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刘艳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称谓语是语言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等信息。称谓还和人们所属的社会、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在生活当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称谓语,从不同的称谓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将从两个部分阐述英汉称谓词所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称谓词;文化;文化差异
称谓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沟通人际关系的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同时也体现出一个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每个人每天都在与周围的人或事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而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称谓词,称谓词的使用可以使我们比较明确地了解到一些信息。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称谓语看出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等信息。所以说,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能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当担任的角色。因此,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从英汉称谓语的差别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
在不同时间段内编辑的词典中,都有各自对称谓语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称谓语的词语意义也在不断地完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称谓语的,“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在一般的情况下,称谓语有两大类,一类是亲属称谓语,还有一类是社交称谓语。亲属称谓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或者拥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之间的称呼,而社交称谓语则是指非亲属之间的称呼,它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是怎样称呼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使用的一些称谓语,这些常用的称谓语都是在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承载着各自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
1.称谓语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长幼尊卑贵贱”和“内外有别”,所以中国人在称呼时都是比较有礼貌的,一般对长辈都很尊敬,例如儿女对自己的父亲一般都统称为“爸爸”,而在表示尊敬时却会称呼自己的爸爸为“亲爱的爸爸”或者是“俺爸”。而在西方国家,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这点是和我们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例如,英语中有些称谓语是仅仅只能用于特定的人身上的,如Doctor,Queen XX,Professor等等,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的身份。
汉语在使用称谓语时是可以同时使用谦称和敬称的,一般情况下谦称用于自己和自己家人,而敬称则是在称呼对方时使用。在汉语中,人们常常用“姓十老”表示尊敬。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称不认识的老年人为王老、叶老、老王司机等。但在西方国家中,如果无端地在别人的姓之前加上“old”一词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误会甚至让他人反感,也显得你很没有礼貌。鉴于这点,我们在称呼西方人士时,应该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这样反而让他们觉得我们更亲切、随和和友好,容易交往。
2.称谓语在西方国家的应用
在西方国家中,一般父子、母子之间是可以直呼其名的,西方认为自己的孩子称呼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平等关系的体现,这样更有利于自己与孩子交流,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罕见的,只有一些少数的开明家庭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称呼其姓名,但这也仅限于一些特殊情况,所以说,这种称呼行为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常常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行为。
在西方还有一种称谓方式,那就是无称谓,大概的意思就是人与人交往可以不使用任何的称谓词语。其实这种情况在西方发生得很频繁,如在问路时,我们一般说“Excuse me,could you tell me howtoget to…?”这样就避免了在不知对方任何信息的情况下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尴尬,通常西方人在见面时也常常只说一声“Hi”、“Hello”或者“Howare you?”而在中国,在交际场合下不使用称谓词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许你会因此失去一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或生活中的好朋友。所以,在中国即使与对方是初次见面或者你们之前只见过一次面,你也应该用一些适当的称谓词称呼对方,如“阿姨”、“同志”、“大伯”等词语。
1.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制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封建家长制使父权成为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并维系着整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是一个有着宗法制度的国家,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宗法制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亲属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这也使中国成为一个拥有君主专制制度的国家,家和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称谓语上也深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而西方国家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先进思想活动的洗礼,这让他们较早地接受了自由平等和法制的思想。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天独厚,使得西方各个民族都有追求个性、人格独立的特点,他们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需要附着于某个集体,每个人都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另外一方面,西方人的家庭一般都是小模式的,家庭内部成员相对较少,子女成人之后大都会与父母分开居住,而中国大都是几代同堂,希望家庭成员越多越好。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非常简单,也不像汉语区分得那么明细。如下表:
2.从英汉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他曾经在早年
的政治追求中把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视为己任,并把这作为一生的理想。孔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仁”的思想,例如“克己复礼”等,同时这一思想延续至今,这也使我们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在世界享有盛名,礼仪在约束人们的行为举止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评价他人是否礼貌的重要准则之一,这也导致了人们习惯地在潜意识中刻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在汉语中有很多的谦词和敬词,如“令、贵、尊”等敬词和“敝、卑、寒”等谦词。另外,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了非常严密的国家组织机构和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也比较成熟且名目繁多、周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官职系统也变得更加成熟。同时在高度集中的皇权统治下,职衔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可以象征个人的身份及地位。可是西方国家却热衷于追求自由、平等,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追求自由主义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人热衷。他们提倡自我肯定和自我表现,注重争取平等自由的权力,这种注重个性、肯定自我价值的观念也使西方社会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如西方人的“谈老色变”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同时,西欧日渐完善的法律制度也维护了人们追求自由的权利,他们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所以我们很少在英语里看见和使用尊称及谦称。这些都较为明显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可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谦词在我国的使用大为减少,并多用于书面文体中。一方面,英汉称谓语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仍然保持着自我传统民族文化的鲜活特征;另一方面,英汉称谓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相互融合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也开始追求个性与平等、自信与独立,过去很多谦称也逐渐不再使用了,而很多称谓语的意义也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同事、平辈之间直呼姓名的现象已经普遍。
中英称谓语无论是在亲属关系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它们各自的民族性,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清源,李晓惠.跨文化视野下英汉称谓用语之差异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肖巧玲.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2).
H0
A
1673-0046(2012)8-0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