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工教育文化建设透视:问题与对策——基于广州市技工院校考察

2013-02-01 06:45肖慧媚
职教通讯 2013年7期
关键词:技工活动学校

肖慧媚

现代技工教育文化建设透视:问题与对策
——基于广州市技工院校考察

肖慧媚

广州技工教育已初步呈现“广州模式即政校企一体、工学评一体、技艺道一体”的文化特色。但是,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对技工教育文化建设内涵有待清晰、技工教育文化特色有待鲜明、技工教育文化建设参与主体有待平衡等。通过对问题进行解析进一步提出改进之策:科学论证,优化文化建设规划;合理安排,活化文化建设机制;明确内容,量化文化建设指数;归纳提炼,内化文化建特色。

技工教育;文化建设;问题;对策;广州

技工教育文化是指技工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在特定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度、师生行为和校园建筑景观等方面的综合统一,是职业教育文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升到空前地位,并确定2012年为“文化年”;广东省“十二规划”明确提出“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全面提高发展软实力”。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广州市技工教育由规模发展跨向了内涵发展道路,由技能发展走向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一、广州市现代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州技工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工教育“广州模式”即“政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工学评一体”的培养模式、“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技工教育校园文化是技工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广州模式的引擎下,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虽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技工教育文化建设内涵有待清晰

1.对“技工教育文化”内涵理解不全面。这导致在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认识与系统规划。从调查来看,广州市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层次性、类别等特性方面的认识,有些学校偏面地认为,学校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特色教学实训基地就代表了学校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或是将校园文化与德育混为一谈。在自主设计的文化建设问卷设计中,在技工院校的哪些方面最能体现文化价值选项:学校社团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师生言行、学校建筑及环境美化、其它等六个选项中,其中56%的选择学校管理,20%的选择学校建筑及学校美化,15%的选择学校社团活动,选择师生言行的仅占了5%(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技工院校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渗透力度取决于学校管理,而学校管理层面对文化建设突出为战略、体制、方案等宏观层面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管理的较为少见。就目前考察的范围而言,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缺乏整体的规划与规范的管理体系,更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将文化建设物质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从而难于将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融合在一起统筹规划。

图1 “技工院校哪些方面最能体现文化价值”调查结果

2.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全面还表现为在文化建设活动主体方面不够明确。在调查中,当问及“在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中,请按重要性次序选出前5项重要场地或载体?”时,被选择率前五选项依次是“社团活动为70%”、“文化活动为64%”、“课堂为62%”、“学生文化活动中枢为58%”“校园传媒为53%”,而这些选项的活动主体却是以学生为主(如图2所示)。由此可看出,文化建设针对的重点对象局限于学生,忽视了其他主体尤其是教师这一活动主体。由于缺乏教师文化所表现的主流文化的张力,师生文化难以形成一定的全力,尤其在技工教育文化活动过程中,应该视“以学校活动”为主体的师生共同体,任何一方活动主体的偏颇,都是对技工教育文化建议内涵识读的误解。

图2 “在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中,请按重要性次序选出5项重要场地或载体?”调查结果

(二)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特色有待鲜明

技工教育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技工教育文化符号、校园环境、学校管理等方面。广州技工院校长期秉持“技能至上”的办学过程中,在文化特色建设方面稍逊色,尚不能全面体现广州技工教育的品牌文化。(1)从学校文化符号来看,学校文化符号是具有学校特殊内涵或特殊意义的标识,主要体现于校训、办学理念、校风、校歌等方面,但广州技工院校的“创新”、“以人为本”等校训符号,不具备创新与代表性,尚未与学校的发展特色具体结合,尚未与校园文化特色熔为一炉,停留于抽象意义,不具备“特色品牌”推广效应。(2)从校园环境来看,虽然有少数学校注重具有技工教育元素的雕塑和建筑,如象征技能大师的鲁班塑像,但大多数学校缺乏有技工教育涵义或专业特色的建筑符号。(3)从学校管理方面来看,广州市技工院校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对接,但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在企业界已经相当成熟,在与学校的具体情景相结合时,学校缺乏具体的个性化运用与创新。

目前,广州技工院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建设技工教育文化,均处于基础完善阶段,技工教育特色个性不够鲜明,因而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以社团文化活动为例,在问及“您认为我校的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时,有21%的人认为,活动缺乏创意、29%的人认为,活动的参与性差、31%的人认为,活动的实用性不够强、19%的人认为,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如图3所示)。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若缺乏创新性与特色,便会降低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文化活动的质量,最终达不到文化活动的目的。那么技工教育文化活动需可以在哪些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呢?在技工教育文化内容调查中,以“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侧重于(可多选)”为选项时,选择“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锻炼”占到50%,而社会道德与责任感内容方面超过60%(如图4所示),可见,对于文化建设特色方面若要有所创新,在学生实践活动及社会道德与责任感方面有望争取突破。

图3 “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

图4 “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侧重于?”调查结果

(三)技工教育文化建设参与主体有待平衡

技工教育文化建设是多方参与共同作用的过程,由一定的文化类型构成,主要体现于各式各样不同类型文化的渗透,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别是技工院校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技工教育文化起着决定作用。

技工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一般以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为导向,以培养企业所需要技工技能人才,但从所调研的技工学校来看,与行业、企业合作层次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仅限于一些学校的若干专业领域,尚未形成技工教育文化共同体。技工教育合作办学的各主体中,在政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参与技工教育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有限,有些甚至只能提供实习基地或实习岗位。在调查企业参与方式中,47%的人认为,是提供实训实习基地或岗位;38%的人认为,参与技工院校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领导部门,尤其是资源调配方面表现的力度要加强,而政府在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中主要做的工作,53%的人认为,制定纲领性的政策指导;36%的人认为,提供经费支持。这说明在政、校、企联合作用于技工教育时,虽其地位与作用在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是有差异性的,但是就联合作用的内容与程度而言,尚没有达到文化引领层次的交流,从而发挥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二、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归因分析

(一)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不够系统

学校发展往往以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的目标为牵引,如学校招生数、专业设置、师资匹配、校舍建设等均有明确的量化数值指标,但在文化建设量化指标方面显得薄弱。因为文化的影响价值具有延时性,它的效用不会立竿见影,因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或没有即时的成效感,多数对文化建设仅停留于理念与认识层面,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特征及规律,也不会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当中,作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蓝本,也就失去了在一定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背景下积极地开展文化建设的指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在校师生对文化建设的热情,导致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不够全面与系统。

(二)文化建设基础能力不够强大

文化建设基础能力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有实质性的、可视化的物质基础设施,有学历层次、教龄年限、专业领域等科学匹配的人才队伍,有实力强硬的合作单位等内外兼济的能力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能力是文化建设资源优厚与否及资源综合运用的重要体现,只有当文化基础能力的软硬件合理调配,才能共同形成强大的文化建设基础能力。真正的强大是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技工教育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在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应纳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方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因为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缺少创新,文化建设不能真正地腾飞,导致文化建设基础能力的弱化。另一方面,基础能力建设主体的主观意识与主观行动能力,对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能力发挥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已经提升到一定层次,但建设落实的实践能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薄弱,也体现出文化建设基础能力不够强大。

(三)文化建设人本意识不够浓厚

技能教育的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标准”规范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内容,一味地追求科学工作世界的教育,将会导致“人”机械化,缺乏日常生活世界的生机。正如杜威所言,“对很多人来说,‘谋生’和他们所谓‘过生活’是很不相同的经验模式。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任务是使快乐的情境普遍化,以便每个人在谋生时都过着生活,并且享受他的生活。学校教育功能在于使个人发现一种职业或职业中心,不论在职或不在职,他都能围绕这个中心组织他的生活”。[1]在技工教育过程中突出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景等职场专门化的训练,导致技工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以攻“职”为中心,以学“器”为目标,易于将“人”与“职”、“器”本末倒置,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因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行为,不要因为“文化”而“文化”,为“活动”而“活动”。在组织技工教育文化活动时,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构建以教育主体与教育参与者快乐的活动情景,使得文化精神“悄然无声”地渗透。

(四)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够合理

文化建设机制是文化建设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就目前所考察的情况而言,尚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主管部门专门化进行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使得技工教育文化建设任务分散到各部门,难于统一落实。从文化建设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过程来看,分散的各运行机制缺乏高效协调与沟通,使得文化建设缺乏有组织、有系统的建设机构,导致文化建设计划难以真正有效的实践。尤其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得文化建设各运行部门产生相互推诿及各行其事的现象,难于科学化地发挥文化建设机制的合力。

三、广州市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探讨

广州技工教育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快建设富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技工校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文化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战略使命。

(一)科学论证,优化文化建设规划

学校发展需要宏观战略指导,加强学校发展规划并确定阶段性目标,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要将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年度”或“阶段性”规划工作。在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时期,认真学习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建设精神纲领,“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为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办学水平,注入企业行业先进文化要素。同时,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加强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以文化建设问题为出发点,探索出适合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为文化建设科学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强化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统规划。

(二)合理安排,活化文化建设机制

机制是指一事物的构成各要素、功能及相互作用关系。文化建设机制是指在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以文化建设宗旨为指导,将文化建设活动各组成要素条块化分解,理清其功能,明确其相互关系,并以专门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能与责任。专门的文化建设机制从文化建设活动蓝图、实施、控制、评价、再运行等循环管理过程中,做到运行有致,条理清晰,灵活应变。在落实文化建设方案时,各部门间责权明确,相互协调,真正将文化建设从文本层面转化为实践行动。调动各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重点突出师生间的配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机制的协调发展。

(三)明确内容,量化文化建设指标

文化建设是以一定的活动内容为载体的,广州市技工院校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主要从思想道德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心理健康活动,从技术技能方面以技能比武为切入点,而文体艺术方面则表现为文艺汇演、体育节等,相对于其它城市兄弟院校而言,这些对于广州的技工院校来说,已经进行地有声有色并已经相当成熟了。技工院校在自主探索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使整个活动过程按照明确的指标进行,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实施活动方案、监管活动行为、评价活动过程等,尤其是评价活动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如对活动资源利用评价、对活动切实效果评价、对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创新之处评价等。系列的活动内容只有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行为、科学的管理开展,才能真正地将文化建设活动落实到实处,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归纳提炼,内化文化建特色

技工教育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应体现于“创新”二字,创新是任何组织机构赖以生存的灵魂。创新式技工教育文化体现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行动,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人人有口碑,提升文化穿透力,扩展文化辐射力,使“特色”深入人心。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尤其应注重发展创新能力,使整个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创新文化建设体系,将学校文化建设分为各个子文化体系并支撑整个文化体系,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优化文化管理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9.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 tent_1978202.htm,2011-10-25.

Modern Mechanic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Problem s and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Guangzhou Mechanic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Xiao Hui-mei

Guangzhoumechanic education ispreliminary already present“Guangzhou isamodeofadministration mode,engineering evaluation,a skillway one”cultural characteristics.Guangzhou mechanic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such as themechanic education cultur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clear,the mechanic education culture needs to be bright,themechanic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subject to balance,etc.;Improvementof policy:scientific verification,optimiz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Reasonable arrangement,activ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mechanism;Explicit content,quantitativ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dex;Inductive refining,internaliz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 education;culture construc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Guangzhou

[责任编辑 曹 稳]

G710

A

1674-7747(2013)07-0020-04

肖慧媚,女,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与发展。

猜你喜欢
技工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从技工到英雄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技工与专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