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应宜逊
(作者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实现经济“转型”,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当前经济工作的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就是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提出来的。为了促进当前经济工作与“转型”,笔者提出下列三点建议:
第一,应当取消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并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调整”后,不再对各地的GDP与人均GDP进行排名,而仅仅对各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进行排名。迄今为止,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体系中,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这样做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也因此,早在6、7年前,就曾经探索过用“绿色GDP”来取代GDP,但因“绿色GDP”的界定、操作存在重大困难而作罢。当前,“取消考核GDP”的现实需求更为迫切。一则取消GDP 考核是抑制乃至消除“GDP主义”的必要措施,既有长期需要,更有现实需要。众所周知,GDP主义乃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必须努力抑制与弱化。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需要“稳增长”之时,更需要努力抑制、弱化GDP主义。二则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作为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这样的改革,不仅操作上不存在大的困难,而且还有其他众多好处。比如,有助于压缩GDP中的“水分”,使得经济增长数据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更关心民生实际,进而改善、密切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
第二,切实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实现经济“转型”,就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各类经济主体造就较为公平的经营环境。重要措施之一便是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央行7月19 日宣布,自2013 年7 月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 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一措施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似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强、步子大,遵循“先贷款、后存款”原则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这次“调整改革”之后,欠合理的利益结构不仅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反而会更加扭曲。这次“调整改革”前,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放开,存款利率则只能够上浮10%;利率政策的主要缺陷在于“欠公平”,强势阶层受益,弱势阶层受损。当前急需采取补救措施:在年内,至少将存款利率的上浮幅度提高到30%~50%,明年再进一步放开,同时恢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浮动下限。
第三,“开放资本账户”宜稳重。众所周知,“开放资本账户”是大势所趋,这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对于“我国目前是否应当加快步伐”则还存在明显分歧。笔者赞同“宜稳重”。其理由除了争论各方已经说过的以外,再补充一条,这就是要注意“体制假象”与“公众心态”。在争论中,主张“加快步伐”的人士的基本理由是:就学术界公认的开放基本账户四大条件(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监管完善,外汇储备充足,金融监管稳健)而言,我国的情况良好。其实,“良好”,恐怕仅仅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光鲜”,如果深入“透视”,情况就不一样了。一则,要注意存在着“体制假象”。比如,单纯看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确实不错,利润率不低,不良贷款率不高,相当稳健。但是,要看到,这是建立在特有的体制条件基础上的。一是向银行倾斜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存款利率是非市场化的,并且实行低利率、负利率政策,银行可以从存款人那里获取大量垄断利润。二是“预算软约束”。目前,我国的银行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的,“预算软约束”的状况并无根本改变;而且最大的融资主体是央企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它们也都是“预算软约束”的。在这种条件下,不良贷款率含有“水分”是必然的。二则,要注意“公众心态”。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明显的“离心”倾向。“精英”们(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及其家属)大多数具有移民倾向。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虽然高达3.5 万亿美元,但是仅仅折合人民币20 万亿元,不足居民储蓄存款的1/3。如果对此情况缺乏足够的警惕,贸然“开放资本账户”,那么一旦在“精英”们的带领下,发生“羊群效应”,那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