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整合旅游教育资源的研究

2013-02-01 14:27:41臧其林
职教通讯 2013年2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实训院校

臧其林

一、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作用

(一)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

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是指全社会投入旅游职业教育领域,用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业人才的各类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构成,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学校要素和社会要素。

学校要素是指旅游职业院校所属的各种有利于学生、教师与学校发展的显在与潜在的教育资源。社会要素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组织等相对独立而又关联的资源。它包括政府财政资源、企业技术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培训基地资源、机遇资源,等等。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1]

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就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大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调整、协调,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具体来说就是将各旅游职业院校、旅游企业和行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所拥有的显性的和隐形的能为旅游教育事业所用的资源合理配置,互利双赢,使其效益最大化。

(二)旅游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是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教育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作为旅游协会二级机构的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比如,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就是由从事旅游教育的院校、培训机构、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社团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旅游局,各省旅游协会建立省级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或教育专业委员会,不少旅游产业较发达的旅游城市也建立了旅游协会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市在2007年就建立了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会长单位的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届改选,苏州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一个交流信息、整合资源、研究学术、共谋发展的服务平台。

二、基于旅游教育委员会整合旅游教育资源的路径

(一)不同办学层次的旅游教育资源的整合

目前,苏州市旅游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内有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常熟理工学院社会人文系等4所本科院校,有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9所大专院校、有张家港第二职业高中、常熟艺术学校等7所中专校。其学校办学层次之多,学校数量之多,学校规模之大,教师和学生人数之多,在全省名列前茅。可在师资交流、学分互认、实训设施设备共用共建、旅游教育信息共享、旅游教育及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诸方面作探索。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或规程。

1.校际间旅游教育实训资源的共享。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各旅游院校都十分注重校内旅游实训基地建设,但各校办学情况不同,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和项目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能做到共用共建就能取长补短,各取所需。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建设了学生吴文化学习基地“吴文化园”,重修了顾野王墓,这些都是优质的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各校旅游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来寻访吴文化,接受吴文化的熏陶,提高职业素养。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投数千万元,建设了文化旅游实训中心,该实训基地服务于文化旅游类、文化创意类专业群,包含中西烹饪实训中心、国际酒店实训中心、旅行业务实训中心、文化创意实训中心,覆盖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涉外旅游、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表演艺术等专业。这些设施设备也为苏州的各旅游院校的师生所共享。

2.校际间旅游教育师资共享。各旅游院校办学层次和历史不同,都有自己的学有所长的品牌教师,这些师资可以在各校之间交流,开设专题讲座,实现师资资源共享。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就邀请了10多位市内各旅游院校的的专家到校为师生开设讲座。比如,为了更好地了解世博会,服务世博会,邀请了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旅游规划咨询专家、苏州市旅游文化促进会会长陈来生来校作了题为“精彩世博 精彩旅游”的报告。还邀请了苏州吴文化研究所所长、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吴恩培先生作了题为“吴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的学术报告。

(二)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联盟实质就是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校企合作是院校与企业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出发,院校利用企业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苏州的各大旅游企业和主要旅游院校都是旅游教育委员会的成员,在旅游教育委员会平台中,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教育资源能得到有效整合。[2]

1.利用旅游企业的资源建设实景化实训基地。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游客,学生必须学会对客服务,培养情感服务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学实训环境必须是真实的现场,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顾客,进行全真环境的实景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也就是做到实训实体化。苏州文化国旅给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提供营业执照、网络销售平台、有经验的计调等资源,学校有计划安排学生在旅行社进行工学交替的实训,将课堂已经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学生进行导游服务经营活动的经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或进行自主创业。

2.将旅游企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整合为专业课程内容。旅游职业院校必须为旅游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学校要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主要是课程设置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如旅游企业设置哪一些岗位,这些岗位的职业岗位标准有哪些,都应该在旅游职业教育中体现出来。因此只有做到课程设置企业化,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接轨。

3.旅游企业专家与旅游院校的师资共享。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要实行行业化,可以聘请行业的资深经理、员工担任学校的兼职老师,这样可以与行业的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学校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借此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派青年教师分别在苏州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万豪酒店和苏州桃园度假村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学习,增强了教师企业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增强了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

(三)旅游院校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教育资源整合

各地的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都有一定的旅游教育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都是稀缺的和前沿的,也是旅游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同时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要顺利开展也需要旅游职业院校的配合。

1.发挥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引导学校办学方向,协调旅游院校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里,市政府就有很多关于旅游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旅游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和责任单位。比如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就提出鼓励旅游院校与境外学校的合作办学,引入国际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责任单位是市旅游局、市教育局、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市职业大学等;要求各旅游院校在专业方向选择、课程设置、学生实习等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形成各院校个性化的风格;推动校企交流和交叉挂职工作,使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相互转化,强化旅游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责任单位是市旅游局。[4]

2.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教育资源。旅游局为旅游院校提供了很多机会和资源,促进了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专业教师到旅游局有关部门挂职,及时了解动态。旅游局聘请旅游院校专业教师担任导游考证的评委,让专业教师准确把握现场导游考试评判标准,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旅游政府部门还为校企之间牵线搭桥,提供服务。

3.旅游院校为旅游政府部门举办活动提供资源。随着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活动日益增多,需要有关旅游院校协作,各旅游院校也在活动策划、人员、场地等方面积极配合。2012年,苏州市“苏式旅游”导游风采展示大赛就是旅游院校为旅游政府部门举办活动提供资源的成功案例。在苏州市“苏式旅游”导游风采展示大赛筹划阶段,旅游局领导和有关部门就到院校进行沟通,院校专门选派了了多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一起参与大赛方案的制定。旅游局委托拍摄导游大赛中的纠错视频短片,院校共同组织力量编写脚本、安排角色、现场拍摄、后期制作,视频短片得到了旅游行政部门的赞赏。

三、基于旅游教育委员会整合旅游教育资源的价值分析

依托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建立的旅游教育联盟,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旅游教育的基本规律,致力于促进苏州市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

(一)实践价值方面的分析

苏州旅游协会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经过各方努力,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召开了两届年会,邀请了各会员单位与会,共同探讨旅游教育资源共享、校企合作等问题。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实现了院校旅游专业自身的发展、构建了各个层次的旅游教育联盟、进一步探索了旅游职业院校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方式和路径、深入研究了旅游职业院校同政府机构沟通交流的模式、优化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二)理论价值方面的分析

关于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是我国目前各高校学者和旅游行政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旅游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整合的目标在于旅游教育结构的调整;推动力量在于通过运作机制的转换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整合的方式主要有合并和合作办学等。通过资源整合的研究从理论上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了解更多的国际国内的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眼光,有发展眼光,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

旅游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随着客观条件变化不断加以调整,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依托具有一定政府背景的旅游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整合一定区域的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交流信息、整合资源、研究学术、共谋发展,可以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业人才。

[1]李艳花,郁广健.区域性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职业——以西安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58-60.

[2]王伟伟,张莹,毛金凤.辽宁旅游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8-100.

[3]彭鹃.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探析[J].职教通讯,2012(14):8.

[4]卢小琴.旅游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2):258-259.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实训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