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军 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谢桥医院外科,安徽省颖上县 236221
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伤后至少有48h的间歇期,易延误诊治而导致相对较高的死亡率。我科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24例,占同期脾破裂病例的8.5%,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6.5~56岁,平均年龄31.5岁。受伤原因:钝击伤9例,车祸伤10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2例。间歇期时间:48h~5d7例,6~9d13例,10d以上4例。合并伤:左侧硬膜下血肿2例,肋骨骨折10例,左下肢骨折4例,左肾挫伤2例。全组病例均有左上腹或左季肋部的疼痛。伤后首诊时未发现腹腔内出血征象者20例,在随访及保守治疗过程中突发性腹痛。首诊时即出现腹腔内出血征象者4例,经询问均在48h前有腹部外伤史。全组病例在确诊时均有腹腔内出血征象。出现休克10例,腹部穿刺均抽出不凝血液,阳性率达100%。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同时用CT扫描18例而确诊。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切除脾脏。其中6例儿童术中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术中腹腔内出血600ml以下者10例,600~800ml 8例,800ml以上者6例,全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3d。
脾脏为一高度血管化器官,组织较脆,在外伤后易致破裂,且以完全性破裂占大多数。其发病率约占整个闭合性腹内伤之25%~44%。脾外伤后主要表现是急性内出血症状,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伤后经过48h以上的间歇期,而后出现腹腔内出血症状的脾破裂为延迟性脾破裂。因伤后间歇期的存在,部分病人呈休克状态。外伤史往往未加陈述,易延误诊治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目前,公认的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主要是:(1)脾包膜撕裂、脾周血肿形成后被周围组织器官填塞包裹,后期破裂入腹腔。(2)伤后脾包膜下或脾实质内血肿形成,后期因腹内压增高而破裂。诊断性腹腔穿刺及灌洗仍是基本重要的诊断手段,而无法对腹腔损伤脏器准确定位是其缺点,需要影像学辅助,超声对腹内脏器损伤检查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99%。可探测脾脏实质血肿的存在和演变[1]。CT检查可对脾脏损伤进行定性、定位及分级,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2]。本组病例中左侧肋骨骨折10例,因此提示左侧肋骨骨折病人应高度怀疑脾损伤的可能。
脾破裂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以伤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无明显继发内出血表现者,在扫描追踪中可行非手术治疗。一般仅应用于Ⅰ、Ⅱ级损伤的病人及无合并伤存在者。延迟性脾破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脾破裂,此时脾脏已出现病理变化,机体本身脾包膜及脾周围组织的自限作用被破坏,再次出血常无法自行停止。非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笔者认为确诊后而行脾切除更加安全可靠。本组6例儿童术中行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以防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的发生。
对脾外伤,近年来人们对脾脏在人体免疫机制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入了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治疗上的方法有较多的选择,但作为一种急性创伤内出血疾患,其主要原则仍然是抢救生命、纠正休克、终止出血和尽可能保留器官及保持和恢复器官功能的先后次序,总之对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尤其是间歇期的表现认识的提高,合理辅助检查,争取在其再次破裂发生之前及早诊治是降低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1]吴金声,郑超 .延迟性脾破裂24例诊治分析〔J〕.腹部外科,2006,19(6):354.
[2]Fitoz S,Atasoy C,Dusunceli E,et al.Post-traumatic intrasplenic pseudonry sms with delayed rupture:color doppler sonograph-ic and CT findings〔J〕.J Clin Ultras ound,2001,2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