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静
(华侨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古琴演奏指法的起源及雏形
董文静
(华侨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古琴指法是琴学理论在表演艺术上的集中体现。由于古琴艺术的谱式是奏法谱,其记录形式主要依靠对指法的记录,因此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技法的演奏,同时还承载着音乐的记录。通过对远古至汉魏时期古琴指法文献与图片的梳理、分析、考证,探究古琴指法的起源应在先秦时期,而随着文人雅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汉魏之际古琴指法的发展较为丰富完善。
先秦;汉魏;古琴指法
中国古琴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系独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为当今世界所瞩目。古琴的音乐理论研究被称为“琴学”。琴学的理论基础,以儒、道思想为核心,建立在先秦时期的音乐理论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衍变过程中,古琴演奏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演体系。其中,古琴指法对于古琴艺术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体现着演奏技法,另一方面由于古琴记谱法的特殊性——奏法谱,使指法传递着琴曲的音高、节奏等重要信息。“琴有指法,犹书有笔法,不得其法,纵得字之体式,安得字之神理。古书法指法,同神合理,比比皆是。”[1]23而指法更重于笔法者是因为琴谱本身就是一种指法谱,不精研指法就无法解读发掘琴谱,加强古琴指法研究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琴艺术的根本性问题。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古琴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关古籍中记载的创制者有神农、伏羲、尧、舜等,这些属于各个不同时期的氏族领袖与古琴的传说故事,目前已很难考证其真实性,但琴的制作和使用历史悠久,应是毋庸置疑的。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樂”字是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由此可推测在甲骨文产生之前(公元前十四世纪以前),先民们已经创制了琴、瑟之类的乐器。《尚书》中记载:
帝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夔(kuí)曰:“戛(jiá)击鸣球、搏附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2]337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琴”在黄帝时期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演奏乐器之一,并与“瑟”合奏,“琴瑟和鸣”,构成了一种互动协奏、传达德让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琴已经发展成为可以用于独奏的乐器,并产生了许多高水平演奏家和杰出作品。据史料记载,在各个诸侯国的宫廷中,都有精于古琴的宫廷琴家,如师旷、师文、师襄、师涓等;又如《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韩诗外传》记载了孔子学琴于师襄,并习《文王操》,以达到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的意境;《诗经》中还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琴鼓瑟”等传世佳话。
指法是古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古琴演奏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琴作为弹拨乐器,其演奏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运动完成的。这些有规律的手指运动动作称为“指法”,其起源首先应当是尝试各种不同的手指运动以弦发声,然后是随着整曲的演奏需要进一步来编排指法间的联动配合,进而定型。虽然在众多的古琴文献中记载着许多有关琴的创制、琴人故事、美学思想等,但在古琴指法的名称、演奏方法方面却鲜有论及。先秦时期是否已有指法概念或有特殊的指法表达形式,目前很难考证。不过先秦史料中记载有许多技艺高超的琴家,如师况、师襄、师涓、伯牙、孔子等,他们在当时代表了古琴演奏的最高水平,似可见当时古琴的指法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丰富。
汉魏六朝时期,随着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古琴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琴家辈出,琴曲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如 《广陵散》、《明君》、《乌夜啼》、《雉朝飞》、《蔡氏五弄》、《嵇氏四弄》等古琴名曲,不过当时的文献却鲜有古琴指法的记载。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汉代弹琴陶俑。虽然这些陶俑形象都取自于弹琴过程的某个静止状态,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弹琴姿态与弹琴指法手势。
表1 汉代陶俑显示的古琴指法
表1分析总结了若干汉代陶俑和其它文物所反映的古琴指法的基本情况。
a)四川抚琴俑 b)绵阳抚琴俑 c)重庆抚琴俑
d)奉节抚琴俑 e)三台抚琴俑 f)乐山抚琴俑
图1是其中部分陶佣图片。从这些陶俑中大致可以看出:
1.弹琴者席地而坐,将琴置于腿上,端然俯视乐器,以跪的姿势弹奏,表现出一种端庄从容、谦和自在的态度。这种演奏方法决定了肩、肘、腕关节和上下臂以及手掌的垂放方式,从而也决定了相应的手指运动范围。这与今天弹琴者将琴放置在琴桌上的演奏方法是不同的。
2.弹琴者右手的姿态是大臂微微抬起,大指捏食指,欲向琴外(身体为里)发力,其余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垂落,右手整体位于琴首。上述姿态与今天右手食指“挑”指法的姿态大体相同。“挑”是古琴右手的基本指法,也是琴曲演奏中,运用频率最高的右手指法。虽然汉代这一指法的确切名称尚无考证,但是可以肯定,“挑”动作姿态的出现最迟可追溯到东汉初年。
弹琴者左手姿态,一般是左手大臂自然垂下,其手指有两种姿态:一种为五指并拢朝琴尾方向,手掌斜放于琴身中部;另一种为五指分开,大指与食指虎口处呈圆形,同样朝琴尾方向,手指斜放于琴身中部。左手的姿态与现今大指按音或弹琴前抚琴的动作十分相似。
汉魏六朝时期的古琴艺术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不仅琴曲创作活跃,而且琴学理论建构丰富,相继出现了许多古琴专论。如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 6年)的《琴说》、杨雄(公元前 32年~公元前7年)的《琴清英》、桓谭(公元前25~公元前56年)的《琴道篇》、蔡邕(公元 132~192 年)的《琴操》等。这些论著从古琴的制作、琴制的法象及琴道立说等方面对古琴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但少有笔墨提及古琴指法。对于古琴指法的描述,主要见于一些文学作品之中。如《音乐赋》。“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始创于周末,兴于汉代。《音乐赋》是赋类作品的一类重要题材,主要以乐器及其演奏艺术等为内容,用文学表现手法铺陈其事。自王褒《洞箫赋》首开音乐赋先河之后,整个汉魏六朝不断有人创作出音乐赋。这个时期重要的音乐赋作品除蔡邕的《琴赋》、[2]854嵇康的《琴赋》[2]1319之外,还有刘向的 《雅琴赋》、[2]337马融的 《琴赋》、[2]565傅玄的《琴赋》、[2]1716成公绥的《琴赋》、[2]1769陆瑜的《琴赋》[2]3497等,这些作品均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古琴音乐艺术。其中,有部分文学作品,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蔡邕的《琴赋》及其嵇康的《琴赋》等描绘了古琴演奏时的一些具体场景,为我们今天了解古琴指法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西汉中期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今夫盲者,目不能辨昼夜,分黑白,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饯蒙,不失一弦。 ”[3]581
这里的“攫援”、“摽拂”有人认为是古琴指法术语。“攫援”为挑和弹,“摽拂”为抚和挥的动作,都是表征动作的形象语言,似并非是指法术语。
西汉司马相如在《长门赋》中也描写了古琴演奏时的情形: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4]16
这段文字描写了演奏者以“案”和“却转”的指法,弹奏出乐音“流徵”,且音乐由弱变强。有人认为文中的“案”和“却转”应是指左手指法与右手指法。在现存最早的文字谱琴曲《碣石调·幽兰》中发现了“案”与“却转”这两个指法均有运用,在《琴用指法》中也有这两个指法的释义。由此可以推测,在汉代应该已经有了用于古琴演奏的指法名称,并且区分了左右手指法。
又东汉蔡邕《琴赋》一文中曰:
“而乃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清声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同兮繁弦抚。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 ”[2]416
文中的“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也是关于古琴演奏姿态的描写。虽然这句话描述较为简略,但形象地描绘出了弹琴时演奏者的手势形态。“抑扬”、“徘徊”一说为指法名称。然而“抑扬”指手指高低起伏,“徘徊”指来回拨弄琴弦,将这两个词语解释为表征左右手的动作形态可能更为合适。
魏晋时期的嵇康在《琴赋》一文中云:
“若乃闲舒都雅,洪纤有宜。清和条昶,案衍陵离。穆温柔以怡择,婉顺叙而委蛇。或乘险投会,邀隙趋危。譻(yīng)若离鸣昆鸣清池,翼若浮鸿翔层崖。纷文斐尾,慊(qiè)惨(xiān)离 俪(xǐ)。 微风余音,靡靡猗猗。或搂挽栎捋,缥缭敝洌。轻行浮弹,明婧画祭慧。话而不速,留而不滞。”[2]1319
这段文字中,不仅有一些对手势动作的描绘,也有一些对手法技艺带来的艺术效果的形容。其中“搂”、“挽”、“栎”、“捋”、“缥”、“缭”、“敝”、“洌”这些词语是用于描述弹奏手法的,但同今日的古琴指法名称有所不同。
在明早期《太音大全集》中引唐代齐嵩论弹琴法说《琴赋》中的“搂挽栎捋,缥缭敝洌”[5]79并非弹琴手势而是调弦手法;但另一明代早期琴谱《太古遗音》“琴谱总说”引唐代陈拙《琴说》,认为“嵇康曰搂挽栎捋,缥缭敝洌所谓指法也”。[6]32清代的《琴学正声》、《大乐元音》中载有“夫吟猱绰注,左指之纲,搂挽栎捋,右指之领”,[7]354并且进一步解释道:“搂”为“勾”的古称,“栎”为“打”的古称,“捋”为“托”的古称,“洌”为“摘”的古称,“缥”为“剔”的古称,“挽”为“擘”的古称,“缭”为“挑”的古称,“敝”为“抹”的古称。近世张世彬先生在《中国音乐史论述稿》的“指法”一章中也曾解释道“搂挽栎捋属于右手指法,缥缭敝冽属于左手指法”。[8]154另外,按管平湖考证《琴用指法》中记载有“搂”这个指法,并解释为“右指安弦顺勾,头、中、无名三指通用”。[9]36《琴用指法》乃北魏之作,其解释应较可信。如果《琴用指法》、《太古遗音》、《琴学正声》、《大乐元音》的解释成立的话,“搂”为指法名称之说应成立。但汉魏时期指法是否已有专门名称以及明确的左右手指法分类,却很难遽下判断。《琴用指法》中“搂”解释为“右指安弦顺勾,头、中、无名三指通用”,指法似并未专用;另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现存最早的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中食指、中指、无名指向内的动作都称作“打”来看,指法也还未有专名,前说似乎没有定论并带有臆测的成分了。
从琴学理论者的角度来看,在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梳理和研究古琴指法,需要古琴指法有专有名称,与文学作品中一般动作名称区别开来。古琴演奏指法,在上古时期是典型的专业技能。而上古一切专业技能的传授,都是师徒授业,口口相传,这种琴艺的传承,很多时候正所谓斫轮的故事,“得心应手,口不能言。”
“士无故不撤琴瑟”。从远古到汉魏这段历史长河中,琴一直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琴乐的发展伴随着各种传说、文献、文物信息流传至今。古琴的演奏指法何时出现、何人所创这些细节问题虽然难以考证,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先秦时期古琴已经成为贵族阶层修养身心的途径之一,成为贵族身份的一种标志。大量的琴人存在于上流社会,说明琴的演奏技巧已经较为完善,必然会借助比较成熟的指法体系得以传授、交流。而到汉魏时期,古琴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演奏指法已经相当成熟,琴音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古琴指法的专有名称已经出现。不过,先秦汉魏时期形成的古琴指法如何演奏,指法体系与现今有何区别,在历史长河中如何传承与演进等,这些问题需要花一番爬梳剔抉功夫,进行系统清理和深入研究。
[1](清)沈管.琴学正声[C]//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2]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六国南北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汉)刘安.淮南子[M].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汉)司马相如.长门赋[M].《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
[5](明)袁均哲.太音大全集[C]//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6](宋)田紫芝.太古遗音[C]//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7](清)潘世权.大乐元音[C]//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8]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M].香港:九龙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
[9]管平湖.古指法考[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1963.
The Origin and Rudiment of Guqin Fingering
Dong Wenjing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Huaqiao 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Qin fingering epitomizes music theory in the performing art.Since the spectral type of Guqin art is playing method spectrum,its record form depends on the recording of fingering,thus its importance lies not only in performing skills but also in recording music.Through 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and pictures of Guqin fingering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Han-Wei Period,the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Guqin fingering originates from the Pre-Qin Period and is well developed in the period of Han-Wei as the literati took a great interest in Guqin art.
the Pre-Qin Period;the Han-Wei Period;Guqin fingering
J632.3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2)01-0135-04
2011-09-19
董文静(1983-),湖北武汉人,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琴、古筝演奏及教学。
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