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模块”的母语文化外语导入研究——以公共英语选修课《中国文化之旅》为例

2012-09-17 06:07徐晓琼熊丽君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研究者

徐晓琼,熊丽君

(1.湖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长沙 410128;2.长沙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长沙 410000)

语言作为传递或传授文化的重要工具,一旦失去其文化内容,便失去了社会交际的实际意义。因此,对于广大的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门外语的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还要领悟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1988)、胡文仲(1988,1990)、赵贤洲(1989)等教授提出“文化导入”的外语教学模式之后,外语学界就一直注重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的紧密结合。早期研究者普遍主张“文化导入”,即将目的语文化直接灌输给学生。进入21世纪,我国的文化教学研究中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文化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本族语文化的渗透。束定芳(1996)、刘正光(2000)、张友平(2003)、刘长江(2003)、郭颖(2010)等学者强调了本族语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深刻揭示文化特征、调节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和培养学生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认知主体在语言信息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对语言信息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对语言信息进行再加工。而影响记忆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语言信息的编码和整合。J.A.福多在《<心理模块性>概要》(1988)中把心理功能分类为传感器、输入系统、和中枢系统。输入系统的功能是将感官所受刺激的信息转换为对外部对象的表征,并把这些信息传输到中枢系统。输入系统不仅将传感器提供的表征翻译成中枢编码下的表征,而且其本身是可进行推理的系统。中枢系统的功能是利用背景知识校正输入信息而形成真理的过程。外语学习过程实际就是输入系统将传感器提供的外语表征翻译成中枢编码并进行记忆和应用的过程。

本研究拟从外语学习过程中心里模块所涉及的输入系统模块性、中枢系统不完全模块性、表征模块性等方面着手,借助学生对于本族语大文化即普世文化(包括哲学思想、政治制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的了解,探讨如何利用母语优势效应,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从而调节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促进其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提高其学习外语效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项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外语教学中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导入严重失衡,学生目的语文化外语输出水平与母语文化外语输出水平悬殊,无法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现状,以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的心理模块性理论为指导,从外语信息的编码和整合所涉及的输入系统、中枢系统、和语言表征模块等方面,拟探讨问题:(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外语导入是否符合人类认知心理?(2)较之单一目的语文化导入,母语文化外语导入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水平?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南某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化之旅》(英语)学生为研究对象。该选修课讲授语言为英语,授课内容为中国节日、风俗、哲学、艺术等普世文化。课程面向大一至大四各专业学生开设,开课时间为每年春季和秋季两学期,每学期课时为30小时。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课至今,该课程现已成为兴趣方向为英语、中国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学生的热门选修课。为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项研究在课程教学大纲、授课内容、选课规模均达到稳定状态后展开,以2012年春季学期课程学生为研究对象。本学期课程选课人数总计149人,其中2008级学生7人,2009级学生42人,2010级学生51人,2011级学生49人。学生来自于18个不同专业。其中金融学、国际贸易、园林景观、和工程管理等专业选课人数最多,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受试样本一览

(三)研究工具、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

研究的开展的第一阶段为问卷调查。研究者以湖南某高校2012年春季学期公共英语选修课《中国文化之旅》作为平台,在课程开始之初面向学生展开。问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级量表,包括外语学习动机,目的语文化输出水平,母语文化外语输出水平,和外语教学现状反馈四个部分,并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在学习目的方面,表示顺利通过各类考试是外语学习主要目的的问卷反馈均值为1.25,而出于了解传播文化目的,或未来工作需求的反馈均值分别为3.8和3.3,由此可见了解或传播文化是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目的语文化输出方面,认为自己能够顺畅表达英语国家主要节日和相关风俗的反馈均值为4.1,而对于母语文化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英语顺畅输出反馈均值却仅为1.9。认为应当在外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普世文化的均值达到了4.7。因此,问卷反馈表明,学生在母语文化外语输出存在极大的困难,而且对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的诉求强烈。

2.课堂考查

研究第二阶段,研究者针对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模块所涉及的输入系统模块性、中枢系统不完全模块性、语言表征模块性等特征在课堂上对学生本族语文化外语导入进行课堂考查。模块性是指心理系统不受信念、愿望、意图等背景知识的影响,只处理与其功能相符的信息,也只利用模块内部的信息来计算表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输入系统的功能是将感官所受刺激的信息转换为对外部对象的表征,并把这些信息传输到中枢系统。由于其不受高级信念、愿望、意图等背景知识的影响,因此具有模块性。而中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的心理加工过程,需要充分利用人的各种背景知识校正输入系统提供的表征来形成对世界的最佳解释,因此具有非模块性。

本阶段考查分成三部分:(1)当输入系统所受的感官刺激信息为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形式且与其需要转换的外部对象表征目的语文化概念相匹配时,相同概念元素的激活状态如何。(2)中枢系统接收到输入系统转码后的外部对象表征即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式与本身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一致时,是否会提高相关信息提取的效率与准确度。(3)母语文化外语导入中涉及到的相关词汇是否有助于在目的语词汇表征层与其概念表征层之间建立联系。

研究者展开第一部分考查内容时,研究者选取了中国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作为导入。首先,研究者请学生针对北京故宫的布局图做英语导览,学生只能零散的讲出palace,government office,garden,forbidden city等英语表达。随后,研究者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三类不同园林当中的御花园(imperial gardens),内容包括目前现存的御花园及其位置、御花园所包含的三大功能(administrative,residential,recreational)、御花园的特点等。文化导入结束后,学生先要在10分钟内完成20个不具文化特征的相关内容词组中译英练习,并将答案上交,之后还需要对一段关于英国白金汉宫的英语介绍翻译成中文,文章单词数为347,时限为20分钟,翻译内容均需上交。研究者在课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词组翻译满分设置为100分,每个分值5分。而白金汉宫英译中短文评阅并不涉及语法与语言优美程度,只针对本次课程涉及的相关文化概念英语词组的翻译准确度。文章中与中国御花园内容相匹配的概念词组为16个,每个分值为5分,总计90分。具体反馈情况见表1。

表1 母语文化英语导入与目的语文化匹配对译反馈详表

3.语料收集

为了解学生在本学期选修课程结束时中国文化外语输出水平,研究者将该课程考核方式设置成课程论文撰写。论文使用语言为英语,内容为中国主要哲学思想对于中国文学、艺术、饮食、建筑任一方面的影响,字数不少于1000。课程论文在课程结束一周之内以电子邮件形式上交。为对学生课程论文关于母语文化英语输出词频的丰富性进行分析,研究者建立起学生课程论文语料库,并应用语料库词汇量化统计分析软件RANGE对学生课程论文进行词汇分析。截至2012年6月15日,研究者共收到137份课程论文,其中无效论文(以中文撰写)1篇,单词共计162774个。研究者应用RANGE包含的3个原始词频表(BASEWRD1.txt——最常用的999个英语词簇,容纳4119个词;BASEWRD2.txt——次常用的987个英语词簇,容纳3708个词;BASEWRD3.txt——前两个词频表之外的、高中和大学各科教材中最常用的学术词汇——570个英语词簇,容纳3107个词)对受试学生习作词汇的丰富性以类型、标记和词簇的形式按词频分布将其总数和百分比陈列出来。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中国文化之旅》选修课学生母语文化输出语料的词频统计

二、结果与讨论

(一)输入系统模块性分析

依据研究者在课堂上展开的考查反馈,学生由最初对于母语文化输出的准确度低和不自信,到后来不具文化特征的相关内容词组中译英限时练习平均得分率达到88%,短文英译中相关文化概念英语词组的翻译准确度达到76%,充分说明母语文化外语导入过程中,当输入系统所受的感官刺激信息为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形式且与其需要转换的外部对象表征目的语文化概念相匹配时,相同概念元素被激活。

(二)中枢系统不完全模块性分析

课堂考查中,学生在词组中译英部分限时10分钟翻译20个词组,每个词组平均耗时仅为30秒,且准确率高达88%,说明学生相同元素概念再激活后,相关信息表征的提取无论是速度还是准确度都非常高。虽然短文英译中部分的考查无论是得分率还是平均翻译速度上均不及词组翻译部分,但短文翻译涉及到篇章理解和用词推敲,单就相关文化概念英语词组的翻译而言,每个词组耗时也仅为1.2分钟,而且平均得分达到了67,因此在本族语文化外语导入中,当中枢系统接收到输入系统转码后的外部对象表征即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式与本身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一致时,相关信息提取的效率与准确度会大大提高。

(三)母语文化概念表征的中介作用

课堂考查之初,研究者请学生针对北京故宫的布局图做英语导览,学生只能零散地讲出palace,government office,garden,forbidden city等英语表达。这说明,虽然学生熟悉母语文化,也会一定的英语表达,但两种语言记忆中的词汇表征是分离的,在没有共享概念做中介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两种语言的顺利转码。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需要以母语的词汇表征为中介才能通达语义概念。因此,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外语导入涉及到的相关词汇有助于在目的语词汇表征层与其概念表征层之间建立联系,成为两种语言顺利转码的中介。如图2所示:

图2 共享概念表征与母语、目的语示意图

(四)母语文化外语导入与外语输出水平

语料库词汇分析软件表明,学习者高比例地使用高频词(BASEWRD1.txt和 BASEWRD2.txt),则语料词汇丰富度较低。相反,如果学习者高比例地使用学术词(BASEWRD3.txt中低频词),则语料词汇丰富度则较高(Laufer&.Nation 1995:307-322)。低频词掌握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习者二语水平尤其是词汇水平的高低。而研究者对学期末进行的课程论文语料库的分析显示,在学生在期末课程论文中,词汇标记(token)方面次高频词和学术词所占比例与高频词汇比例几乎持平,达到50%,而标记类型数(type)方面次高频词汇和学术词汇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高频词39%的比例,达到了51.3%。这说明学生在母语外语输出方面词汇丰富度高,能够很好的使用大学阶段所学的次高频词和学术词。

三、结语

文化教学作为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本研究进行的母语文化外语导入研究既符合学生的需求,也符合人类认知心理。外语教学要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就必须树立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注意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平衡。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既是外语教学的需要,交际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1]Moran,Patrick 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Khurin,A.Social-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Creative Potential[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0(41):776 -78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J.A.福多.心理模块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114.

[7]李荣宝,彭聆龄.双语表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当代语言学,2002(4):279-292.

[8]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14-18.

[9]刘汝荣,杨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文化意识[J].吉首大学学报,2003(4):112-114.

[10]杨静,王立新,彭聃龄.第二语言获得的年龄和熟练程度对双语表征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4(4):321-327.

[11]熊哲宏,李放放.功能分解与心理的整体模块性:J·福多的“认知机制的功能分类”批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56-61.

[12]李康.福多“心理模块性”的深层含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0-112.

[13]戴琳,许菁.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问题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7(4):83-84.

[14]文秋芳,赵彩然,刘艳萍,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1):55-58.

[15]倪传斌.双语者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411-423.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母语研究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母语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母语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