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梅,郝智慧,沈 巍,蒋皓静,马丰英
(1.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2.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山东青岛 266111)
卡洛芬是美国辉瑞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高效动物用抗炎药,由于其抗炎效果好,副作用小,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多个国家已获得广泛应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兽药中心(CVM)已批准用于犬的高效COX-2选择性抗炎药。本实验室研制的新一代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卡洛芬注射液(商品名:痛立止),其有效成分为卡洛芬,主要用于治疗犬猫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等。分别采用不同有机溶剂研制了两种卡洛芬注射液,其中卡洛芬注射液I采用甲醛缩甘油和1,2-丙二醇作为有机溶剂,卡洛芬注射液II则选用二甲基乙酰胺和1,2-丙二醇作为有机溶剂,为了验证不同处方研制的卡洛芬注射液的抗炎、镇痛效果及对皮肤刺激性,进行了以下研究。
1.1 实验药物 受试药物:卡洛芬注射液I(含量5%,批号20110926)、卡洛芬注射液II(含量5%,批号20110926),均由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物:托芬那酸注射液(含量4%,批号9A2164Q),法国威隆公司产品。
1.2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0.9%,批号10050876,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冰醋酸(批号091015,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二甲苯(批号20090930,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甲醛(批号20100512,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
1.3 实验动物 清洁级小鼠,体重18~22 g,青岛市药品检验所提供;Wister大鼠,体重180~220 g,青岛市药品检验所提供;新西兰兔,青岛宝依特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4 实验方法
1.4.1 抗炎作用
1.4.1.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18~22 g,雌雄各半,预饲7 d后,随机分为4组,具体分组见表1。每天一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0.5 h,将致炎剂二甲苯 0.1 mL 均匀涂于小鼠左耳两面,右耳作为对照,致炎15 min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沿耳廓线剪下两耳,用直径8 mm打孔器分别在两耳的同一部位打下左右耳片,随即用电子天平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作为炎性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用肿胀抑制率表示药物抗炎强度。
1.4.1.2 对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取Wiste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每只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于末次给药0.5 h后,右后足趾部皮下注射2.5%的甲醛溶液0.05 mL。分别于致炎前及致炎后0.5、1、2、4 h 测量足趾厚度,以致炎前后足趾厚度之差作为炎性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结果用F检验进行分析。肿胀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药物组平均肿胀度)/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
1.4.2 镇痛作用
1.4.2.1 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1-2]将小鼠放于调节到(55±0.5)℃热板上(置于玻璃杯内,注意不要将烧杯拿出水浴锅,以保持其杯底温度一致),记录其从接触热板到开始舔足的时间(s)作为给药前的痛阈值,剔除不舔足及给药前痛阈值大于30 s或者小于5 s的小鼠,观察截至时间为60 s。经筛选选出合格的40只小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具体见表1,用于正式试验。
测量各组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每只小鼠测2次,两次测痛间隔为5 min,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动物的基础痛阈值。将受试小鼠按上述分组分别进行皮下注射给药。测量小鼠给药后0.25、0.5、1 h的热板反应时间。记录每组各时间点的痛阈值,采用t检验对各时间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
1.4.2.2 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3-4]取40只小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具体见表1。各组小鼠给药后0.25 h,每只腹腔注射0.7%的冰醋酸(10 mL/kg 体重,约0.2 mL/只),以小鼠腹部内凹,伸展后肢,臀部抬高为准,记录各组小鼠第一次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和15 min内发生扭体反应的次数。对各组间的试验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数理统计。扭体反应抑制率(%)=(空白组平均扭体次数一给药组平均扭体次数)÷空白组平均扭体次数×100%。
表1 试验分组及给药情况
1.4.3 对兔的皮肤刺激试验 20只兔子,于给药前24 h将背部两侧去毛,试验采用左右自身对比,一侧为生理盐水对照,另一侧为试验药物,具体分组见表2。给受试药物后,观察兔是否尖叫等疼痛反应及注射部位有无红肿、水肿等,或按压注射部位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若有疼痛反应,则对受试药物分步试验:即将其主要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分开注射给药,观察其刺激性。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见表3及结果评价标准见表4。
表2 试验分组及给药情况
表3 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
表4 结果评价标准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检验其差异显著性。
2.1 抗炎作用
2.1.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的影响 结果如表5所示。表5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小鼠致炎耳部的肿胀度,且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托芬那酸组的肿胀抑制率最高,为42.9%,其次为卡洛芬注射液I组。
表5 受试药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的影响( ± s)
表5 受试药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的影响( ± s)
注:*为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
组别 剂量/(mL·kg-1)肿胀度/mm肿胀抑制率/%生理盐水组0.7 23.3 ±4.0 -卡洛芬注射液 I组 0.7 15.4 ±2.1* 33.9卡洛芬注射液 II组 0.7 17.9 ±1.5* 23.2托芬那酸注射液组 0.7 13.3 ±2.2*42.9
2.1.2 对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见,大鼠足趾致炎后0.5~4 h各给药组的肿胀度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卡洛芬注射液II组在致炎后1~4 h的肿胀度较其他两组高,且与托芬那酸组差异显著(P<0.05)。托芬那酸组和卡洛芬注射液I组的肿胀抑制率均在33.3%以上,好于卡洛芬注射液II组。
表6 受试药物对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s)
表6 受试药物对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s)
注:*为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a为与托芬那酸组差异显著(P<0.05)。
组别 剂量/(mL·kg-1)致炎后不同时间足肿胀度(mm)/抑制率(%)0.5 h 1 h 2 h 4 h生理盐水组0.3 7.9 ±1.0 13.2 ±1.8 18.2 ±0.8 15.3 ±0.9卡洛芬注射液 I组 0.3 4.8 ±1.6* 8.5 ±1.1* 11.5 ±1.7* 10.2 ±0.7*39.2 35.6 36.8 33.3卡洛芬注射液 II组 0.3 5.5 ±1.3* 9.7 ±1.0*a 13.9 ±2.0*a 11.5 ±1.6*a 30.4 26.5 23.6 24.8托芬那酸注射液组 0.3 4.9 ±0.7* 7.3 ±0.8* 9.3 ±1.0* 8.4 ±0.9*37.9 44.7 48.9 45.1
2.2 镇痛作用
2.2.1 对小鼠热板实验 结果如表7所示。表7结果显示,卡洛芬注射液I组和托芬那酸组在15、30 min时均可有效延长小鼠热板痛阈值;卡洛芬注射液II组没有明显镇痛效果。各组间痛阈值差异不显著(P >0.05)。
2.2.2 受试药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 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试验结果可知,卡洛芬注射液组对小鼠扭体的潜伏期没有明显改变,但扭体次数相对较少,扭体抑制率分别为34.7%和17.5%。托芬那酸组第一次扭体的潜伏期较长,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扭体抑制率为42.6%。
表7 受试药物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 ± s)
表7 受试药物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 ± s)
组别 剂量/(mL·kg-1) 基础痛阈值/s 15 min痛阈值/s 30 min痛阈值/s 60 min痛阈值/s生理盐水组0.7 13.1 ±4.8 12.2 ±1.1 13.2 ±2.5 14.4 ±3.0卡洛芬注射液 I组 0.7 11.9 ±3.5 16.7 ±2.8 13.6 ±0.5 11.4 ±1.6卡洛芬注射液 II组 0.7 14.9 ±6.2 14.8 ±5.3 10.0 ±2.8 10.3 ±1.9托芬那酸注射液组0.7 13.2 ±1.3 14.6 ±5.8 16.4 ±2.9 13.1 ±1.3
表8 受试药物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s)
表8 受试药物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s)
注:*为与托芬那酸组差异显著(P<0.05)。
组别 剂量/(mL·kg-1)潜伏期/min 15 min内扭体次数扭体抑制率/%生理盐水组 0.7 3.9 ±0.1 32.0 ±6.4*-卡洛芬注射液 I组 0.7 3.5 ±0.7*20.9 ±8.6 34.7卡洛芬注射液 II组 0.7 3.7 ±2.922.7 ±5.8 17.5托芬那酸注射液组0.7 8.7 ±3.7 12.0 ±8.1 42.6
2.3 受试药物对兔皮肤刺激观察结果 兔子皮肤注射给药后,各给药组均未出现尖叫、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按压其注射部位亦无不良反应。
近年来,由于犬猫的生活习性及创伤引起的犬猫关节病越来越多。其中,犬的关节病主要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猫的关节病主要为急性败血症性关节炎和慢性关节炎。目前,针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病的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首选药物。兽用止痛药主要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麻醉性止痛药三大类,止痛效果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最强,但其强大的镇痛背后是严重的依赖性和成瘾性,从而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
卡洛芬是新一代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强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强,还具有吸收快、副作用小的特点。
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小鼠炎症部位的肿胀度,且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托芬那酸组的肿胀抑制率最高,其次为卡洛芬注射液I组。在对小鼠的热板试验以及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中,卡洛芬注射液I较卡洛芬注射液II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说明选择甲醛缩甘油和1,2-丙二醇作为有机溶剂较选择二甲基乙酰胺和1,2-丙二醇效果好。研究发现配方药卡洛芬注射液I在短时间内对小鼠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托芬那酸强,但维持时间较托芬那酸短,表明本配方药效快,可以用于缓解动物急性疼痛性疾病。皮肤刺激试验结果表明本品的刺激性很小,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研究所选用的配方药卡洛芬注射液I的抗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无刺激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8-270.
[2] 陈小野,张宇鹏,蒋小丽.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疼痛模型寒、热属性的初步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46-51.
[3] 周秋仁,郑小清.痛经舒胶囊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0):28.
[4] 景志杰,牛拴成,张轩萍,等.化痔灵片对小鼠实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1):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