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轻动词(light verb)最早由丹麦语言学家 Jesperson(1949:117)在解释英语中的VNP结构时所提出。他对轻动词的看法,主要是基于语义上的考虑。在一些英语的短语中,动词的意义虚化,语义重心移动到后面的名词上,如:
这里,动词have,take,give虽然保留了少许语义,但主要的意义是在后面的动词转变过来的名词上,而且,后面的名词大多表示动作和活动,对轻动词的这一看法还较少考虑结构上的事情。
乔姆斯基在他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中对与格结构提出了动词和间接宾语合并生成V’,如:give+to Mary,然后,V’再和直接宾语合并生成动词短语 VP,如:[vp[give to Mary]+a book]。
Ray Cattell (1984) 在前人 (Otto Jespersen 1949、Ray Jackendoff 1972、1974、Richard Oehrle 1975、Noam Chomsky 1981)对名词化的动词(deverbal nominals)的搭配和分布环境及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在管约论的理论框架下, 对英语中的 make、get、do、give、have、take、be 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他在复杂谓语(complex predicate)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谓语(composite predicate)的概念。如:
在上述例句中,a.b.c.d.四句都是复合谓语,但e.句不是。 所谓复合谓语,就是指谓语动词和紧跟其后的名词组成一个整体,特别是从赋予题元角色这个角度来看,动词和名词是一个整体(Cattell,R.1984:119)。他还给复合谓语下了一个很长的定义:
Composite Predicate Rule
在上述定义中,复合谓语是一个整体,并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复合谓语中的名词是该谓语的主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inalienable)特征、行为、部分,如例句 c.“Bill has a pleasant personality.”的 personality 是主语Bill的一种属性。二是从题元角色来看,该动词并不给该名词指派实实在在的题元角色,所指派的只是准题元角色(quasi-role),如在had a swim中,had并不给swim指派什么题元角色。只有当had和swim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指派出去一个agent的角色。三是除动词外,复合谓语中的名词也能赋予题元角色。最后,定义中还从结构上交代了复合谓语中的名词受动词V’的直接支配。
除了讨论题元角色外,作者还对这些动词后的论元结构和语法成分的对应进行了归纳,如have后的来源、原因,“get+形容词”后的对象(orientation)等题元角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也是较早使用“light verb”这个词的人。Cattell的研究为后来从论元结构角度研究轻动词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这段时间里,有两篇文章对轻动词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篇是Richard Larson(1988)的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另一篇是 Jane Grimshaw&Armin Mester (1988)的 Light Verbs and Theta-marking。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和论元结构的角度比较深刻地探讨了轻动词,对后来轻动词的研究起到了指向性的作用。
Larson(1988)在讨论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时,汲取了Chomsky对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结构分析的合理成分,从而推导出轻动词的结构(在他的文章中他并没有直接用light verb,而是用的VPshell)。如在包含一个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句子中:John sent a letter to Mary.动词sent先与间接宾语 to Mary合并形成V’(sent to Mary),然后 V′再与 NPa letter合并,生成 VP。 如图:
图1
这一分析的理据是,英语中有许多成语,其动词和后面的介词短语在语义上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如:
这里,gave...to the world=created。
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Larson(1988:343)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图2
在上面树型图中,整个动词短语分为两层:a.下面一层的VP,即:a letter send to Mary,这是一个里层的小句。b.上面一层的VP,即:send移动到上面中心词的位置所形成的另一层VP,(John)sendj a letter[tj]to Mary。因为在里层动词之上还有一层动词,故上图也被称之为动词壳(VPshell)。通过动词壳,Larson较好地处理了与格结构的深层语义与表层表达式之间的一致关系。同时,还保持了树型图两分叉(binary branching)的一贯性,即使在遇到双宾语和与格结构时,也是如此。
在分析日语的动词suru时,Grimshaw&Mester考察了名词+suru结构。他们重点分析了这一结构的论元组成和题元指派能力,并指出:在名词(表示活动和过程的名词)+suru结构中,suru本身并没有题元角色指派能力,它的题元角色指派能力必须由前面的名词移让(transfer)给它。由于suru这种题元角色指派能力的缺失,它常被视为一个不完全动词。但从形态上看,suru本身有屈折变化,能赋宾格,必须带宾语。因此,从形态角度来看,它又是一个完全动词。
在(5)中,suru带 MEICHUU作为宾语并赋予MEICHUU宾格;同时,suru还有自身的屈折变化 — 过去式shita。但suru本身没有题元角色供指派,它必须和meichuu(hit)一道才能指派题元角色。在(16)中的两个题元角色(工具、受事)本是meichuu所带,但这里以主格形式出现的工具Ya(arrow)其题元角色为suru所指派。而suru所指派的题元角色正是由meichuu“转让”给它的。 suru之所以要依赖它前面的名词才能指派题元角色,是因为它本身语义上很空泛,因此它必须借助有实义的名词组成一个“共同体”才有题元角色指派能力。Jane Grimshaw&Armin Mester对suru的分析揭示了轻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语义上的空泛、轻灵和结构上的及物性。
1993年,Hale&Keyser(以下简称H&K)发表了 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the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文章中,他们重点讨论了动词的论元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句法结构。他们在乔姆斯基“投射原则”the Projection Principle(1981)和贝克尔“题元指派一致性假设”Uniformity of Theta-assignment Hypothesis(1988)的基础上,指出:句法是词汇的投射,谓词的论元结构的表达式本身就是句法 (Hale&Keyser 1993:53)。对一个动词和诸论元间的关系的恰当表现本身就是一种句法操作,至此,作者还用了Lexical Relational Structure(LRS词汇关系结构)这一名称来指代这种关系。 在论证词汇关系结构为句法结构时,H&K以名词动词化和形容词动词化的推导过程为例:
图3
图3表达了非作格动词由名词推导到动词的过程,如give a laugh— laugh(vi),在这一推导过程中,laugh先作为NP的中心词从它原来名词短语中心词(最小投射)的位置移动到动词中心词的位置。这种移动在句法中叫中心词移动(head to head movement)。同时,这一移动还遵循了中心词移动原则。而由名词和形容词推导到动词的过程被称之为并合(incorporation)。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Larson的动词壳来说明英语中的非作格动词和表示置于……位置的动词的推导过程,如 shelve (the books),corral(the horses ),box (the apples)。
图4
图4包含两个VP,下层的VP为put的初始生成结构,上层的VP为put移动后的句法结构,表达“致使”义,即:使书放在书架上(cause the books to go onto the shelf)。这种双层动词结构就是Larson的动词壳,它的轻动词在表层结构中语音实现为put,但在H&K所说的由名词派生的动词中,如shelve(the books),corral(the horses),box(the apples),最终在表层结构中语音实现的是由底层移上来的、经过与轻动词复合生成的shelve、corral、box,其复合句法步骤如下:
图5
图5(参见H&K 1993:58)通过三次中心词移动,名词shelf最终派生成为表示“置于……位置”的动词。在这一派生过程中,shelf首先和空介词(表处所)合并,然后再和表放措的空动词合并,最后和轻动词合并,并合(incorporate)成一个动词。经过三次合并的最终复合动词(shelve)在语义上包含了处所、置于、致使的意义,那么,shelve the books自然就应解读为:把书放在书架上。
由形容词推导来的动词的推导式如下:
从以上推导式可以看出,形容词派生为动词第一步是从底层形容词的中心词到底层的动词中心词位置,第二步从底层动词中心词的位置再到上层轻动词的中心词位置,复合后的动词clear的语义解读为:使屏幕干净了,檫干净了屏幕。
在H&K理论分析中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即把整个句子的论元结构从事件的角度加以分解,主动词表示一个大的事件,下层的动词作为大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小事件,用H&K的公式表示为:
在(7)中,e1表示大事件,e2表示小事件。在这一大小事件结构里,分析的视角已从单纯的动词论元平面(论元的多寡为有限的题元角色决定)扩展到了通过动词来表达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接着提出了:
在(8)中,n是一个NP,代表某一相对具体的物(人、物等),它在动词的指示语位置上;>表示这个NP与后面的部分(括号中的部分)存在某种关系;e代表动词所表示的事件;r则指通过介词所表达的种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单单指空间或位置关系。整个关系式表示:某一物“n”在一个事件“e”中与另一物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多半是一种变化的关系。如:A fly got in the soup.
图6中,n为A fly,e指 “got in the soup”这一事件,r则表示在the fly和the soup之间存在的发生了变化(空间变化、位置变化等)的关系。
图6
在H&K的理论中,如果说 (7)还与致使意义密切相关的话,那么,(8)则包含更多的结构和结构成分间相互关系的内容,且明确提出了主语和介词宾语的关系问题。同时,在主语和介词宾语间的关系不只限于致使关系,而介词也不止于空间和位置的介词。作者的这一表述为后来的研究,特别是对汉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世纪末至今,轻动词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很多普及型的句法书里都对轻动词有所涉及,如 Andrew Radford(1997)的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和 David Adger(2003)的 Core Syntax。乔姆斯基也在他的一系列著作和文章里(1995、1998、1999、2001)对轻动词的本质、特征、结构进行了讨论。同时,很多学者把轻动词理论应用到国别语言和土著语言的研究中,如日语(Jane Grimshaw&Armin Mester 1990)、韩语(Jeong-Ryeol Kim 1991)。 Baker 和 Collins(Mark C.Baker&Chris Collins 2006)发表了 Linkers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vP一文,讨论属于班图语的Kinande和另外两种Khoisan语言中被称之为“the Linker”的小品词在句中,特别是双宾语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认为:the Linker引导一个轻动词短语(vP),其作用一是核查紧跟其后的名词短语的格,二是为名词移位提供一个句法位置,这个位置就是Spec v’。在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中,出现了将轻动词理论用来研究汉语的学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黄正德(1997)、冯胜利(2005、2010)等。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汉语中有关轻动词的语言现象。冯胜利用轻动词讨论了古今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问题,包括讨论古汉语的一些特殊句式的移位问题。邓思颖用轻动词来解释现代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和句法与语义不对称现象。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轻动词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在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班图语等语言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在汉语的研究中,轻动词理论的运用还是有很多不足,其中可以挖掘补充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本文可以为轻动词理论在汉语中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也为汉语的研究以及汉语中一些疑难语言现象的解释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
Baker,Mark C.&Chris Collins(2006).Linkers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vP[J].Natural Languages&Linguistic Theory(24).
Cattell,R.(1984).Syntax and Semantics[M].Newcastle,N.S.W.:Academic Press.
Hale,K.&Keyser,S.J.(1993).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the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A].In Kenneth Hale&Samuel Jay Keyser(eds.)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 Sylvain Bromberger[C].Cambridge:MIT Press.
Jespersen,O.(1949).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VI,Morphology[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rvin Ltd.
Larson,R.(1988).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Linguistic Inquiry(19).
冯胜利(2005).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 [J].语言科学4(1)。
黄正德(2007).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J].语言科学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