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中美高校学生责任教育的比较研究与路径探析
金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文章从中美高校学生责任教育的比较研究入手,对中美之间责任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体制、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引出美国高校责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借鉴手段,并对我国高校学生责任养成的途径进行了案例透视和举证分析。
责任教育;责任;中美高校;比较研究;路径
从透析国内外重大事件到倡导“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从解读当前国际形势政策到呼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世界性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责任”,“责任”正在起着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作为承担公民道德教育为使命的高等院校,加强系统性的责任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和“战略选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高校责任教育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其包括每个人应承担的含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一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因此,在新时期里加强中美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研究,并尝试摸索中国高校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教育是中美高校历来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由于两国的国情、教情和文化传统存在差异,因而两国对责任教育的价值理念、目标定位、基本内容、管理体制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一)理念不同。
美国责任教育“由内而外”,它建立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上,通过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明确自己的权利,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而中国责任教育则“由外至内”,强调为社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无论从儒家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古今无数文人志士,秉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将外在的社会责任感、集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要求。
(二)目标不同
美国责任教育“由面到点”,以“培养公民的个体责任意识”为归宿点。在美国家长眼里,子女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鼓励,他们与子女谈心常用的一句话:“你选择了这种行为,就必须为这种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1月20日就任典礼上也曾说:“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国家做些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会通过的《2000年:美国教育法》则明确把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负有责任的公民,指出“学校公民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这种合格的公民需要具备负责任地和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中政治和公民生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中国责任教育“由点到面”,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宗旨。通过引导人们把个人的目标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履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
(三)内容不同
美国责任教育“偏重于法”,更强调法律责任、生命责任等内容教育,政府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等内容,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责任意识。而中国责任教育“注重于德”。近些年来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荣辱观,以及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道德模范践行责任的先进事例,都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教材,突出强调了东方道德伦理责任教育价值观的培养。
(四)体制不同
美国责任教育“相对分权”,各州在公民教育中具有完全的自主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的方式,依靠全美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组织(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等第三方组织进行责任教育课程编写、师资培训和客观评估。而中国责任教育“相对统一”,主要由教育部门领导管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渠道开展责任教育。
(五)方法不同
美国责任教育以“隐性为主”。自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隐蔽课程”的概念以来,美国就强调采用隐性教育、全面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形式加强责任教育,通过让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自然而然地让个体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从而培养出公民的责任品性。而中国责任教育则以“显性为重”。通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在实践中调整着责任教育的内容,运用宣讲、研讨等传统方法,向学生灌输社会主导责任意识和规范学生的责任行为。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双方责任教育各有长短。但由于当前我国的责任教育模式依赖于传统的文化背景,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我们需要从美国的责任教育中吸收有用的方法,做出实事求是的转变。
(一)运用实践手段,激发学生的责任需要
在美国,课外活动已成为一门共识的“必修课”。一群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吸毒者、无家可归者的人被称作“义工”(volunteer),广受欢迎;一种通过利用高科技知识和手段,参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的方式叫做“服务学习”,广为流行。在实践课程中训练的同学,通过广泛地做义工、开展服务学习,激发了生命责任、集体责任、朋友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驱力,做到了主观自愿、自动自行,从而达到其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个体责任意识”。我们可以吸收美国实践教育的手段,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开辟责任教育的渠道,建立责任教育需求化、项目化、长期化操作模式,强调学生个体的责任价值,激发学生的责任需要。
(二)运用情境手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美国责任教育的“隐蔽——情境”式教育手段,能够大大激发学生作为责任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立道德情境,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责任问题,做出责任判断,尤其是一些道德两难问题,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实践,让学生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责任的价值标准,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选择自己的价值观,珍视自己的价值选择。我们可以吸收这种手段,让学生在反复的情境演绎、案例分析中增强自我的责任意识。
(三)运用奖惩手段,加深学生的责任体验
美国高校还积极采用赏识教育和奖惩手段,强化学生的责任行为。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的学术道德中心提出一些政策规定,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对校园社区的责任并履行这些责任,他们还清楚地写明了哪些行为是可以受到嘉勉奖励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校园社区中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也可以迁移到校园以外的任何其他社区。这同样是我们值得借鉴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责任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奖惩平台,加深学生的责任体验。
通过上述论证和分析,我国高校责任教育可以吸收美国经验,通过有效运用实践、情境及奖惩等手段促进个体责任养成。而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个有效的路径,或建立一个实践参考模型,探索可行性的责任养成教育方案。论文试从学生个体培养角度出发,探索以三大载体建设促进学生责任教育养成的新途径。
(一)以“每周责任主题训练”为抓手,开展行为训练(后天训练)
责任教育是通过行为训练来养成习惯的。通过责任行为的训练,个体可以接受和学习积极的责任行为方法,并实践这一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责任行为方法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体的思维结构中,形成行为无意识。我们可以依据责任所包含的生命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朋友责任、社会责任、岗位责任、客户责任等内容,将每一项责任规划为一个主题,按照“认知责任——担当责任——尽责任——讲责任——评责任——赛责任”六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环节完成每周一次一项主题的行为训练。譬如“生命责任”主题训练,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图1所示层层推进,完成责任训练。
图1 “生命责任”主题训练过程
(二)以“校园人生AB剧”为载体,开展情境体验(后天内省)
通过设立“校园人生AB剧”这项活动载体,开设A、B间两难情境选择和现场剖析,教授和训练学生领悟角色期望,权衡多重角色责任,提升责任决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志和信念。比如一个AB剧案例:
(1)剧情:学生甲请求好朋友学生乙代考。
(2)困境:选择A代考,维护好朋友情谊,但严重违纪;选择B不代考,不违纪,但违背好朋友情谊。
(3)责任认知:帮助好朋友是维系友谊的重要基础,但作为学生也应该遵守考试纪律。
(4)责任判断:前者应该代考,后者不能代考。
(5)责任推敲:寻求可替代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复习,不代考;或者劝他缓考,休整两个月后再参加补考……
(6)责任决策:选择其一。
(7)自我说服。
(三)以“校园道德庭”为窗口,开展责任评价(外界作用)
通过成立“校园道德庭”,评价和影响学生的责任行为。它可以是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机构,设立庭长、观察员等角色,以模拟“法庭”的方式展开学生个案的调解、责任事故的追踪及优秀人员的奖励等。通过建立这样的窗口加强对责任行为的评价,可以有效加深责任主体的体验,进而巩固为责任意识并积蓄下来,逐步成为主观自觉。当主体的积极责任行为发生时,道德庭观察员进行正面评价,并给予微笑或鼓励,主体的积极行为会持续下去;当主体的消极责任行为发生时,观察员进行负面的评价,并给予批评或斥责,主体的消极行为会消退,并形成不再发生消极行为的主观自觉。
[1]陈惠娟,梁安.美国高校责任教育及其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2008,(4).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0,129.
[3]王琪.中美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之比较[J].教育研究,2011,(3).
[4]李曼丽.今日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与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4,(2):103.
G64
A
1673-0046(2012)8-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