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2012-11-23 07:02罗逾兰邱道骥李广洲
文教资料 2012年3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师德高校教师

罗逾兰 邱道骥 李广洲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学校的“大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最近我们课题组在南京师范大学这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年老校,通过并利用问卷调查,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该校文、理、工、音、体、美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我们结合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影响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相关因素,分别设计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调查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除个人基本情况外,各设计53个题目,其中选择题50个,开放式题目3个)。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教师和学生各200份)。回收问卷365份,回收率91.25%,有效问卷360份。其中教师问卷回收178份,回收率为88.0%,有效率98.9%,学生问卷回收187份,回收率93.5%,有效率90.0%(个别题目漏答不影响整个问卷分析的按有效问卷处理)。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1.对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调节教师与社会其他群体、个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师德的内容除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外,还应包含以下内涵:一、是有正确的信仰;二、要关爱学生;三、要乐于奉献;四、要诚实守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一般,总体评价不高。

图1 教师对学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分布

图2 学生对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分布

以上统计表明,有47%(82人次)的被调查的教师和60%(109人次)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学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一般。有4%的教师和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师德状况是较差的。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2.对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总体评价

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的修养,敬业精神方面的要求,始终保持极高的水准。孔子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这就是说教育人要有凡事具“敬”的态度。“名师出高徒”,师之名,首先在于精,而业精源于敬业。

敬业就是崇拜自己的职业,它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源于使命感,源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心。敬业精神是教师的最重要的美德,这是一种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能恪守自己岗位职责的职业操守。教师如果缺乏敬业精神,就很难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教育对象的爱心。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如何能够具有和保持高强的师能。

图3 师生对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总体评价

如图所示:有79%(283人次)的师生认为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一般,有6%的被调查的师生认为青年教师存在“很不负责”的现象。有15%的师生认为青年教师表现很敬业。总体而言,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处在中等偏上水平。由此可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与使命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3.对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认知

在调查对高校教师师德内容及具体要求的认知程度时,有73%(128次)被调查的教师选择一般了解,15%的教师选择非常了解。还有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一点都不了解。我们将这个数据和图3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明,教师的敬业水平和师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跟他们对师德内容及具体要求的认知程度有关。

图4 教师了解师德规范的途径

由图4可知,教师了解师德规范的途径大概比较平均。选择“教育法”的教师占19(57人次),选择“高等教育法”的占20%(61人次),选择“教师资格条例”的占23%(67人次),选择“教师工作手册”的占20%(61人次),也有18%的教师选择通过“岗前培训”了解到了教师师德规范的。这类情况说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无论内容与形式,还是方法和途径都必须与时俱进。

4.对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的感悟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社会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学习、体验、修养和实践等方式,认同、内化或创设的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一般来讲,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师道,它指的是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职业性道德要求,通常表现为国家或行业对教师的一系列准则性的要求或规定。二是师德,它指的是内化到教师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教师自我认同并实际制约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标准以及相应的道德品质。

师德作为教师个人行为规范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成长,还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所以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以下是教师对自己职业评价的调查。

图5 教师评价教师职业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67%(118人次)的被调查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有6%的教师把教师职业当作实现成功的阶梯,有7%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有机会学习更多知识的职业。而有20%的被调查的教师认为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这说明有些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明显薄弱。这些教师教学的结果通常是教书与育人相脱节,重视的是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培育。

在询问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时,有51%的被调查的教师和42%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有23%的教师和35%的学生则认为工作(教学)能力最重要。也有23%的教师和16%的学生认为创新素质和研究能力为最重要,其余很少部分选择了为人处世(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见学生对于教师的期望值还很高,不仅仅是在道德素质方面而且在教学和创新领域也有比较高的期望。

对于您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的问题时,只有45%的被调查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热爱教育工作。而有23%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有17%的教师是因为工作的偶然性,也有9%的教师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而当了教师。还有6%的教师是由于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做教师。

图6 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意识里,教师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一个人选择了做教师,不是去捧一个赖以谋生的“饭碗”,不是去守一个得以寄身的“职位”,而是去爱一种安放并完善生命的生存方式,爱一种将生命放养其中的快乐。这种爱与人的精神生命息息相通,会成为一个人不断臻于进步、臻于完善的“原动力”。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一种极富创造乐趣的生活,一种充满爱意的生活,这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一种积极明亮、充满快乐的人生境界。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45%的教师愿意为这种人生境界而从事教育。

当涉及到教师是否有过放弃做教师的选择,寻找其他发展的想法时,有53%的被调查的教师选择了从来都没有,有38%的教师选了偶尔有过,9%的教师选择确定性的有过放弃做教师的选择。

对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问题,调查显示

图7 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容也应该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如图所示:有23%的被调查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71%被调查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还有5%的被调查的学生选择比较不赞同,仅有1%的学生表示反对。也就是说94%的学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容也应该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同样的问题调查老师时,则有31%的被调查的教师表示非常赞同,有55%的被调查的教师表示比较赞同,还有12%的被调查的教师选择比较不赞同,还有2%的被调查的教师表示反对。也就是说86%的教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容也应该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紧跟着调查 “目前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以前教师的师德素养的比较”时,调查结果表明(见图8)

图8 目前教师的师德素质和以前的教师的教师师德素质的比较

如图所示:有56%的被调查的教师也认为相对于以前,目前教师的师德素养有所下降,21%的教师认为基本没有变化,而23%的教师认为有所上升。

同样的问题调查学生时,则有53%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以前现在教师的师德素养有所下降,有14%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变化,有33%的学生则认为有所上升。

图9 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教师)

图10 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学生)

由图9和图10可知,在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之间,有15%的被调查的教师和11%的被调查的学生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将奉献精神置于首先地位”,选择“应该首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教师占37%,学生占29%。选择“处理得好,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教师占48%,学生占60%。

当涉及到环境、制度对学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影响时选择“经济压力”的占37%,选择“制度环境压力”的占28%,选择“人际环境压力”的占20%,而选择“学术氛围环境压力”的占15%。

至于调查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原因时,大部分被调查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压力大。具体地说,有51%的教师和47%的学生认为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压力大”。选择“教师个人放弃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占19%,学生占20%。选择“缺乏实实在在的法律约束机制”的教师占4%,学生占5%。选择“教师管理体制的问题”的教师占19%,学生占19%。选择“忽视对教师的师德培训”的教师占7%,学生占9%。对于教师进行社会兼职的做法大部分师生共同认为可以理解,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只有少数师生则认为不可以,这样太分散教学、科研精力了。可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师生活的压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青年教师现在的师德风范。

5.对高校教师的重要品行的认同

图11 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教师卷)

图12 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学生卷)

由上述两图(图10和图11可知)有35%的教师和41%的学生认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是以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38%的教师和39%的学生认为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是青年教师最重要的品行。15%的教师和12%的教师选择刻苦钻研业务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行。只有1%的教师和6%的学生认为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还有11%的教师2%的学生选择了“谦虚谨慎,维护其他老师的尊严”。总的来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基本相似,只是在选择“谦虚敬慎,维护其老师的尊严”这个选项时教师的注重程度比学生稍微高一些。

在调查“你认为一个好教师最突出的方面”的问题时,选择“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占10%,学生占5%,选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3%,学生占20%,选择“教学与科研均突出”的教师占19%,学生占40%,选择“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占48%,学生占27%,选择“同事公认”的教师占20%,学生占8%。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均突出的教师是“好教师”。学生和教师的“好教师”观点有一些出入。

三、体会与建议

1.高校的使命在于引领与传承,教师的责任重在教书和育人。大学担负着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引领与传承的任务,这已经是人们不争的共识。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人。既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要通过言行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用操守去“熏陶”学生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

高校青年教师多为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知识精英”,理应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调查数据表表明,就总体而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在高校出现的一些师德失范、价值危机现象和倾向,诸此种种不能不令人深省。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对履行职责所需的奉献精神和表率作用方面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知及操行。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不少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客观地说,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现状是不甚令人满意的。如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教师和学生对师德失范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因此,高校在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关键是对症下药。工作中既应强调“师者厚德载物,修己育人”,从整体上去塑造高尚的师德,又要从青年教师个体的成长经历,学识修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切实予以关心帮助的同时,加以具体的的疏导、引导和指导,使高校青年教师在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真正唤起教师的激情和梦想。

2.高校要重视构筑"精神围墙”,教师要注重塑造师表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师待遇的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也为高校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做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属于"穷国办大教育"的发展时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生活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曾经历二十多年寒窗苦读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贫富差距逐年拉大的今天难免会失去心理平衡。此外,由于社会的转型变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评价、行为选择发生的重大变化,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思潮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与实际经济收入的支撑能力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心思放在商海挣钱,把眼光和精力投注到本职工作以外的兼职,师德欠缺、价值观念呈现个人化的倾向,如:凡事只考虑自己,价值标准注重实用,本职工作马马虎虎,热衷于第二职业或校外高报酬的讲课等现象,对此务必高度关注。因此,高校加强师德建设要在构筑“精神围墙”,重塑师表形象上下功夫。

[1]黎琼锋.教育德性和教育幸福[J].思想理论教育,2008(03).

[2]周美娇,沈昱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浅议[J].科技文汇,2008(12).

[3]汤艳.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J].科教纵横,2008(11).

[4]康丽.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高于其他职业[N].中国教师报,2008-07-16.

[5]安云凤.高等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艺术,(28-31).

[6]彭亚青.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分析[J].《中国教师》社会科学,2006.1.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师德高校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