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红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大量研究表明,脂肪肝[1]与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探讨脂肪肝与血糖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07年体检中心对586名铁路职工的体检对象,其中315名为B超检查明确的脂肪肝职工和271名非脂肪肝职工,脂肪肝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
1.2.1 把研究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
1.2.2 生化指标的测定均由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6.1mmol/L为空腹血糖升高,TG>1.70mmol/L为三酰甘油升高,TC>5.72mmol/L为胆固醇升高。
1.3.1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远场回声逐渐衰减。②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③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宜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⑤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1.3.2 血糖血脂异常标准
FPG>6.1mmol/L为空腹血糖升高,TG>1.70mmol/L为三酰甘油升高,TC>5.72mmol/L为胆固醇升高。
所有资料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资料采用以(±s)表示P<0.05为有显著差异,P<0.01为有高度显著差异。
315名脂肪肝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三项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平均值如表1所示。特别是三酰甘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其中脂肪肝患者伴三酰甘油升高242例,占76.8%总胆固醇升高62例,占19.7%,伴血糖升高100例,占31.7%,高TG血症与脂肪肝发病率呈正相关,随TG浓度升高,脂肪肝发病率也升高[2]。
表1 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含量的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含量的检测结果对比(±s)
空腹血糖(mmol/L)脂肪肝组 315 5.78±0.15 1.82±0.13 6.34±0.35对照组 271 4.52±0.24 1.54±0.18 4.86±0.27组别 例数(n) 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
3.1 健康人每100g肝湿重约含4~5g脂类,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3]。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脂肪肝患病呈上升趋势,根据欧美统计,在一般人群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约为10%,而在肥胖糖尿病患者中该发病率约为50%,在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目前公认为Day和James等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该学说认为,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积聚和脂肪变性作为“初次打击”使肝脏对炎症反应和各种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增高,而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线粒体功能异常等因素形成“二次打击”,诱导了肝脏炎性反应,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脂肪肝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中性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大多数脂肪肝的脂肪沉积主要为内源性三酰甘油[4]。由此可见,在脂肪肝组中三酰甘油明显升高,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胆固醇升高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从脂肪肝组可以看出,有单纯高三酰甘油者,也有三酰甘油合并升高者。正常人的脂肪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的脂肪经消化吸收氧化,大部分参与糖代谢,经三羧酸循环氧化能量,部分储存为脂肪部分经肝脏转为酮体,运至肾脏和肌肉等组织氧化。脂肪肝时大量脂肪积聚在肝细胞内,使糖异生加强,而糖向脂肪的转化因脂肪代谢障碍而相对减弱,导致血糖升高[5]。本组脂肪肝与对照组的血糖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脂肪肝组中血糖升高明显,从而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3.2 通过对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和高脂血症患者的随访调查研究,造成脂肪肝的患病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营养过剩、体育锻炼缺乏、长期饮酒至酒精损害和糖尿病长期营养过剩高脂肪低蛋白高热量的过多摄入,使肝脏合成脂肪过多,打破了脂类代谢平衡,造成血脂升高,脂肪在肝内蓄积,形成脂肪肝;缺乏体育锻炼,生活不规律,长期摄能多、耗能少,这些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存于皮下,同时也会沉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长期饮酒对肝脏损害非常严重,肝内乙醇代谢的亢进使DADH/DAD比值升高,有利于三酰甘油的大量合成,超过了代谢的能力,导致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6]。据统计,长期饮酒者97%发生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加之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的量增加,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引发脂肪肝。
3.3 调查发现,形成脂肪肝的常见饮食因素为高脂肪低蛋白饮食、偏食、厌食或饮食内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缺乏,因此,预防脂肪肝应以合理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为主。在膳食结构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多食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高的物质,适量饮水少吃盐,尽量少食猪肉、牛肉,以保护和促使已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主要是脂肪和糖类,因为这些营养物质过量时就会变成脂肪存于皮下或肝脏,饮食中应保证足量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多吃含糖量低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在寻找和消除病因的同时,应注意饮食习惯的改善,保证合理营养及控制热量等。
综上所述,脂肪肝与血糖血脂升高有关,脂肪肝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脂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等倾向,而且高脂血症、高血糖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控制血糖水平,血脂减少肝细胞损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是预防和减少脂肪肝发生,以及减缓脂肪肝病程和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1]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性肝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5.
[2] 王微,许卫华,韩春生,等.脂肪肝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2):47-48.
[3] 曾民德,脂肪肝[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20-122.
[4] 张金花.超声诊断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6):467.
[5] 荣秀花.糖尿病并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其血脂含量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3):27.
[6] 黎满全,白静,贾荣梅,等.广州地区部分健康人群患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现状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28(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