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会展管理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3-10-11 11:50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设置

杨 婕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我国高校会展教育现状

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会展业正在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举办的各级各类节事活动在6 000个(次)左右。具有1∶9拉动效应的会展业为各地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和当地形象的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会展教育也随之迅猛发展,并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月批准第一批高等院校设立会展专业,本科专业名称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科名称为“会展策划与管理”。截至2011年,全国已有187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包括本科和专科),其中,2011年新增31所,占总数的16.6%,学生规模达到10 176人。在我国招收会展专业新生的187所高校中,高职院校为145所,占77.54%。与之相对应,高职招生数占招生总数77.78%。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是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在187所高校中,“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占三分之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占五分之一,另外有两个专业占十分之一左右,“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会展学历教育的主体。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许多高校也开始提供会展管理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如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由此可见,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体系正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在专业设置、学科体系方面,我国高校的会展专业主要设在旅游学院或旅游系、艺术系、外语系,其中尤以设在旅游学科体系之下的为多。

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在我国举行。在此热潮推动下,全国23个省市出台了“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60多个城市已经设立了会展管理机构。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据了解,“北上广”三大会展城市会展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与求职者的比例为:北京 8∶1,上海 10∶1,广州 8∶1。 从岗位需求层面上看,招聘需求最大的是下面五种人才:会展设计师、会展项目策划、会展销售、项目经理、服务员。

目前,除了热点展会集中城市“北上广”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集聚需求外,随着会展场馆的新建和大型、中型国际国内展览会的举办,国内一些二、三线城市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可小觑。以无锡为例,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排名前5位的大中型城市之一,其主要会展场馆有4个: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无锡市体育会展中心、江阴国际会展中心和宜兴国际环保会展中心。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灵山圣会、徐霞客旅游节、亚洲邮展和太湖汽车博览会等15个国际国内展会,参展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在无锡,三星级以上酒店有10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有23家。根据《无锡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报告,至2014年,无锡会展活动数量和展览总面积年均增长将在15%以上,规模以上展览总数将超过35个,展览总面积将超过50万平方米,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将在10个以上,将形成1~2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会展品牌、10家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企业和会展配套服务企业。由此可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都将促进无锡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对于会展业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人才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国外活动管理与国内会展教育内涵辨析

我国许多院校在设立会展专业时寻求与国际接轨和合作办学。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技术应用大学合作创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开创了国内会展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先河。国外会展管理专业的名称为“Event Management”,翻译成中文为“活动管理”,其内涵远远大于国内对会展业即会议和展览的认知。在国外学术界、业界和行业协会,普遍认可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节庆活动、奖励旅游等事件活动都包括在活动管理内。源于国外会展涵义的界定,国外会展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通常实行模块化教学,例如,德国的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展览、会议、大型活动管理及展示设计与搭建等五大模块。借鉴国外的会展管理教学模式,我国的部分高校已开始实行教学体系改革。如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按照“活动管理”教育的规律,采取项目驱动型会展模式,并采用“基础课+方向课”的模式,以增强学生对不同活动项目的操作能力,旨在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国外会展管理教育的常见模式

教育层次和学位体系 澳大利亚的会展管理教育起步较早,且层次多样。澳大利亚的大学主要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澳大利亚的应用型大学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定的区别,其学位和社会认知度都与研究型大学一致,只是在专业设置和科研两方面与研究型大学有一定的差异。从总体来看,澳大利亚的会展教育培养体系比较全面,包括本科生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以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的会展教育为例(见表1),从所授予的学位层次来看,本科生文凭教育阶段主要由单一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组成,由商学院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需完成24门课程,其中9门基础课程,7门专业课程,8门选修课程,每门课10个学分,共240个学分,并且需要在与会展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实习至少满250个小时。研究生文凭教育包括研究生课程证书和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证书需完成4门课程,硕士学位需完成8门课程,其中包括4门必修课,4门选修课,每门课10个学分,共80个学分。本科和研究生授予学位的专业都是会展管理,并且属于商学学科体系之下,这主要是因为会展管理专业涉及工商管理商科体系中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内容。

表1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会展管理的学科设置和学历教育情况表

课程设置 格里菲斯大学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其会展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会展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格里菲斯大学的会展管理专业学制为3年,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别。其中,必修课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共24门课程(见表2),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前需要在与会展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累计实习至少满250个小时。从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深度由浅入深,以工商管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导向;课程设置涵盖全面,包括会议、展览、节事,此种“宽口径”课程设置方式能使学生掌握多种不同项目策划、运作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并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另外,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并在专业课程中贯穿实训环节,以此体现会展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使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下进行项目操作。

总体来看,澳大利亚会展管理专业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模块化教学,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涵盖了会展管理的整个流程:研究策划、计划、组织营销、现场管理和展后工作,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环节。但是,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涉及展览管理模块,这是由于展览行业专业性较强,此方面的教育在国外主要由展览行业协会承担的原因。

表2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会展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表

对我国高职院校会展管理专业教育的启示

应以行业需求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高职院校的会展管理专业建设目标应是树立“行业需求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专业建设理念,立足本市、本地区行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各类技能型岗位要求,培养适应地方会展行业发展的高职技能型会展人才。地方会展业的发展与当地政府对行业的扶持密不可分,如无锡市会展办颁布的《无锡市服务业(会展业)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无锡市政府将对符合条件的市重点展览会按照企业实际支付场租费的4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100万元。随着地方扶持展会政策的出台,必将吸引一系列知名的会展公司进入当地市场,从而加大对当地会展业人才的需求,促使高职院校与更多的会展企业加强互动了解,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应确立服务、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展产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日趋多元化,即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会展管理专业应以培养会展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实施岗位主导的,服务、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是灵魂,文化艺术是基础,技术技能是支撑,据此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并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应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会展管理专业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依据此模式,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实训课和职业技能选修课。此外,我国高职院校的会展管理专业应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采取模块化教学,如会议模块、展览模块、节庆模块等,每个模块下辅以管理、策划、营销、运营及风险控制5个子模块。2008年奥运会后,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展览和会议进入了我国市场。因此,国内高职院校会展管理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可以实施双语教学,以此培养国际型会展人才,适应未来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由于会展行业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和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依据高职院校三年制的学制特点,建议第1~3学期,学生的学习应采取课堂教学、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在第2学期末安排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所必需的理论及实践课程,特别是在第3学期末,要安排2周综合性项目《会展活动策划与设计》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本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在4~5学期安排实施校企结合的学习,即让学生进入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实践。第6学期在2月底返校集中学习,主要针对岗位需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学时应超过40%。

应注重专业师资的培养 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会展专业专职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但一部分教师并非从会展专业毕业。此外,大部分会展专业教师只有在校讲授课程的经历,没有或很少有在会展企业实践的经历。因此,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师资的素质,应鼓励教师到会展企业挂职锻炼,以此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实践课”和“纯实践课”,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此外,高职院校应经常邀请业界人士来校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宣讲。如在会展专业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邀请会展企业高管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在学生专业定岗和就业定岗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

应加强实用性教材建设 近年来,随着各地院校新设会展专业,会展专业教材的数量已由前几年几乎空白的状态得到改善。但目前国内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新性的特点。鉴于此,国内的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并翻译国外部分经典会展教材,如Professor Donald Getz的《Event Management&Event Tourism》可以翻译成《会展管理和会展旅游》,作为我国高职院校《会展旅游》和《奖励旅游》课程的教材。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行业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的扶持力度等等。因此,高职院校的会展管理专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地方和区域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1]戴光全.中国节事旅游:发展·问题·展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14.

[2]丁萍萍.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C].北京:2011年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会展业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北京,2011.

[3]苏彦朝.我国会展教育不能满足会展企业需求的原因[J].新远见,2007(4):89-92.

[4]无锡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EB/OL].(2012-04-13).http://www.wxexpo.gov.cn/html.

[5]王春雷.美国会展职业认证培训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5(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133-136.

[6]王春雷.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会展教育的启示[J].中国广告,2005(3):85-88.

[7]王春雷.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科学,2010(6):84-92.

[8]徐红罡,罗秋菊.国际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04-308.

[9]无锡市服务业(会展业)资金管理办法[EB/OL].(2012-03-23).http://www.wxexpo.gov.cn/html.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设置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