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彪,葛明生,沈黎明,罗福强
(1.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江苏四达动力集团,江苏 无锡 214000)
柴油机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经济性和较高的热效率,因而成为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中较普遍的动力源之一[1]。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让人们更加关注降低主要排放污染物的途径[2-3],排放物中最难平衡和处理的是NOx和炭烟,通过优化燃烧室的结构参数降低NOx和炭烟是机内净化的一种良好途径。本研究设计3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燃烧室,设计时控制缩口率和径深比不同,通过对3种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了解缸内油气混合物的气流运动,分析排放物NOx和soot的生成历程,为燃烧室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选用4缸增压直喷柴油机,排量2.43L,压缩比17.5∶1,标定转速3 000r/min,标定功率55kW。
综合考虑降低NOx和炭烟排放,设计了3种燃烧室(见图1)。综合压缩比、缩口率((d-D)/D)、口径比(D/B)、径深比(D/H)等结构参数,设计时保持3种燃烧室有相同的压缩比和燃烧室容积,控制3种燃烧室的口径比在0.55±0.005以内,3种燃烧室有不同缩口率(1号、2号、3号燃烧室分别为4.3,10.2,-11.8)和径深比(1号,2号,3号燃烧室分别为3.0,2.6,3.6)。
缩口率会影响燃烧室内的气流活跃程度、涡流持续期、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破裂长度和雾化液滴的尺寸分布,进而影响NOx和炭烟的生成。径深比影响燃烧室中挤流和逆挤流的大小,设计的3种燃烧室缩口率和径深比有较大差异,且有较高的凸台,可以充分利用凸台的导流作用形成较强的挤流和逆挤流,促进油气的混合[4],促进扩散燃烧。
本计算用Pro/e建立燃烧室模型,压缩余隙为1mm,用Hypermesh对3个燃烧室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1号燃烧室上止点网格数为111 120个,2号燃烧室上止点网格数为112 400个,3号燃烧室上止点网格数为114 720个,导入CFD软件中生成180°~540°移动网格。
选取修正的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5]来模拟内燃机缸内流场,喷雾计算中用Walljet1模型模拟喷雾撞壁过程[6],采用 Wave离散模型[7],假设喷射的油滴与喷嘴出口直径尺寸相同,其他分散的小油滴都是由于空气流动促使液气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液滴蒸发则采用 Dukowicz进行模拟[8-9],本计算选用Shell着火模型计算自燃时间[10],选择的燃烧模型为湍流涡破碎 Eddy-Break-Up模型[11]。排放模型分别选择Extended-Zeldovich氮氧排放模型和Kennedy-Hiroyaso-Magnussen炭烟排放模型。
计算工况为标定转速3 000r/min;计算范围从218°(进气门关闭)到441°(排气门打开),初始温度383K,初始压力185kPa;喷油器7孔,喷孔直径0.145mm,安装倾斜角为13°,位置相对于燃烧室中心,沿X轴正方向偏移2mm,沿Y轴正方向偏移1mm;油嘴伸出量为3.4mm,单缸循环喷油量34.5mg。喷油提前角7°,喷油持续期353°~369°。气缸盖底平面温度551K,气缸壁面温度450K,活塞顶凹坑温度593K。
2号燃烧室缸内压力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试验值和计算值较吻合。
从图3可以看出,在2°BTDC时,2号燃烧室由于有较大的缩口率,且有较大的凹坑和较高的凸台,油束的两侧已经有一大一小旋向相反的挤压涡流,大的涡流在燃烧室的凹坑壁面以及凸台的导流作用下,沿着凸台边缘以较快的速度流动,能够较好地促进油气的混合。1号燃烧室除了旋向相反的挤压涡流之外,靠近燃烧室边缘处仍有小的涡流,小涡流能促进边缘的油气混合。与1号和2号燃烧室相比,3号燃烧室仅在油束的周围形成两个旋向相反的较大的挤压涡流,在敞口拐角处有小涡流,因为3号燃烧室口径较大,本身并不组织进气涡流,受进气等因素的影响及靠近上止点时受到挤压作用产生少量涡流。在5°ATDC时,随着活塞向下止点运动,1号和2号燃烧室之前的大挤压涡流开始变小、破碎,在油束附近形成多个小涡流,涡流中心慢慢向油束靠近,凸台附近气流运动加强,可以有效地将附着在凸台及凸台附近的油雾带到燃烧室顶隙;但2号燃烧室油束附近的涡流与燃烧室凹坑处的涡流相互干扰,从而不利于凹坑处空气的有效利用和油气的充分燃烧,主要原因是径深比过小即凹坑较深,且在活塞向下运动时,燃烧室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挤流区导致油束相互干扰。3号燃烧室在膨胀过程中挤压作用减弱,导致燃烧室内的涡流进一步减弱。
湍动能是气流活跃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湍动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油气混合的程度,从而影响着后期的扩散燃烧。从图4可以看出3种燃烧室的湍动能不尽相同,但皆在上止点后约10°达到峰值,且从上止点到上止点后10°保持着较高的湍动能,即在这段时间内燃烧室保持较活跃的气流运动,能较好地促进油气混合,促进扩散燃烧的进行。从图中可以看出1号和2号燃烧室比3号燃烧室湍动能大,缸内的气流运动更活跃,主要原因是1号和2号燃烧室有较大的缩口率,能很好地组织气流运动。
由图5可见,2号燃烧室放热最早最快,在366.5°时达到放热峰值,1号燃烧室次之,3号燃烧室放热峰值出现最晚,比2号燃烧室推迟3.5°。主要原因是2号燃烧室缩口率最大,进气涡流较强,油气混合较快且充分,雾化最好,放热最早。2号燃烧室缸内最高压力高于1号和3号燃烧室;最高缸内温度略低于1号燃烧室,但温度升高早,当其达到最高温度时,1号燃烧室缸内温度仍快速升高;3号燃烧室缸内温度最高。原因主要是2号燃烧室内初期燃烧的可燃混合气数量相对较多,放热更早且集中,压力升高更早且缸内压力峰值最高,1号燃烧室次之。
1号燃烧室和2号燃烧室缸内平均温度相差不大,但2号燃烧室初期气流速度最小,燃烧室中心和顶隙处的气流运动较弱且无较大涡流,油气混合较差,燃烧不够充分,生成的NOx最少(见图6)。而3号燃烧室缸内平均温度要高于1号、2号燃烧室,且高温持续期较长,其次,3号燃烧室燃烧初期气流速度最快,油气混合充分,促进前期燃烧,因此,3号燃烧室的NOx生成量较多。2号燃烧室的soot生成量要多于1号燃烧室(见图7),原因是2号燃烧室有较大的缩口率和较小径深比,从而有较长的涡流持续期,因此,2号燃烧室后期气流速度最大,气流最活跃,但由于燃烧室内油束相互干扰,影响油束的雾化质量,影响扩散燃烧,soot大量生成。3号燃烧室的soot生成量最少,原因是3号燃烧室有较大的径深比,能充分地利用新鲜空气加速soot的氧化。
从图8至图10可以看出,3种燃烧室在不同涡流比下,soot和NOx排放的变化趋势不同。进气涡流比在2.0~2.6范围内,随着进气涡流比的增大,1号和2号燃烧室NOx排放量减少,且缩口率越大减少的幅度越大。而3号燃烧室随着涡流比的增大,NOx排放大幅增加,其中涡流比从2.0变化到2.3时,NOx排放增加约11%。主要原因是1号与2号燃烧室的缩口率比3号燃烧室大,相对于3号燃烧室增强了纵向的进气涡流和压缩涡流,并不需要太大的进气涡流燃烧室的油气已经较好地混合,较大的进气涡流导致油束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前期的预混合和燃烧,降低NOx排放。因此对于1号和2号燃烧室而言,较大的进气涡流比能降低NOx排放。3号燃烧室结构本身并不组织进气涡流,由气缸盖和进气道形状产生的进气涡流能很好地促进油气的混合,从而改善前期燃烧,更大的进气涡流能使油气燃烧充分,缸内压力和温度升高,NOx排放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涡流比对soot前期生成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后期soot的氧化过程影响小,可见进气涡流对后期的扩散燃烧影响较小。
对3种燃烧室进行台架试验,试验采用WE42N水力测功机、EIM0310D发动机测控系统及FCM-13瞬态油耗测量仪。进水温度为60~75℃,出水温度为(88±5)℃,柴油温度控制在(38±5)℃,机油温度(95±5)℃,采用辅助冷却手段。试验工况与计算工况相同(3 000r/min,75%负荷),测量3种燃烧室NOx和炭烟排放特性。
从图11可以看出,3号燃烧室的NOx排放最高,1号燃烧室次之,2号燃烧室最低,而3号燃烧室炭烟排放最低。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变化趋势相同,1号燃烧室有较为折中的排放特性。
a)当燃烧室采用较小径深比和较大缩口率时,前期稍小的气流速度和较弱的气流运动使缸内温度不至太高,氧气浓度较低,有利于减少NOx的生成;当采用较小的缩口率和较大的径深比时,后期稍大的气流速度有利于油气混合,促进后期扩散燃烧,加速soot的氧化;
b)不同进气涡流比下,缩口率存在较大差异的3种燃烧室NOx排放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3种燃烧室本身的结构特征,负缩口率的3号燃烧室在较大的进气涡流比下油气混合更充分,燃烧也更充分,NOx排放增加;进气涡流主要影响前期燃烧,对NOx的生成影响较大,对soot的氧化过程影响较小。
[1] Jaichandar S,Annamalai K.Effects of open combustion chamber geometr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ngamia biodiesel in a DI diesel engine[J].Fuel,2012,98:272-279.
[2] 陈 利.燃烧室形状对170柴油机性能影响的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 许正伟.直喷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形状和喷射规律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09.
[4] 宫长明,刘巽俊,谭满志,等.低排放的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9,30(1):18-22.
[5] 周 磊,赵长禄,张付军,等.利用燃烧模拟对柴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10(5):466-470.
[6] 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2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7] Sachina E M,Sazhin S S,Heikal M R,et al.The shell autoignition model:applications to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s[J].Fuel,1999,78:389-401.
[8] Kaminage Takash,Kusaka Jin.Improvement of combustion and exhaust gas emission in a passenger car diesel engine by modifica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 design[C].SAE Paper 2006-01-3436.
[9] 焦运景,张惠明,田 远,等.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几何形状对排放影响的多维数值模拟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28(4):11-15.
[10] Halstead M P,Kirsch L J,Prothero A,et al.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Hydrocarbon Autoignition at High Pressures[C]//Proc R Soc.London:[s.n.],1975(A346):515-538.
[11] Magnussen B F,Hjertager B H.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urbulent combus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soot formation and combus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bustion.Pittsburgh:The Combustion Institute,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