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坚强 彭一笑
最近有部新上映的电影叫《鸿门宴传奇》,讲述了一个另类的楚汉相争的故事。其中范增的一句台词我印象颇深,他说,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我想,我们中国人何曾不是时时都在干着两败俱输的事呢?
电影中充斥着各种尔虞我诈,心怀鬼胎。先是怀王在仙女的怂恿下颁布了一道密令:先入咸阳,册封秦王。他想借此让本是同盟兼兄弟的刘邦项羽反目成仇,来个窝里斗。自己则能看着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他猜着了开头,刘邦的确受此蛊惑先取下了咸阳,而作为义军首领的项羽当然怀恨于心,设下了鸿门宴,欲在席间刺杀之。可怀王却没有猜着结局,最后惨死在项羽失去理智的刀刃下。鸿门宴中,刘邦自知力量微薄,正面相抗那是以卵击石,于是频频使用苦肉计,装孙子,唯唯诺诺,唯命是从。项羽让他以血代酒,向天地人三才请罪,他照办不误。项羽让他用剑刺了张良,他也没有心慈手软。项羽见他如此“识时务”,便放下了戒心,并挡下了刘邦那一剑。之后张良追随项羽,和范增共事。殊不知张良上演了一出无间道,使了一招离间计,让项羽赶走了自己的亚父兼军师——范增。范增在鸿门宴中和张良对弈棋局,同下五盘盲棋,前四局都是自己拿下,这第五局没有下完便草草收场,却没有想到落得如此地步。临走之际,范增看着那盘残局深思良久,最后赠给了项羽一个锦囊。张良计谋得逞之后扬长而去,项羽已知中计,怒火中烧,失去了理智,杀死了怀王,并率大军准备一举摧毁刘邦,可不想再次落入了刘邦的圈套。刘邦见项羽杀死怀王,师出有名,便联合其他义军共同对付项羽。项羽败下阵来,在四面楚歌中于乌江自刎。这时故事还没有完结,刘邦打败项羽后搜出了那个锦囊,锦囊里写道:老臣已说服韩信投诚,望主公暂忍一时之辱。韩信大军将至,助我大楚转危为安。事成之后,我已答应了韩信及张良等义士,共享富贵,平分天下。老臣早晚待命,盼蒙查照。这刘邦一看便再也不能淡定了,原来你们都在玩谍中谍啊,于是便先下手为强,派人暗杀韩信、萧何、张良等多年追随在他身旁的兄弟们。这时电影闪回到张良去看望范增的画面,范增指着那盘残局,对张良说: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原来这范增也使了一招离间计,死后还拉了一帮人同他陪葬。最后的结局是,刘邦虽然得了天下,却也落得个孤老终身,一生都活在心惊胆颤中。
虽然这电影完全没有遵照史实,比如鸿门宴作为史上最著名的酒席怎么连酒肉都没有,却上演了一出围棋争霸赛,又比如张良从未在项羽门下待过,更不是他使用了离间计,而是陈平。但它却没有违背中国人一贯的作风,善于权谋,喜欢内斗,而那两败俱输的棋局也发人深思。我一直在想,为何中国人会如此,直到看过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才解开了心中谜团。
楚渔先生在书中的第五章谈到了中国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他将二者做了对比:西方的智慧讲究的是处理人和物的关系,而中国的智慧则主要在阐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把求知的科学方法作为智慧,中国人把耍弄权谋作为智慧。所以西方人的智慧是科学,而中国的智慧却是以权谋为主要特征。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确如此。中国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人和人的关系斗争中,政治军事上绞尽脑汁,嘴巴上喊着为国为民,大部分却是为了一己私利。我们看看春秋战国时期,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些大师前辈们却也只是埋在故纸堆里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未考虑过人和物之间有何联系,倒是墨子还算不错,没事研究研究物理知识,却也只是为了一身的侠客风范,如何能更好的行侠仗义,兼爱非攻。再看看三国时,群雄并起,豪杰辈出,却也都是在玩弄权谋,一部《三国演义》尽显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楚渔先生引用荣格对于周易的分析:“我们的科学基于因果律上,我们认为因果律是万古不变的真理。而在《周易》一书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思想似乎专着眼于机会率。我们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中国人却极为关心。我们所崇拜的因果律,他们似乎不屑一顾。”楚渔先生认为因果律注重逻辑推理,穷究事物本质,而机会率注重的则是时机和变化,这就是科学和谋略的区别。因而中国人谋的东西太多,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种思维的表现。只讲谋事,不讲做事,不讲技术,这也是造成中国人投机取巧心态的原因之一。
我们中国人的确是太过“聪明”了。楚渔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智商并不比西方低,甚至可能高于西方,可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落后,只能说是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将那聪明才智全用到了和人斗的权谋之中,而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并无意义,只能徒伤元气。楚渔先生认为根源还是我们思维模式的落后。
的确,我们中国人眼光过于狭隘,思维过于僵化。我们总是认为只有打倒别人才能强大自己。政治上我们不是在扮演着奴才,就是在扮演着叛徒,实在忍无可忍,就揭竿而起当流氓。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流氓心理传承了几千年至今仍在。军事上,《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这也是在讲述如何使用权谋来打倒对方,不讲军队建设,不讲技术,只是用诈。楚渔先生将德国的克莱塞维茨的《战争论》来作比较,它的开篇是“论战争的性质”,这和中国传统军事便是截然不同的。感情上,我们中国人同样乐于互相伤害。最近很火爆的一部电视剧——《男人帮》中便有一段台词:爱情就是这样,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你再捅我一刀,我又捅你一刀,然后互相数着对方的伤口。我们看看现在的电视节目,太多太多都是在讲述妻离子散,兄弟不和,反目成仇的悲剧,而这种悲剧每时每刻都在中国发生。
我不禁想到曾经有人拿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作比较,他说,日本人是三条虫成一条龙,而我们中国人则是三条龙成了一条虫。以前赌气不愿意承认,现在看看人家日本的发展,再看看我们自己国家的现状,不得不自惭形秽。我们总是在做着减法的运算,而人家却是在做着加法。楚渔先生提到了鲁迅先生,鲁迅生前对国人总不肯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总爱在自满和蒙骗的大洋中自欺欺人深恶痛绝。他希望国人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并能严酷无情的自我批评。因此,鲁迅先生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看看美国人史密斯写的《中国人的气质》。他认为“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作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以前一直搞不懂为何中国人总是纠缠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中,为何茫茫中华大地却是一盘散沙,看了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总算有了些眉目。他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
我希望我们中国人能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做那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争取成为那多有不自满的种族。我希望我们中国人不再走那两败俱输的棋局,殊不知,还有一种方式,叫共存,还有一种棋局,叫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