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探究

2013-02-01 14:27付欣友
职教通讯 2013年20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中职

付欣友

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职业幸福感,就意味着要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作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教师,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就是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快乐体验。这种持续的快客体验感受是属于自身,同时会影响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个人的职业幸福感高,带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乐观的工作态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中职学校受教学生群体具有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问题学生多等客观存在的特殊性,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日渐弱化,无论对教师自身,对学生,还是对学校发展都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

一、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弱化的表现

(一)缺乏成就感

中职学校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文化功底参差不齐、学习准备严重不足的学生,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就业。[1]教师虽努力教学,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没有社会统一衡量标尺体现,教师缺乏教学的成就感。

(二)缺乏工作热情

部分教师长期面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付出大量精力,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改观,难以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找不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觉,失去了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产生了怕进课堂的厌教情绪,提不起工作兴趣和热情。

(三)缺乏教学创新

以教为乐、享受教学、教学创新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已失去了起码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教学失去创新的动力,往往按部就班,应付了事。

(四)缺乏提升动力

职业学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才能跟上行业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对自身缺乏学习、提升的动力,专业及学术上停滞不前,无法跟上专业教学的需求。

(五)缺乏安全感

职业学校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特殊,学生素质相对较低,问题学生较多,管理难度大。教师经常为问题学生操心,担心学生惹事、闹矛盾和出问题等,心里压力大,身心疲惫,缺乏起码的工作安全感。

二、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弱化的原因

(一)社会认同感低

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为技术工人,社会身份受到限制,社会认可度较低。相对于高校和中小学,职业教育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心目中往往是无奈的选择。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并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但由于固有的社会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远远无法与国家政策相匹配,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等主流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仍然是教育发展的边缘,虽然必需,但非主流,中职学校教师也因此被社会看作是非主流的教师群体,他们无法树立起自身的职业自信心,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感。

(二)招生难,生源差

随着中职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私人办学力量和办学模式层出不穷,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秩序混乱,公办中专的招生规范模式面临巨大生存危机,这必将带来学校资源的浪费和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学校招生难,于是不断降分录取,多招学生;另一方面,不断降分录取进来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久而久之,进入恶性循环,教师教学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三)教学管理难

由于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更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消解学生的厌学情绪,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维护课堂秩序。即便如此,教师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理解。繁重的工作量,纠结的课堂管理,使教师感到无奈、消极、倦怠,幸福指数大大下降。

(四)角色理想化压力大

长期以来,公众认为教师理应默默奉献,不问回报,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支配下,学校管理者、家长及社会大众对教师的期盼更是越来越理想化、完美化,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更有权利监督和严格要求教师的工作。而作为教师来讲,默默奉献,无私耕耘,备好课,教好书,育好人,就成了生活的全部。但人无完人,教师也是普通人,存在优点的同时,也有缺点,而教师在社会的理想化压力之下,工作中不容许犯错,管理学生不容许有丝毫闪失,尤其是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素质相对较低,教师压力尤其大,“不堪重负”之感越来越浓,幸福感越来越弱。

三、增强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辩证看问题

中职学校面临的教学难、招生难、管理难、认同感低等问题是导致教师幸福感弱化和缺失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教师因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不平衡感。对教师而言,应转变认识,科学辩证地看待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目前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样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问题会在我国职业教育体制转型、重塑职业教育新理念的过程中逐一得到解决,而且各级政府、教育界、社会各届也逐步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不应该成为低端学生的权宜出路,而同样是通向高技术和挑战型事业的途径。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明确认识教育的成就从来就不是标准化的生产,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教书,教书育人是完整的教育,成才固然重要,成人更为必需。应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树立信心,智慧教学

中职学校教师应拥有一种乐观向上和享受教学的心态,应做到:(1)对自己从事的平凡枯燥的工作充满热爱之情,能怀着渴望到学校,带着乐趣去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去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理论课和实训课,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享受到教与学的愉悦,在付出与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2)懂得享受教学,把弱势学生的成长和学生们的真诚回报当成最大的快乐;因材施教,探索适应新的教育对象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和动口中快乐学习;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的养成、读书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把文明养成习惯,把劳动作为幸福;(3)注重培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向上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

(三)创新机制,营造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2]学校在教师管理上,应建立人性化的参与式管理机制,关注教师的需求,维护教师的权益,使教师形成较强的归属感,以感恩的心对待教学工作。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人性化的激励评价机制,要以科学辩证的观点看待教师的日常工作,给教师减压。在学校环境建设上,建设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环境建设机制,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教师文化,把学校建设成融洽和谐、尊重个性、公平竞争、充满人性关怀的“精神家园”。

(四)提供保障,加强社会支持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入手,切实把职业教育放到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地为职业教育创造和改善办学条件,减弱教师因社会比较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同感,使人们逐渐达成职业无贵贱,社会有分工的就业共识,以增强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信任感和影响力。从政策和社会上消除或缩小被人为扩大了的职业差别,摒弃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观念,使人人安岗乐业。

[1]王太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育,2011(18):24-25.

[2]宗权.如何培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中国基础教育,2011(2):25-26.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幸福感中职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