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的高素质“三创”型人才,是当今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造就大批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所以,中职学校开展“三创”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三创”教育包括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大部分。创造教育重在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重在引发创新理论及传授创新技法,培养创新品格;创业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三创”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体,创造、创新和创业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创造是建立新理论新方法,做出新的东西或新的成绩,强调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体现的对原有事物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更新和改造,是一个从有到优的过程;而创业则是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资源。基于创造、创新和创业的教育,不仅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而且实际上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人才培养过程。把三者统一在一起是可能且可行的,正是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创”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教育。
中职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归根结底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当培育的人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时,中职学校才能夯实自己的生存之基,找准自己的立命之本,拓展自己的发展之路。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知识经济主导着地位。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将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这个国家能否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对我国现行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也预示着对未来教育也将产生重大变革。职业教育作为现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建设性人才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现行教育体系是以应试为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被扼杀。中职教育应该也必须在唤醒学生的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有所作为,而中职学校开展“三创”教育,也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决策水平和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是确保企业高速、稳定、长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选好人、用好人、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汪洋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的关键。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创新离不开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员工。中职学校的职责就是要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员工,从某种角度讲,中职学校“三创”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中职学校开展“三创”教育不仅是企业的诉求,更是中职学校的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定“人人皆是天才”的信念,中职学生虽然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缺少创造力,他们缺少的只是信心和适宜的土壤。事业的成功与学历无关,优秀的企业家同样与学历无关。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有不怕失败的精神,他们不甘现状、好折腾,这些正是草根创业者们所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职学生更具有创业的天分和优势,扎扎实实地在中职学校开展“三创教育”,是一件很有必要、很有作为的工作。
作为教育活动的实体,学校应首先构建“有深刻思想认识、有坚强组织领导、有浓厚文化氛围、有健全运行机制、有优厚激励政策、有稳固实践基地、有充分物质保障”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全校共同参与、联动运行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体系。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职校可以考虑推进“三创”教育的三点措施。
在“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和锻造创业精神”的“三创”思维模式指导下,中职学校必须上下统一思想认识,那就是能够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和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贯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方方面面。坚持以科技学术为中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认真扎实地做好科技学术活动的普及工作,增加其群众性、基础性,形成以科技学术为龙头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科技学术的气息,努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实践中,可让各级各类科技学术类学生社团和学生织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主体和组织主体。例如,可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比赛,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也应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精英教育,举办的各种竞赛也绝不是精英竞赛,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加入,奠定创新创业活动扎实的群众基础。
任课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专业素质。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重要内容。新的世纪,职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学会适应,要正确引导学生懂得时代的发展,由自己来求出路、求发展,用超前意识去进行考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将自己在社会中定位,确定谋生方向,选择最佳职业。这是真正意义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实施中,任课教师可以灵活地结合学科特点,除了采用案例教学,还要让学生走上社会,自己调查研究,通过访问成功小企业,尤其是向职校毕业生中的成功者请教,自己感受社会的创业大潮,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独立性、创新性、吃苦耐劳敢于冒险的精神与必胜的信念。针对目前职校生心理品质较差的实况,要不断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排除心理障碍,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奋力拼搏的精神,为日后成功创业、战胜创业路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打好基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教学主体。(1)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勇气。这是一个科学创造、技术创新和开创事业的黄金时期,中职校要鼓励学生敢立涛头,勇当弄潮儿,勇于艰苦创业;(2)要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要破除一个模具塑造所有人的培养模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施行“创新学分制”。对中职生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者取得发明、专利,或者优秀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经专家评定,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免修相应选修课程。
因此,要在全体学生中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有了一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才能为中职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才能为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