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让
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与执行力度的实证研究*
● 刘宗让
利用专家调查法,对大学10类利益相关者各个管理措施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排序;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中国大学利益相关者各个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证实了大学对各类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不仅各种管理措施重要性和执行力度存在差异,而且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重要性与执行力度之间也存在差异,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有全面执行、基本执行和选择执行三种策略。
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执行力度;实证研究
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的观点已经为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所接受。一般认为,大学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大学战略的实现或被大学战略的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l],包括教师、政府、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校友、债权人、捐赠者、用人单位、其它高校以及社区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大学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如李超玲等[2]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的10种利益相关者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遴选出关键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张燚等[3]问卷调查与分析了13种大学利益相关者,得到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价值需求体系及其优先顺序。对于大学而言,搞清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搞清楚大学主要采取哪些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重要性如何?执行力度如何?有哪些执行策略?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尝试。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考察大学主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及这些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如何。首先进行问卷设计。笔者罗列出了大学10类利益相关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共46条,然后约请了36位教授和来自政府、研究机构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作为专家,请他们对这些管理措施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其次进行问项衡量。将排序转化为数值型数据,如,排在第一位的管理措施得分为1;排在第二位的管理措施得分为2;依次类推。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大学对利益相关者主要管理措施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 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重要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表1中,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的重要程度被表达为得分均值。根据得分均值,可以得到对教师的管理措施重要性的排序依次为:合理薪酬、福利和待遇、成长与发展机会、长期聘用、交流与沟通、参与管理、公平公正权力。然而,此排序是否具有统计意义,还需进行排序的配对样本T检验。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大学每两个管理措施的评分均值之差进行95%和99%的置信度检验,判断上述每两个变量均值之差与0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重要性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从表2配对样本T检验看到:虽然合理薪酬与福利待遇、合理薪酬与成长发展机会、福利和待遇与成长发展机会、长期聘用与交流沟通、参与管理与交流沟通这些管理措施评分均值不同,但是这种均值的差异与0缺乏显著性差异,其它的排序都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例如,根据均值进行初步排序,合理薪酬这一管理措施评分均值较低,因而显得较为重要,参与管理这一利益要求的评分均值与合理薪酬评分均值之差为-2.5556,对此所做的T检验值为-5.064,也就是说,合理薪酬比参与管理更为重要。据此,最终得到大学对教师主要管理措施重要性排序:(1)合理薪酬、福利和待遇、成长与发展机会(此三项管理措施重要性排序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差异);(2)长期聘用;(3)交流与沟通;(4)参与管理;(5)公平公正权力。因受限于篇幅,此处略去大学对其它9类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者、学生和家长、政府、债权人、捐赠者、用人单位、校友、其它高校、社区等)管理措施重要性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只把研究结果列入表5。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中国大学利益相关者主要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被调查对象是大学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笔者设计了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问卷调查表,该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填写者的基本情况、填写者所在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评价、列表之外其它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评价等。问卷设计和采用利克特五分量表正向评分法。
为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和调查的准确性,调查组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一是尽可能科学地安排抽样,使样本更具代表意义;二是取得被调查高校管理层的支持和理解以协助调查;三是采取增大发送数量,并反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采取的保密措施以打消其顾虑,增加问卷的效度。具体调查方式采用面访调查与电子邮寄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除浙江、上海、江苏采用面访调查外,四川、陕西、河北、广东、辽宁等省市均采用电子邮寄调查的方法。从2011年1月到9月期间,调查组共计向8省市42所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发送问卷调查表587份,实际回收问卷389份,回收率66.27%,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数35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1.52%。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执行力度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3 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执行力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表4 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执行力度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表5 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措施及执行力度表
表3中,大学对教师管理措施执行力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大学对合理薪酬、福利和待遇、长期聘用、公平公正权力的执行力度评分均值大于中间值3,说明这些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较强;而对成长与发展机会、交流与沟通、参与管理的执行力度评分均值小于中间值3,说明这些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较弱。
表4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合理薪酬与福利待遇、合理薪酬与公平公正权力、成长发展机会与交流沟通、成长发展机会与参与管理的执行力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管理措施执行力度之间的差异显著。同样,因受限于篇幅,此处略去大学对其它9类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者、学生和家长、政府、债权人、捐赠者、用人单位、校友、其它高校、社区等)管理措施执行力度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只把研究结果列入表5中。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者都采取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并非所有边缘利益相关者都采用不重要的管理措施;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各个管理措施有重要程度差异,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各个管理措施也有重要程度差异。这就要求大学在选择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时,不仅要考虑该利益相关者是关键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还是边缘利益相关者,还要考虑对教师有哪些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的重要程度如何,对其它利益相关者有哪些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的重要程度分别如何,如此等等。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以执行力度的克里特量表中间值3(即执行力度一般)为界限,那么,中国大学对10类利益相关者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基本上介于2-5之间。说明中国大学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很少采用不承担责任、不解决利益相关者问题、忽略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对抗型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学对政府、管理人员的所有管理措施执行力度的克里特量表值普遍大于等于3,执行力度普遍较强,说明大学从各方面尽量执行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措施;中国大学对所在社区、捐赠者、校友的所有管理措施执行力度普遍小于3,执行力度较弱,说明大学只是基本执行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措施;中国大学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债权人、其它高校的部分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较强,部分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较弱,说明大学是有选择性地执行这些管理措施。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学对管理者、政府、债权人、用人单位、捐赠者、其它高校6类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与执行力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对教师、学生、校友、社区4类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重要性与执行力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中国大学不存在某项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越是重要,其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越强的情况,也不存在某项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越不重要,其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越弱的情况。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存在着三种执行策略。
一是全面执行策略。大学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全面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各种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都较强。该种策略要求大学对利益相关者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资源,使利益相关者更为满意。如,大学对政府的管理措施,无论是遵纪守法、依法办学、汇报与沟通;还是提供稳定就业、培养更多人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执行力度都较强。
二是基本执行策略。大学采取的管理措施只能基本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各种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都较弱。如,大学对所在社区采取加强与其联系沟通工作;在不增加办学成本的前提下为社区提供商业机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组织师生员工为社区捐赠和义务服务;利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推动社区文化传承。这种策略虽然不能令利益相关者很满意,但有利于将大学的有限资源用于满足重要利益相关者的重要需求。
三是选择执行策略。大学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部分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较大,如,为教师提供稳定工作岗位,合理的薪酬,较好的福利待遇,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员工;部分管理措施执行力度较小,如,在教师成长与发展机会、交流与沟通、参与学校管理方面仅做到一般。该执行策略所需要的管理资源少于全面执行策略。
大学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大学必须根据不同的管理情境,对以上三种执行策略进行科学组合,合理分配大学管理资源,才有利于大学的持续发展。
[1]刘宗让.大学战略中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2]李超玲,钟洪.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利益相关者分类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3).
[3]张燚等.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价值需求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5).
刘宗让/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高校战略中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项目编号I0YJA880090)。
(责任编辑:刘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