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芳
冠状动脉造影术选择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常因下肢制动体位不习惯床上排便而置入导尿管。而两种微创的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术后的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导尿后及拔除动脉鞘时致迷走张力增高及尿道损伤。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6岁,于2012年5月3日入院,主诉间断胸闷1年余,低密度脂蛋白3.7mmol/L,血液分析、凝血酶原时间、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均正常。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治疗。12月7日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排除冠心病。在常规局部麻醉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分别送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在DSA光机下显影,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枝及开口均无狭窄或动脉斑块形成,动脉血流通畅,带动脉鞘安全返回病房后,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患者多次尝试自行排尿无果,行无菌导尿术,见尿后插入2cm,尿管球囊内注水20ml,排出尿液1 000ml,尿色黄、清亮,患者自述尿憋症状明显改善。30min后协助医生拔鞘。拔鞘时,患者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80/50mmHg(1kPa=7.5mmHg),心率56次/min,律齐,遵医嘱静脉推注阿托品0.5mg、多巴胺20mg,5min以后测血压为140/80mmHg,心率112次/min,律齐,患者仍诉心慌。仔细询问,患者诉尿道胀痛,即刻用20ml注射器抽出尿管球囊内20ml水,未拔出尿管,用胶布将尿管固定在大腿内侧。指导患者右下肢制动16~20h,防止穿刺动脉出血。30min后,患者自诉心慌、尿道胀痛缓解,测血压120/80mmHg,90次/min,律齐。
①拔除动脉鞘时,鞘管对动脉血管内壁机械性刺激产生牵张反射,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冷汗。②导尿时因球囊导尿管前端有两个孔外,在两个引尿孔后面还有一个气囊,距尿管头有5~6cm[1],按照传统教科书上,见尿液后再插入2cm,气囊端仍在尿道,势必会导致气囊扩张后压迫甚至撕伤尿道,给患者带来痛苦。
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首选桡动脉穿刺,如条件不允许,再选择股动脉穿刺。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协助医生拔鞘前,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与设备。患者一旦出现迷走神经张力性增高,短期内不能自行缓解,应立即遵医嘱用药,协助医生按压伤口止血,并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熟悉球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善于思考,更新观念,提高对病情的观察及判断能力,善于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技能[2]。导尿过程中,见尿液后再插入尿管5cm甚至10cm以上,以至于尿管折叠甚至盘旋在膀胱内。球囊充盈后向外牵拉直至有阻力,这时充盈的球囊恰好压迫在膀胱颈处[3]。如果球囊注水后牵拉有阻力,必须将球囊内的注水抽吸干净后重新深插尿管,直至牵拉无阻力。注水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有研究表明[4],气囊注水15ml时,能均匀覆盖膀胱颈处,受力均匀,对膀胱刺激小,患者舒适度高,能将残余尿排净,同时能减少残余尿引起的感染。
[1] 李业梅.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2008,7(1):77-78.
[2] 刘璞.意外拔出尿管致尿道损伤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微创医学,2011,6(4):373.
[3] 吴显和,刘惠,刘珉甬,等.16F气囊尿管插入深度和注水量的实验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590-591.
[4] 宋树坤.留置气囊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75-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