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2013-02-01 06:45杜君英
职教通讯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社区

杜君英

“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杜君英

课程在社区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居民学习的载体和媒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立足社区、以人为本原则,确立“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开发模式,包括调研居民学习需求、确立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关键环节。当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工作还需在科学规划管理课程开发、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明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主体、建立专业化的课程开发队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面做出努力。

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社区教育课程是由区(县)社区学院、街道(镇)社区学校、居委会(村)教学点面向社区居民就近开设的,它们是社区教育的中介和载体,是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社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社区教育课程在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已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成效,但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相对薄弱。因此,研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特定模式,以指导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成为必然要求。

一、“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的提出

模式是理论的具体化,又是经验的抽象概括。一方面,它可以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经概括、归纳、综合而提出,经实践普遍检验后上升为理论;另一方面,它可以在有关理论指导下,经类比、演绎、分析而提出,进而到实践中加以应用,使其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1]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所遵照、依据的样式、模本或范例,是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提炼、归纳、总结而成,并继续导引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实践的一套理论,一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物。

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台湾学者提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活动课程模式,包括启发宣传社区教育理念,由上而下执行有关决议精神,组织成人教育、职业训练、青年活动、政治讨论和家庭等活动,提供社区教育所需设备,发动社区自愿者等步骤。大陆学者黄健提出“需求导向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2]以此为启示,从我国社区教育实践出发,在社区教育课程观引领下,笔者提出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即以社区与社区人互动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为中心,从学习需求调研开始、沿确立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到实施评价课程而展开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不断发现和解决、消除“社区发展中的问题和居民生活中的障碍”是这一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见图1)。

二、“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预设和原则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南。贯穿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每一个流程中,从而成为其基本依据”。[3]“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要求必须遵循立足社区和以人为本两大基本原则。

(一)立足社区

社区教育课程是在社区范围内展开的。一般认为:“居委会和各种‘单位’的管辖范围以及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范围均被视为社区界限”。[4]由于历史、文化、经济诸因素的影响,处于不同区域、城市的社区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仅每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有差距,而且每个社区人群组成的多元化也导致居民教育学习等需求的多样化。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当立足社区、以本社区发展中的问题、要求为依据,以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的素养和生活质量为宗旨,确立“社区本位”原则。

图1 “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研发模式

“立足社区”原则要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从需求调研开始,直到课程评价,都要从本社区的现况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设计体现社区特色的课程科目。

(二)以人为本

如果因地制宜、立足社区、以社区为本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那么因人而异、贴近居民、以人为本则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落脚点。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服务的,但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为了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服务的。人既是社区教育课程的客体,又是社区教育课程的主体,离开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实际,社区教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终结点,满足“人”的需求,进行“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将人视为主体。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通过了解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调动社区成员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出对人的服务性。“只有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和安排,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5]

三、“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

(一)调研学习需求

实际上,需求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体,也包括组织、环境、国家或全局;需求的时限不仅包括眼前,也包括长远或根本等。这就要求我们对需求要从多视角、多层面做全面、完整理解,把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个体需求与组织需求、眼前需求与长远需求、主导需求与多样需求等恰当结合,科学处理。这样调研出的学习需求才会符合实际,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的社区教育课程才能为学习者和社区发展服务。

针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需求调研中存在的“以供代需”现象,依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规律,确立“以需定供”的调研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了解、调查社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不以主观设想代替居民所需,想当然做出判断和取舍,按照社区和社区人发展需求确定课程类型及科目。

做好“以需定供”的需求调研工作,需要健全完备课程开发调研队伍。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调研工作的主要机构和人员应该包括:对社区教育承担指导协调作用的机构,如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学校等,以及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专家、社区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和社区学习者。

在需求调研中,无论采用问卷式、座谈会,或采用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等调查方法,都必须坚持社区教育课程及其科目要“以需定供”,即在充分了解、把握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中的“问题”基础上,拟定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程及其科目。

(二)确立课程目标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学习要解决学员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这门课程(学科)对参加学习的学员有什么功用?”。也就是说,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者,在制定课程目标之初,就应当牢固树立以学员为中心、帮助学员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既不要提出过于专业化、与社区学员相距甚远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忽视或产生课程目标缺位的状况,从而体现课程目标必须实现的一般教育的功能。

由于学员、社区、学科这三个因素交互作用,因此,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普通课程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典型例子,这为确立社区教育课程目标起到了很好的警示。社区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应立足于解决学员和社区发展中的问题,帮助学员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课程目标越是能够贴近学员实际,反映学员真正的需求,符合社区建设和发展要求,就越是能够赢得学习者的欢迎,随后进行的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也就越顺利。

在确定社区教育课程目标时,还需注意两个问题:(1)避免仅凭个人经验来确定课程目标;(2)在科学分析理想状况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之后,再来确定课程目标。社区教育课程目标并不单由社区教育教师和管理者制定,而要由管理者、教师、社区学习者三位一体来制定。“有社区民众参与课程规划设计,才能有效反映社区民众的需求”。[6]坚持把一般课程理论与社区教育实际相结合,总结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形成社区教育课程专家队伍,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

(三)选择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7]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以“学科逻辑顺序”和“问题中心”为依据。

1.以学科的逻辑顺序为依据。逻辑顺序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史上,“传统教育”主张根据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意指把课程内容的重点放在逻辑的分段的顺序上,强调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的排列。[7]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科本身的体系,是因为学科体系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只有学习科学的体系,学习者才可以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且,每门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某一部分内容总是既以另一部分内容为基础,同时,又作为其它部分内容的基础。一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概念体系。

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也应考虑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以“中老年心理健康”课程为例,该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中老年心理健康概说”、“中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中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隐患”、“跨越中年——给中年人的心理建议”和“笑对晚年——给老年人的心理建议”,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类似这样“以学科的逻辑顺序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的例子,特别多地体现在“文化与素养”系列社区教育课程中,如道德修养类、科学素养类、文化涵养类、公民意识类等社区教育课程。

2.以问题为中心。由于社区教育课程不像普通教育课程那样,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设计,不强调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所以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以单元为内容单位,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问题或一个主题,通过单元的组合形成课程的整体内容体系。[8]

如“钩针编织”课程贴近社区居民生活,解决居民“提高手工编织技术,美化生活,增强转岗就业能力”问题,内容围绕“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把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组织。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社区教育课程,无论是职业与技能系列,还是生活与休闲系列,其内容的组织都是基于居民的“问题”,最终也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是人文与素养系列的社区教育课程,其中有一些在内容的组织上,也是基于“问题中心”,比如“远离毒品”、“走进世博会”、“电影漫步”等课程,分别针对“毒品危害日益严峻,迫切需要遏制和控制”、“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居民需要‘了解世博、关注世博、参与世博’”、“居民需要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电影艺术鉴赏力”等居民生活中的“问题”,组织了相关单元(主题)内容。

(四)实施与评价课程

社区学习者享有充分的课程目标制定权和课程内容选择权,社区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应贯彻“以社区学习者为中心(Community Learner-Centered)”的指导思想。社区学员大多是成人,成人有自我负责的概念和能力,故社区教育教师不同于基础教育教师的地方就在于,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社区成人学习者的责任意识、自主能力,将社区学习者看作一个有价值的创造者、思考者与问题解决者。

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它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7]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取社区教育课程实施后的反馈信息,改善课程的效能。具体而言,一是使学习者较好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二是使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好地改善、调整社区教育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获得居民对课程更高的满意度。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依其目的分为对学员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三方面。通过对学员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使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此类评价可以由教师来评,也可以由学员自评。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深刻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较快改善教学效果,此类评价可由社区教育专家以及学员来进行。在这两类评价的基础上,再对整个课程开发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即社区教育课程对改善社区环境、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素质所起的作用。

四、“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直接缘起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紧迫意识,即深刻认识到社区教育的成效与课程开发的成效密切相连。有了这种紧迫意识,就要树立系统思想,明晰课程开发基本思路:从科学规划管理课程开发到整合利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再到明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主体,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等。

(一)科学规划管理课程开发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需要科学规划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课程专家、社区教育管理者以及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是做好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调研,借助问卷调查、焦点小组(focus group)或个别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定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内容,从而做到“以需定供”,避免“以供代需”。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课程开发的科学规划管理。课程规划管理是对课程总体的安排管理,通过规划课程编制的参与部门和人员,确定课程开发的具体类型;通过规划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提供适合社区学习者需求和水平的课程内容;通过规划课程实施的方法与途径,保障课程实施落到实处;通过规划课程评价的原则方法,实现课程实施持续发展。

(二)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需要整合利用人力、物力、其他课程等资源。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人力资源,包括社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社区教育机构领导、社区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普通教师以及普教系统相关专业人士等。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内其它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和社区成员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其重要前提是充分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对社区现有各类课程资源开展调查,全面掌握课程资源的数量、种类、质量、结构、功能等基本信息,建立起课程资源信息库,挖掘和盘活区域资源,服务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从宽广的视角关注课程,做到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资源的“双开发”,有形课程资源和无形课程资源“双整合”。

(三)明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主体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需要明确教育系统的课程开发主体地位。目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呈现出多主体并存的局面,有教育部门、各机关部委办局、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然而,上述开发主体并非专业从事课程开发研究工作的。因此,实际上,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缺失的。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沟通合作、各司其职。从宏观视角看,政府可以建立规范化的政策制度,明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主体单位的职责、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从微观视角看,教育系统可考虑建立起专门的社区教育研究机构,规定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其具体职责,引领各单位的课程开发工作。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区学院的龙头作用,挖掘、开发、审核、评估各类课程资源。

(四)建立专业化的课程开发队伍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需要发挥专业化的课程开发队伍的作用。一是要吸纳专业的社区教育人才加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来,保证课程开发品质;二是系统培训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使其掌握社区教育课程的理念和基本理论,具备专业人员的素养。同时,建立社区教育教师和课程的评估体系,通过科学评估课程及教师的教学,开展反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质量和教学水平。另外,为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还可以在必要时建立课程开发员制度,保证专门人员开展课程开发研究。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两大基本优势是教育的开放性和现代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征,在当今信息社会地位愈加重要。社区教育课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空中教育”、“全天候教育”,不仅可以较好解决高水平教师缺乏的问题,推进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广泛开展,更重要的是,使课程开发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优越条件。通过网络连接、共享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具有特色性的学习共同体,提高课程传输的效率。目前全国一批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大力建设市民终身学习网,通过自建、共建、外购等方式,积极开发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当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已经成为社区教育发展中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它使居民的终身学习变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的自由状态,为有效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李建兴.社区教育与课程设计[A].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成人教育[M].台北:台湾书店印行,1990:123.

[3]蒋逸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电化教育与继续教育,2010(3):93.

[4]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5]乔维德.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实证调查——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2(2):64.

[6]林振春.社区营造的教育策略[M].台北:师大书苑出版社,1999:187.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6,117,149.

[8]李惠康.上海社区教育课程指导性大纲[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Mode Stud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n“Demand-orien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Du Jun-ying

Curriculum takes a very importantposi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which also is the l-earningmedia and platform for all residents.The developmentof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should be based on the needs ofwhole community and the idea ofhuman-centered principle,and italso should establish the“demand-orien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mode.In thismode,study-ing residents’learning demands,establishing curriculum object,choosing and organizing course’s contents,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curriculum are key sections.Atpresent,the developmentof community education coursesneeded in the developmentofscientific planning andmanagement courses integrate community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a clear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body,the establishmentof a specializ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and the use of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means tomake efforts.

demand-orien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community education;curriculum development;mode

[责任编辑 曹 稳]

G710

A

1674-7747(2013)07-0005-05

杜君英,女,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市民学习指导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社区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社区大作战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