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2013-02-01 11:19:04陆道明毛燕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学生

陆道明 毛燕华 杨 珍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镇江 2120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让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增加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一些高校和学生对该门课程不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随便到哪个单位盖个章,写一份实践报告便算完成了,学校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另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明显的专业特色,学校一般也没有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得到充分应用,真正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值得思考。

目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因场所、教学计划、教师工作量核算等问题,实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大部分实验都是走马观花。如果将实验教学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各专业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便可弥补教学方面的问题,又可拓宽教学视野,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使社会实践课程更加有意义。

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社会实践方案

目前,我国高校各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一套既适用于实验教学,又适应于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方案。

在理工科教学计划中,往往都有综合类、设计类的实验课时要求,如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等,该实践类课程一般都安排1~2周的课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类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实验数据往往没什么意义,学生也只是熟悉一下实验过程,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如果将该类课程划分到社会实践课程中去,即可以节省教学计划中该类课程的学时支出,又可以让专业知识丰富社会实践,势必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计划具体实施中,实验项目一要考虑有服务社会的意义,二要考虑参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层次,同时兼顾教学计划所设计的课时要求。比如,化学分析专业可以进行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测定;环保专业可以进行河水中COD含量的跟踪调查;食品专业可以进行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等等。制定的实践项目内容可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及教学计划做相应的修改。

合理安排课时,配备实践指导教师

1992年6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提出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4周,研究生、专科生不能少于2周。在实际制定教学计划时,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课时在不同高校有所不同,但一般安排2~4学分(每周1个学分),一般在3~4学期来完成,每个学期平均约1周时间。这样的设置,既可以让大学生有充分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而教学计划所安排的课程设计、综合类实验也一般为1周左右,在课时安排上与社会实践相吻合,因此,具备了两类课程合并教学的可能性。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遇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知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面对社会实践问题无法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合并教学的社会实践来说,指导教师配备更为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有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假期里进行。这种安排涉及学生住宿、饮食及实验场所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根据课程表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其安排在正常的教学周内,避免学校放假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同时,还应进行分组实践活动,每组学生控制在8~10人,即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又容易让接收单位接纳。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可按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量来计算。

实施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等院校的教育宗旨是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处理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育理念和方式与初高中教育完全不同,大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与社会实践合并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大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开始前,根据学生人数确定社会实践项目,采用抽签或自愿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定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根据实践项目分别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实验方案,并将方案交指导教师进行评判。学生通常只会查询实验内容,而忽视了对实验难度及可行性的分析,查询的资料绝大多数都不可用。此时,需要指导教师进行引导,通过反复查询资料,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在一般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根据已知的实验步骤和配好的试剂进行实验,缺乏试剂配制和仪器调试能力,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得不到训练。合并教学后,小组成员根据实验方案,自己准备所需的仪器、试剂和材料,自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教师监督下进行试剂配制、实验预做、现象记录及分析,最后根据实验过程和数据,在指导教师认定后,完成实验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学生从头到尾地了解了实验的全部过程,为以后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打下了基础。

在实验中,指导教师可根据现场实时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同时可鼓励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解释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拓展成果应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结束后,如果只是单纯地写份社会实践报告,那实验数据就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学生对实验也不会重视,社会实践的意义就得不到体现。只有将实验数据变成有用的资料或写成科技论文,发表在期刊杂志上,才是实验成果的最好归宿。一篇发表的文章,会让学生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会大大振奋学生学习和实验的兴趣,使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有意义。

在实验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教学生科学探索的实验精神,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科学地记录实验数据,及时总结实验心得,对存在疑问的数据应重新测定,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使实验数据真实、可靠。此外,还应教学生如何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完成论文发表,使实验数据服务于社会。通过实验过程和文章写作,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势必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的说来,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顺利走入社会。实验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社会实践是为了锻炼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两门课程的结合,不仅可以完善两门课的教学目的,还可以通过自主教育增强学生的实验自学能力、沟通能力,为科技论文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 刘早.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1(7):21.

[2] 何文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湘潮,2010(12):57-58.

[3] 张雪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的构建 [J].科学咨询,2012(7):31-32.

[4] 陈曦,石新明,潘小俪,刘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10):44-47.

[5] 罗艳丽,王文全,郑春霞.综合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61-162.

[6] 杨斌.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6):98-99.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学生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