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华
本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甫一公布,立刻舆论一片哗然,网民反应更为激烈,外媒也投入关注的目光,只因“除夕”这天被“法定”踢出春节长假。
有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某旅游学特约研究员认为,这一是回归到2007年以前的做法,称“老百姓所说的过年也是从初一到正月十五,因此把春节假期放到从初一开始更符合公众过年的感受”;二是“隐性”福利论,即即使把假日的起点定在初一,实际执行上大部分单位在除夕也放了假,除夕这天变成事实上的“隱性”福利。无论是“惯例论”抑或“福利论”均引来潮水一样的嘲讽和质疑,有网人质问“为何开历史的倒车?”,有的把矛头直指相关部门的“利益权衡”。对这种乡愿式说辞,笔者初以为网民过于惊诧,然错愕之余,倒觉兹事体大,不可不辨。
考诸这些年来的放假安排,才约略知道,原来6年前的“除夕放假”的确是通过民俗专家和有志之士的鼓与呼,甚至向“两会”建言和清华大学课题组的专家论证,才好不容易折腾出来的。既然6年前国家大动干戈论证出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如今“地球人”都知道的华夏民族的除夕,配享国家法定假日身份,想必其时应已取得国家认同和上下共识,何故今日又悄然将其踢出?笔者不解,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尚洁先生亦觉意外,当年参加课题组的负责人蔡继明先生也表示“不太赞成把春节放假开始时间从除夕又改回初一”。
2010年,作家冯骥才曾撰文说,“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着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也要求我们的近邻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可除夕这样一个长期积淀,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民俗节日,6年之内,忽而艰难地被列入国定假日,忽而又被轻率地排除在外,岂非说明中国对历史和传统的态度也是多变而轻率的?
“除夕不放假”断然不能像“假日办”发往全国一纸公文通知那么简单,它表达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家重大民俗文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它连结着国家的公信力和国家形象。中国人过年的“感觉”真如那位旅游专家所说“从初一开始更符合”吗?好一个“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的新翻版,犹忆笔者青少年时代在乡镇度过的春节,至今令我激动的依然是除夕。这一天,但凡我平素最想吃的、穿的、玩的,父母都毫无顾忌地向我开放;这一天,我梦见枕下崭新的压岁钱一觉醒来变成金灿灿的元宝;这一天,高挂的灯笼、红红的对联和门神,让我深深地领略祝福的意义;这一天,墓园扫墓,祠堂祭祖,让我体验对生命和远祖的敬畏;这一天,全家团聚,围炉守岁,听爆竹声声响起,让我明白幸福家庭的含义。中国人于此应都有同感。中国各地除夕之前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民俗专家可以回答吧,无需我在此饶舌。
中国的民俗文化遭遇过一次次特殊政治意识形态的“洗礼”,又历经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至上主义的侵蚀,年节文化是如今仅存于华夏民族共有的民俗了,其中的春节则是最具仪式性、符号化、宗教感、集大成的活动,而除夕堪为春节文化的项下骊珠与“诗心节眼”,看一看年前那奔走于神州大地千千万万急切归乡的吾国吾民,你便知除夕在其心中的分量。
国家法定假日应该尊重多数人的情感、习俗、文化和生活方式。除夕约定俗成,放假本无需论证。既然已经费力确定为国家假日,且为大多数人接受,就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宜顺应而非动辄修改。取消除夕假期,实质是移风易俗之举,主事者显然对民心民情民俗一无所感,才有此简单粗暴之举,从中亦可见施政之草率多变。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