作,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灵活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例如:我给我的学生们上第一堂化学课的时候,就和我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找一个合适大小的矿泉水瓶,用小刀把木塞削成正好能密封矿泉水瓶大小的“子弹”,然后往矿泉水瓶中依次加入洗衣粉、醋和水。再把子弹塞紧矿泉水瓶,这时微微摇动矿泉水瓶(最好先用手按紧木塞),然后对准目标发射出去。这次的实验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游戏和科学相结合,让他们明白了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当碳酸钠与醋酸化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瓶内压强远远大于瓶外压强把子弹发射出去。在他们刚接触这门学科的时候,新鲜感和知识性同时交融在了一起,给了一个很好的引入前提。同时,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生活,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新颖性以及创造性。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在学生收获到课堂知识的同时,还有思考的空间。
四、开拓发散思维
化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要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努力的创新探索。可以在实验操作时,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方案,自己全程观察,自己作实验总结,然后不断的比对、分析,得出最佳实验结果。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的同时,又掌握了实际操作知识,更同时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开拓了发散思维。或者,老师可以不交待任何的实验要领,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在产生失败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经验教训。例如,做一个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这个实验如果不交待要领,一般都是很难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种,氧气不纯净,没有充足的氧气以及铁丝已经生锈了等。都可以导致实验失败。就这样让学生自主总解,失败的找原因,成果的传授经验,通过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以对青少年的全面培养至关重要。初中学生有着无限的潜在能量和可开发性,怎样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挖掘,健全他们的人格塑造,这都是化学课堂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