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努尔·阿哈提 阿达勒别克·闹乎旦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哈萨克医汗达勒玛治疗技术(放血疗法)是哈萨克医传统的外治方法,始于伊本塞那(约公元980~1037)时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哈萨克医具有特色的治疗技术,是民间哈医疗法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外治方法,具有很好的疗效,收效迅速,成为哈医治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点刺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此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放血疗法”使用得当对人体无损害,又可减少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具有消除恶血、通脉、解毒、降压、改善微循环、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
哈萨克医理论认为: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河水上涨、万物复苏,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春季是人体血液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春天人体体液(血液)随河水上涨的来临而增多、泛溢,故哈医认为春季要不断更新、净化体内的污血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一般4~5月间,放血疗效显著。
选择患者特定的治疗部位,迅速将罐子扣在已选定的部位上。根据病情每次可拔一至数个罐。10~15分钟后,将罐取下,继而在此部位常规消毒,手握刀柄(或三棱针),刀尖对准欲刺部位,用腕力,将刀(针)尖垂直叩刺在皮肤上,并迅速弹起,反复进行,叩刺完毕,迅速拔罐。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应,了解患者心理及躯体感受。10~15分钟后,取罐,用消毒棉花擦拭干净,局部消毒后,覆盖消毒敷料。
头痛、高血压病在头部、颈背部放血;关节炎、皮肤病、颈腰背痛等在病变局部放血;咽喉痛取舌下两脉点刺出血;精神分裂症取头顶部、枕部、背部等刺血;昏迷点刺手指末端等处出血。
我们从古代哈医文献中,可以看到古代刺血的治疗范围颇为广泛,在临床实践中,有不少疾病用“放血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经临床实践观察可以看出,放血疗法的适应症如下:
4.1 内科:头痛、感冒、胃痛、胆囊炎、脑血管溢外、精神分裂症、高血压、中暑、高热、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痛症等。
4.2 外科:腰痛、外伤、脉管炎、疖肿、淋巴结核、局部急性炎症以及某些皮肤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综合征等。
4.3 眼科:目赤肿痛、麦粒肿。
4.4 耳鼻喉科: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酒渣鼻等。总之,“放血疗法”对于寒热虚实诸证,都可应用。但无论用于何种疾病,医者都必须详察病情、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刺血的深度、多少等。勿刺深部动脉,易浅刺。
放血疗法不宜用于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低血压、贫血、孕妇、过饥、大汗、过度疲劳的患者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血管瘤患者。
6.1 马某,女,56岁,2008年3月11日来就诊。患者于3月10日在家中突然腰部僵硬,转侧俯仰不利,不能行走,躯体向右侧歪斜,不能直立,第二天其家人背着患者来本院检查,χ线拍片正常,故诊为急性腰扭伤。经在腰部压痛点处放血1次后,患者腰部疼痛减轻,其家人背着行走,第二次放血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患者自己慢慢行走,经第三次放血后,患者行走如常,腰部转侧俯仰如常,活动自如。治疗3次而痊愈。
6.2 沙某,女,54岁,2009年来就诊。主诉患高血压病史5年,头痛、头晕、眼花、睡卧不宁,中西药物疗效不佳。症见:体胖、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测血压:190/115mmHg。经在肩背部3处放血约80毫升。次日测血压:185/110mmHg。再次在头顶部、枕部放血约60毫升,第三天测血压142/90mmHg,上述症状大大减轻。
哈萨克医放血疗法先行拔罐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循加快,且聚集瘀血,易于吸出恶血。放血可除血脉中蓄积的恶血,恶血阻滞脉道,通过刺血刺激血络而活血调气,疏通脉道来祛除恶血,达到祛恶血而行血滞,除邪气而活血通脉,祛腐生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放血疗法简便易学,疗效可靠,取效神速,适应症广,无副作用,并能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